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 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在文化傳承中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2、科學精神:科學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3、公共參與: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學習、研究和應用傳統文化。二學習重難點1、學習重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2、學習難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三課前預習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 ),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 ),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1)在新時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培育和踐行_______。(2)要以培養擔當_______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_______、_______、_______,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實現_______的中國夢。3.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要求(1)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著( )。(2)在新時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培育和踐行( )。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4.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1)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 )。(2)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 )精神、偉大( )精神、偉大( )精神、偉大( )精神的人民。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 )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 )。5.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與表現:(1)內涵: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為核心,團結統一、_______、勤勞勇敢、_______的偉大民族精神。(2)核心:_______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體現著_______這個主題。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_______。(3)表現:偉大創造精神、偉大_______、偉大團結精神、偉大_______。6.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_________”的作用。(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____________。(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___________。四自我檢測1.春節期間,杭州大運河畔的橋西歷史街區出現了一個外觀喜慶的“門鎖亭”,路人只要走進“門鎖亭”就能錄制一段新春祝福發送給家人或朋友。這不儀能給親友一個溫暖的驚喜,也給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濃濃的新年儀式感。可見,“門鎖亭”( )①能最大限度超越時空局限,創新年俗的表達方式②既保留了年俗的具體內容,又賦予年俗新的特征③旨在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④借助現代科技之力,變革了文化資源的傳遞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壬寅虎年,兩岸民眾在春節期間熱烈互動,通過線上線下賀新春、話親情、賞花燈、吃湯圓、盼團圓,在網絡視頻上頻頻“刷屏”,將“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推向高潮。可見( )①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交融的情感紐帶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和睦之魂④中華文化具有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特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體育與健康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上述課程內容( )A.能完全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增強學習的內在動力B.有利于實現體育活動以體育智、以體育心的獨特功能C.需全面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與時俱進,開拓創新D.實現了學生終身體育的目標,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4.近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浙江余姚施岙遺址古稻田、廣東英德巖山寨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這5項成果,展現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不同階段新石器文化起源、文明起源與發展的歷史進程。這些考古成果( )A.展示了各個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蘊B.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發展C.印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D.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的革故鼎新、與時俱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觀念,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這啟示我們( )①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②讓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現代社會相協調③傳統思想為解決當代中國的問題提供有益借鑒④立足于傳統文化并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何以中國”特展上,130余件精美文物精彩亮相。古滇國青銅器牛虎銅案受中原青銅技術影響,又融入當地藝術風格,其生動性與中原大多數青銅器的規范性形成鮮明反差;遼代鹿銜草紋濫金銀馬飾在表現游牧民族藝術風格的同時,繼承并發揚了中原地區傳統圖案特色。由此可見( )①中華文化在長期的交流中,既相互借鑒,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呈現著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③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④中華文化與現代文明相協調,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冬至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節日,民間有“久不大如年”的說法。在食俗上,北方冬至喜食水餃,而臥南方地區,則是少不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這表明( )①中華文化獨樹一幟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③傳統文化保留基本內涵④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表示,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一定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 )①全盤吸收各種外來文化②拋棄傳統文化,另辟新路③全面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④堅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傳統村寨潑水、人象狂歡潑水、電音潑水……今年云南的潑水節在“云”上開潑!人們可以通過網絡直達“云”現場,也可以通過彈幕刷出“水滴”在線“云”過節。“云上過節”以不同的視角和形式展示了傳統節日的魅力。“云過潑水節”體現了( )①傳統節日要符合年輕人需求②文化創新能賦予文化新的活力③要挖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④文化表現形式要堅持與時俱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取自于中國傳統文化寶庫,大意是“只有堅守本心信條,才能德行圓滿”。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告誡全黨,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義。這表明( )A.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B.優秀傳統文化為解決當代中國發展中的問題提供有益借鑒C.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D.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傳統文化是財富,要全面承襲11.“嫦娥五號”攜月壤歸來,這一活動對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12.“民族虛無主義”的實質是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 )13.那種一味推崇外來文化的錯誤傾向被稱為“歷史虛無主義”。( )14.京劇的發展積淀了數千年底蘊、吸收其他藝術門類所長,折射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15.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自強不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等內容。( )三課前預習1. 核心 相輔相成 精神支柱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民族復興大任 教育引導 實踐養成 制度保障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1)民族精神(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1)精神動力(2) 創造 奮斗 團結 夢想 整體風貌 精神火炬5. 愛國主義 愛好和平 自強不息 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 精神支柱 奮斗精神 夢想精神6. 主心骨 優良傳統 思想文化四自我檢測1.C2.B3.B4.C5.A6.A7.D8.D9.C10.B11.錯誤12.錯誤13.錯誤14.正確15.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