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空白演示單擊輸入您的封面副標題第一課時 浮力方向大小1.靜止在手上的乒乓球受到哪幾個力的作用? 2.這些力的施力物體是誰? F托G重力與手對乒乓球的托力是一對平衡力:F托=G地球、思考并回答:3.這兩個力有什么關系?重力G、托力手現將乒乓球放在燒杯的水中,靜止時 2. 這些力的施力物體是誰? F浮G重力與水對乒乓球的浮力是一對平衡力:F浮=G1.乒乓球在豎直方向上受哪幾個力的作用?3. 這兩個力有什么關系?地球、水漂浮在水中的物體(物體的密度比水小)會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一、浮力的存在1.請你拿一個空塑料瓶并旋緊瓶蓋,然后把它壓入水中,如圖所示,你的手有什么感覺?手被瓶子向上頂的感覺。2.將手松開后,觀察瓶子運動的情況?瓶子即刻上浮。3.用乒乓球、塑料小玩具 等會上浮物體再次感受。結論1:在水中上浮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體驗: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也會受到水的浮力呢?1. 如圖所示,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 力計的讀數 F1=____牛。2. 用手托一下懸掛在空氣中的物體,使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變小 。變小的原因:物體受到手對它向上的托力。3. 將物體浸入水中,測力計讀數 F2=___牛。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變小了。你發現了什么?結論2:下沉的物體浸入水中也受到向上的浮力。探究:測量在水中下沉物體的浮力大小分析水中物體的受力情況G物F浮F拉F浮=G物—F拉1.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G ;2.再將物體浸入水下,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 ;用稱重法測量在水中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器材:彈簧秤、鉤碼、一杯水受力分析GFF浮力=F空氣F水中-=G-F水中任何物體(無論是漂浮的還是下沉的)在液體中都會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漂浮:F浮=G物懸浮:F浮=G物下沉:F浮=G物—F拉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空氣中的減去水中的浮力的實質:物體在液體中的上下表面的壓力之差即:F浮=F下—F上浮力的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上的F下=P下.S=ρ液gh下Sh下h上F上=P上.S=ρ液gh上SF浮=F下—F上=P下.S—P上.S=ρ液gh下S-ρ液gh上S=ρ液gS(h下-h上)=ρ液gSh=ρ液gV物插入水中的木樁或橋墩沒有受到浮力的作用1.要定量研究水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水的重力的關系,需要測量兩方面的量。B.需要測量__________________ ?A.需要用稱重法測量______________。排開水的體積(如何測量排開水的體積?)質量重力浮力的大小物體排開水體積探究:浮力的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可能跟排開水的重力有關F浮V排水V排水m排水=ρ水V排水G排水=ρ水V排水g2. 量筒和溢杯的作用:量 筒:可以測出排開水的體積溢水杯:承接物體排開的水。3.實驗中需要直接測量的量:A.測物體的重力G物B.測浸入水中的拉力F拉C.測出排開水的體積V排水ABC1.在溢水杯中盛滿水,將小燒杯放在溢水杯的出水口下方。2.將物體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出物體的重G物3.將物體浸沒在溢水杯的水中,讀出水中的拉力F拉4.將溢水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內,測出它的體積V排水5.將上述數據填入下面的實驗記錄表中。ABC步驟:6.分析處理以上實驗數據,得出結論。G排水F浮=我們發現,隨著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在增大,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在減小。說明了浮力在增大。結論: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多少有關。G排水F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公式推導】F浮=G排液=m排液g=ρ液 g V排液把水換成其它液體,仍可得出相同的結論。F浮=G排液結論:當物體完全浸沒時:當物體部分浸入時:V排液=V物V排液(V排液等于液面以下那部分物體的體積)方法二、阿基米德原理法三、浮力的大小F浮=G排液=ρ液 g V排液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大小有關,與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多少有關。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有關V排液=F浮ρ液 gρ液=F浮g V排液2. 用阿基米德原理進行計算時,注意計算過程中的單位要統一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運用1. 對阿基米德定理公式的理解應注意:(1)公式中是液體的密度,而不是物體的密度。(2)公式中V排液,是浸入液體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可以完全浸入,也可以是部分浸入。(3)公式中G排液,是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而不是容器中液體的重力。