資源簡介 第三節 動物細胞1. 通過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鞏固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說出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3.說出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指出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4.動手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5.通過列表比較的方法,歸納、突出細胞結構的共同結構特征,并區別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通過觀察植物細胞,我們知道了植物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基本結構,那么,動物細胞又具有什么樣的形態和結構呢?二、師生互動,傳授新課知識點一 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擦”是指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是指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刮”就指用消毒牙簽在自己已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刮幾下;“涂”是指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涂抹幾下;“蓋”是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水滴,緩緩地放下;“染”是指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互動交流【問題1】為什么在載玻片的中央滴生理鹽水,而不是清水?【交流點撥】這是為了保持口腔上皮細胞正常的形態。若滴清水,口腔上皮細胞會吸水漲破。【問題2】刮取口腔上皮細胞之前,為什么要漱凈口?【交流點撥】清除口腔內的食物碎屑,避免刮取口腔上皮細胞時將其帶入標本中,影響觀察。【問題3】把刮取的碎屑放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中涂抹均勻的目的是什么?【交流點撥】把口腔上皮細胞分散開,避免細胞發生重疊,影響觀察。◎典例引導【例1】(南京中考)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中,以下操作錯誤的是(A)A.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是清水B.用稀碘液對細胞進行染色以便觀察C.使用顯微鏡的細準焦螺旋將視野中模糊的物像調至清晰D.將10×和10×的鏡頭組合改為5×和10×的鏡頭組合,可看到更多的細胞【點撥】本題主要考查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有關操作。為了保持細胞原有的形態,滴加的液體為生理鹽水,因此選項A錯誤;為了清晰地觀察到細胞核,用稀碘液進行染色;在觀察時先用低倍鏡觀察,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將物像調清晰;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量越少,看到的細胞體積越大。【例2】李明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低倍鏡下看到了一個清晰的物像,但換成高倍鏡后,物像不見了。請你幫助他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D)A.沒有調節反光鏡B.沒有調節細準焦螺旋C.沒有調節粗準焦螺旋D.沒有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點撥】本題考查顯微鏡的使用。換成高倍鏡后,物像放大的倍數增加,視野內看到的細胞數目減少,應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再換成高倍鏡,因此選D。知識點二 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1.盡管動物細胞的形態各異,但它們的基本結構卻相同,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2.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互動交流【問題4】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在基本結構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交流點撥】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不同點: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這些結構。【問題5】云南某邊防站的公安人員截獲了一批犯罪分子的生物樣品,卻看不出該樣品是取自植物體還是動物體,你能利用所學知識幫助他們解決這一難題嗎?【交流點撥】可取該生物樣品的一小部分制作成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其細胞結構來做出判斷。若該樣品的細胞具有細胞壁、液泡等結構,則證明該樣品取自植物體;反之,則取自動物體。◎典例引導【例3】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相比,蠶豆葉肉細胞特有的結構有(A)A.細胞壁、液泡、葉綠體B.細胞壁、液泡、線粒體C.細胞壁、葉綠體、線粒體D.葉綠體、液泡、線粒體【點撥】本題考查動植物細胞結構上的區別。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組成,細胞質中有線粒體;蠶豆的葉肉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四部分組成,細胞質中有液泡、葉綠體和線粒體等結構;故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相比,蠶豆葉肉細胞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學法指導【規律方法】動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列表如下:三、板書設計,總結新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