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人教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2.2合理利用網絡第二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教學目標1、政治認同:利用網絡為社會傳遞正能量,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道德修養:養成網絡素養,遵守網絡公德,養成文明上網、合理用網的個人素質3、法治觀念:要遵守社會規則,要遵守網絡規則,要恪守道德與法律,在網絡中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健全人格:理解網絡的價值與作用,善用網絡帶來的正向價值,合理利用網絡促進自我和社會的發展5、責任意識:要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摒棄消極腐朽的網絡交往,增強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為維護網絡環境盡自己的責任導學預習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紹2.怎樣傳播網絡正能量?新知導入觀看視頻,說說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你有何感想?1PART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孩子回家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網絡徹底把孩子從大人們身邊奪走了。有了網絡,在公交車上也可以看新聞,發郵件,在線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利用網絡可以查資料,幫助我學習。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網絡?你是如何看待奶奶、爸爸和孩子的觀點的?都不全面。奶奶只看到了網絡的負面影響,爸爸和孩子只看到了網絡的益處。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在生活中,你經常借助網絡做哪些事情?這說明了什么?同樣是面對謠言…同樣是瀏覽網頁思考:1.面對網絡為何態度不同?2.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重點)vs吃瓜群眾是否瀏覽?選擇能力是否消化?是否正確?是否有用?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媒介素養媒介素養一般是指人們正確地、建設性地使用媒介資源的能力。它包括人們面對各種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缺乏媒介素養思考:面對網絡,人們為什么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怎么辦選擇能力媒介素養①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是否有用?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是否有用?選擇能力無限的網絡信息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矛 盾怎么辦?②學會“信息節食”,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相關鏈接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 “手機黨”在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手機離了手,會覺得心神不寧,總像少了什么東西。” 某中學初一的學生張某說,班里很多同學都有智能手機,通常是全天用于微信聊天、玩網絡游戲。有時候,為了一口氣看完某部網絡小說,有的人會熬幾個通宵。拓展思考:預防網癮,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做?1、學會信息節食,提高自控能力。2、嚴格遵守上網時間,請家人和老師監督。3、多參加無關網絡的健康娛樂方式 例如:運動、閱讀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③ 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2021年 9月14日,一段內容為“某確診人員在北高鎮賓館開房”的微信聊天錄屏視頻在微信平臺上流傳。經荔城警方查實,當日11時許,周某(男,33歲,荔城區北高鎮人)在與微信好友羅某(女,29歲,貴州省習水縣人)聊天時,出于炫耀取樂目的,虛構不實信息發送給羅某。隨后,羅某將其與周某的聊天記錄錄屏制作成小視頻對外發送,致該段視頻在網絡上擴散,造成社會不良影響。 當日周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散布他人隱私,被處予行政拘留15日,羅某因涉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捏造、散播涉疫謠言,拘!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故意捏造散布謠言、破壞他人名譽等情節較輕的,多處以賠禮道歉、罰款、行政拘留等;如出現造謠信息被轉發五百次以上,或被被害人及其親屬身體、心靈造成嚴重后果等其他“嚴重”情形,除承擔以上處罰外,還可能面臨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刑法》第291條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何辨別網絡謠言?看到“駭人聽聞”的信息后,先上網了解信息出處是否權威。注意信息出處瘋狂煽情、聳人聽聞的消息往往不可靠。辨識信息內容及時關注官方信息,發現有謠言,會及時澄清。關注官方信息對于無法辨識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長、老師和專家求教。向他人求助上網搜索信息中的關鍵詞,從不同信息源進行多方驗證。對信息多方驗證添加標題添加標題添加標題添加標題1.我們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①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學會“信息節食”,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③ 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新知講解傳播網絡正能量2PART“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是社會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行為。江西網友:建議重視居家養老助餐問題建議在推進加快健全社會養老健康服務保障體系中,支持社區“老年人食堂”的全國推廣普及,優先解決居家養老、特別是“空巢老人”的助餐問題,切實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老年人居家養老創造良好條件。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受權開設“我為黨的二十大建言獻策”專欄,就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征求意見。活動推出后,各地網友踴躍參與......河南網友:建議減少過度包裝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低碳社會,減少碳排放。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浪費行為,商品過度包裝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例如,藥品的過度包裝主要表現形式是多層重復包裝。最里面是錫紙包裝,外面是塑料袋包裝,再外面是紙盒子包裝。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出臺政策,倡導重視產品品質,減少包裝物和二次浪費。寧夏網友:建議支持中西部地區博物館建設.博物館作為一個展示城市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歷史的重要機構,對當地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中西部地區部分縣區受人員、場地限制無博物館,建議國家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博物館建設扶持力度。傳播網絡正能量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01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重點)結合視頻和教材說說我們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01①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02②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3.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某單位職工因患病走失,該單位官方微博發布尋找該職工的信息,協助家人尋找。信息發布后很快在各網絡平臺上被大量轉發,一場尋找該職工的愛心接力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時展開。兩萬多份尋人啟事、千余人次搜尋,無數充滿愛心的網友參與尋人活動。在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職工終于被找到。通過互聯網做公益,可以讓公益籌款變得簡單便捷, 讓公益組織的執行更加公開透明,讓各類社會資源通過更高效的渠道參與公益,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服務。談談你的感受。探究與分享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網絡公益行動?支付寶螞蟻森林、“為中國加分”文明旅游網絡公益活動、網絡公益捐款活動、網絡上各種慈善救助事件,比如愛心籌、水滴籌;等等。1.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單設一章,明確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我們青少年要( )A.遠離網絡生活 B.滿足好奇心,暢游無度C.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D.把網絡作為生活的全部C課堂練習2.當今世界,網絡交往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學會分辨并抵制不良誘惑,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遵守規則,做到健康、文明上網。下列情形中,屬于健康、文明上網的有( )①小王應網友邀請,瞞著家長和老師,在某網吧獨自與網友見面②小譚上網查閱資料時,忽然自動彈出一個黃色網頁,網頁還提示“點擊有大獎贈送”,小譚馬上關閉了這個網頁③小周玩游戲時發現電腦提示他“在線時間過長,建議休息”,他馬上退出了游戲④小云在網上用同學小花的名字發帖,說其他同學的壞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01023.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國網事評選等欄自,用一件件善舉匯聚感動力量,用樸素與堅守傳遞溫暖大愛,譜寫出了一曲曲不平凡的“平民英雄”贊歌。開展這些評選活動( )①傳播了網絡正能量 ②讓網絡空間高揚主旋律③有利于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④有利于消除網絡負能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4. 如圖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散布傳播網絡謠言就會構成犯罪,要受刑事制裁②明辨是非,遵紀守法,防微杜漸③正確行使權利,傳播網絡正能量④遵守網絡規則,理性參與網絡生活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C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傳播網絡正能量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辨析并抵制不良信息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合理利用網絡課堂總結板書設計2.2合理利用網絡一、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二、傳播網絡正能量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作業布置完成本課相應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合理利用網絡課件.pptx 4bfe1d46df656a23c144ac5af111d460.mp4 《孤勇者》致敬每個平凡又不平凡的你.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