F浮=ρ液 g V排液牛千克 / 米3米3例題:例1、體積為100cm3的物體浸沒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為多大?F浮=ρ液gV排液=1.0×103kg/m3×10N/kg×1×10-4m3=1N答:受到的浮力為1N。例2、在抗洪搶險中,某村民自制了一個總體 積0.7米3的竹筏,放入河水中時有 1/5體積浸入水中。(1)此時竹筏受到的浮力有多大?(2)要使水對竹筏產生4500牛的浮力,竹筏應有多大的體積浸入水中?(1)竹筏放在河水中時,排開河水的體積為 :V排水=0.7米3×1/5=0.14米3F浮=ρ水gV排水=1. 0×103千克 / 米3×10牛 / 千克×0.14米3=1400牛V排水=F浮ρ水g=4500牛1. 0×103千克 / 米3×10牛 / 千克=0.45米3ρ水g計算浮力的方法稱重法:F浮=G—F拉壓力差法:F浮=F下—F上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ρ液g V排液 平衡法:F浮=G物 (懸浮或漂浮)力的關系1.如圖可知:物體在水中全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稱重法適用于兩次用彈簧測力計的情景3N熱身練習3、把一個石塊放入到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了100g水,則石塊受到的浮力為 。4、一個石塊體積為20cm3全部浸沒在水中,則石塊受到的浮力為 。阿基米德原理適合已知排開液體體積或者質量的情景。1N0.2N特別提醒:當物體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的情景時 F浮=G物 ,這是解決浮力的常用方法。5.一個重6N的正方體木塊,浮在水面上,則 小木塊受到的浮力為 。6N6.一個重5N的水雷,外殼由鐵構成體積是600cm3投入水中,水雷最后的狀態是 所受的浮力是 N。漂浮57.把質量為270g,體積為300cm3的金屬球放入水中,靜止時它受到的浮力為 。關鍵在于確定金屬球靜止時所處的狀態。∵ρ球<ρ水 ∴球漂浮在水面上求出球的密度ρ球,再跟ρ水比較。7.一個石塊在空氣中稱量為0.5N,全部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3N。(g=10N/Kg)求:(1)小石塊的體積(2)小石塊的密度(1)V石=V排==0.5N - 0.3N1×103kg/m3×10N/kg=2×10-5m3(2)ρ石=mV=G/gV=0.5N/10N/kg2×10-5m3=2.5×103kg/m31.體積相等的實心鐵塊和木塊,都 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A鐵塊大 B木塊大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 2.質量相等的實心鐵塊和木塊,都 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A、鐵塊大 B、木塊大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 CB3.質量相等的實心鐵塊和木塊,投入水中靜止時所受的浮力( )A 鐵塊大 B 木塊大 C 一樣大 D 無法確定 4.質量相等的實心鐵塊和木塊,投入水銀中靜止時所受的浮力( )A 鐵塊大 B 木塊大 C 一樣大 D 無法確定 BC5、三個完全相同的實心球,分別在如圖所示的水、鹽水、水銀三種液體中靜止,所受浮力為F甲、F乙、F丙,下面判斷正確的是( )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C、 F甲=F乙< F丙 D、 F丙 < F甲< F乙水鹽水水銀甲乙丙B(共9張PPT)空白演示單擊輸入您的封面副標題物體的沉浮狀態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決定假設物體完全浸沒在水里,物體受到的力決定浮沉狀態(1)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受力不平衡。此時物體上浮,最終處于漂浮狀態。后漂浮:F浮=G物先上浮:F浮>G物(2)當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受力平衡。此時物體處于懸浮狀態。(3)當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受力不平衡。此時物體下沉,直到處于沉底狀態。浮沉狀態判斷一先上浮F浮>G物后漂浮F浮=G物懸浮F浮下沉浮沉狀態判斷二漂浮懸浮ρ物<ρ液下沉ρ物=ρ液ρ物>ρ液二、利用物體浮沉條件解題1、常見沉浮現象(1)煮湯團剛放入水中時:F浮<G物沉入鍋底F浮>G物煮熟時體積增大:煮熟時會浮出水面:(2) 水結冰后,冰的密度小,漂浮在水面上。密度計:原理:F浮=ρ液 g V排液G計=測量液體的密度漂浮:=G排液補充:同一支密度計在不同的液體里浮力相等,液體密度越大,密度計越往上浮V排液=F浮ρ液 g結構特點:刻度上小下大,上疏下密,沒有零刻度一塊鋼板放在水里就會下沉,但為什么用鋼板制造的輪船卻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呢?鋼板制成的輪船,由于船體中間很大部分是空的,能夠排開比自身體積大得多的水,獲得更大的浮力,所以能夠漂浮在水面上。一艘輪船從江河駛入大海后,受到的浮力如何變化?排開水的體積如何變化?從江河駛入大海,都是處在漂浮狀態,故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并保持不變。但由于海水的密度要大于江河水的密度,所以,根據公式輪船排開水的體積將減少,上浮一些V排液=F浮ρ液 g潛水艇原理:通過充水或排水改變自身重力實現浮沉補充:浮力不變,自身重力改變當水艙充滿水時:潛艇重力大于浮力潛艇下沉水艙里的水排出:潛艇重力小于浮力潛艇上浮水艙里留適量的水:潛艇重力等于浮力潛艇懸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1.pptx 1.3浮沉條件.pptx f3d784f8c0afd22ad106e46daa864808.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