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節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1.闡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歸納總結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3.運用實驗法獨立設計并完成探究活動“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4.舉例說明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5.認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于生物圈的重要意義,形成愛護植被的意識。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燒都會消耗大氣中的氧氣,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我們為什么沒有感覺到缺氧呢?要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還要進一步了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師生互動,傳授新課知識點一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1.海爾蒙特通過“柳樹苗生長”的實驗,他認為水是合成柳樹體內有機物的原料。2.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小白鼠單獨密封在玻璃罩里,很快會死亡。點燃的蠟燭單獨密封在玻璃罩里,不久就熄滅了。植物與燃燒的蠟燭密封在玻璃罩里,發現植物能夠長時間地活著,蠟燭也沒有熄滅。植物與小白鼠封在玻璃罩里,植物和小白鼠都會存活很長的時間。他得出結論:植物能夠更新由于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而且其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能滿足動物呼吸或蠟燭燃燒對氧氣的需要。◎互動交流【問題1】放在密閉的玻璃罩里的一支燃燒的蠟燭或一只小白鼠,為什么不久后會熄滅或死去?【交流點撥】蠟燭的燃燒或小白鼠的呼吸都要消耗氧氣,而密閉玻璃罩里的空氣是有限的,把其中的氧氣利用完后,導致蠟燭熄滅,小白鼠死去。【問題2】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燃燒的蠟燭或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密閉的玻璃罩中,為什么植物能長時間活著,蠟燭沒有熄滅,小白鼠也能夠正常活著?【交流點撥】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為蠟燭的燃燒或小白鼠的呼吸提供了氧氣;蠟燭的燃燒或小白鼠的呼吸都產生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因此,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活著,蠟燭也能燃燒。◎典例引導【例1】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獲得蔬菜的豐收,有些菜農在大棚里增施“氣肥”。這種“氣肥”實質上就是(D)A.氧氣 B.氮氣C.水蒸氣 D.二氧化碳【點撥】此題考查對光合作用原料的認識。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氣體、水是液體,增加二氧化碳的量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增加光合作用的產物—有機物的量,從而增加蔬菜的產量,因此菜農在大棚中增施的“氣肥”是二氧化碳。知識點二 光合作用還能產生氧氣在盛金魚藻的裝置中收集的氣體,能使將要熄滅的衛生香復燃,說明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互動交流【問題3】有很多人喜歡早上到樹林中散步、鍛煉身體,請分析鍛煉身體是早上好還是傍晚好。【交流點撥】傍晚好,因為傍晚時,植物進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空氣中氧氣含量最高。◎典例引導【例2】地球上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有高達90多米的裸子植物,也有矮至幾毫米的苔蘚植物,甚至連肉眼都看不見的藻類植物。這些肅靜無聲的生命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兩類基本物質,這兩類物質是(D)A.水、二氧化碳 B.氧氣、水C.葡萄糖、二氧化碳 D.有機物、氧氣【點撥】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釋放的氧氣,不僅滿足自身的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和氧氣來源。◎學法指導【規律方法】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知識點三 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2.在農業上,要保證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互動交流【問題4】光合作用包含了哪兩方面的轉化?【交流點撥】一是物質轉化,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二是能量轉化,將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問題5】種植大棚蔬菜時,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蔬菜的產量?【交流點撥】可以采取延長光照時間、多通風、增大晝夜溫差等措施。◎典例引導【例3】種植農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B)A.增加植株周圍的二氧化碳濃度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葉片的面積C.降低周圍空氣中氧氣的濃度D.降低周圍的氣溫以增加有機物合成【點撥】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應用——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密植要合理,也就是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密。太稀,群體內每個個體雖能得到較好發展,但單位面積上光能利用不充分,故單位面積產量不高。太密,葉片過多,互相遮蔽,下層葉片受光少;另外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株間溫度高,濕度大,易發生病害。所以密植要合理,才能充分利用陽光,提高光能利用率,以達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目的。◎學法指導【記憶口訣】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農產品豐收法(促進光合作用)可概括為:三增(增光、增水、增二氧化碳)。三、板書設計,總結新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