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生活的變遷》導學案棠閣學校 吳桂花[學習目標]1、通過對自己身邊生活變化的比較,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社會生活的變遷,從而引導學生對自己所處的新時代有一個初步的認識。2、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習慣,提高他們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以及全面認識問題、正確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3、通過對社會生活變化的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學習重點]讓學生感受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學習難點]讓學生感受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知識鏈接]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產生,在諸多的主客觀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人們生活活動的典型形式和總體特征。生活方式直接反映了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是社會變遷的綜合表現。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豐富,在生活方式方面也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變化。這主要表現為人們從注重物質享受到注重精神生活,從關注經濟收益到關心自身素質提高。[自主學習]1、我們生活的變遷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的變化:a、我們的 不斷提高b、我們的 日益豐富c、我們的 也發生了很大變化。2、我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原因是隨著a 、b 、c 。其表現在a人們的生活越來越 ,b市場的 ,c人們的變化。3、我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表現在a 的投入大幅度增加 ,b 越來越多樣化,c 豐富多彩。4、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表現在a人們開始注重追求 、培養 ,提升 ,使自己得到 ;b隨著 的提高,人們之間的關系更加 ,社會氛圍更加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1、學習用品小調查。請你將我們的學習用品和父輩的學習用品各列一份清單,然后說一說有你的感受。父輩的學習用品:我們的學習用品:我的感受:2、各抒己見(見課本P5)(1)“四大件”的變遷說明了什么?(2)除了以上變化外,我們的生活還有哪些顯著的變化?比如:道路房屋交通運輸工具……3、快樂大家談。結合課本P6“社會觀察”,討論:“露天電影”為什么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4、請你列出你所知道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新方式。5、我的地盤我作主。請你設想未來22世紀我們的生活憧憬。(提示從衣服、汽車、學校、房子、、、、、)[課內鞏固]一、選擇題。(1—5單選,6—8多選)1、下面的漫畫體現了我國人民生活變化的“足跡”,說明了()A、鞋印沒有車印有美感B、用車行替代步行是歷史的必然發展趨勢C、我國已基本實現了工業現代化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2、金溪素有“象山故里、江南書鄉、華夏香都”的美譽,鄉村文化源遠流長。據統計,2011年,全縣共送戲下鄉153場,放映電影2450場,鄉村自辦文體活動82次,贈送圖書3.2萬冊。這些數字表明( )A、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B、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C、人們的消費觀念更為環保D、我們的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人過節假日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國公民出國的人數不斷增多,足跡遍及世界各地。這說明了我國人民( )A、對國外的山川美景情有獨鐘B、注重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得到全面發展。C、越來越注重精神消費,并成為生活消費的主流D、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及時行樂成為時代和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4、“八十年代我們喝的是味道;九十年代我們喝的是品質;今天我們還要喝健康。”這一段廣告詞主要說的是( )A、不同時代的人生活質量的變化B、不同時代的人購物方式的變化C、不同時代的人購物內容的變化D、我國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5、“唱紅歌要唱最紅的歌”,只要會唱紅歌的人,就可以來一展歌喉。從年逾80歲的長者,到年方四五歲的小孩,都成了紅歌會的選手。江西電視臺舉辦的中國紅歌會是一個沒有門檻的“賽歌會”,給全國的老百姓送上了一份文化大餐。這主要說明了( )A、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B、我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C、人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D、唱紅歌是人們的唯一娛樂方式6、有人說:“現在我們是衣也不愁、食也不愁、住也不愁、行也不愁?!边@句話反映了( )A、人們的衣食住行的變化,顯示出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B、改革開放后,人們逐步過上殷實的生活C、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們開始逐漸腐化起來D、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7、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買菜已經成為了紅紅媽媽的一件樂事,她常常逢人就說:“超市東西隨你挑,菜場葷素搭配好,各人口味都顧到,全家生活樂陶陶!”這一事實告訴我們( )A、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B、超市是人們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場所C、我國經濟市場化基本能滿足人們的需求D、我國經濟充滿活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8、2012年有一段流行的網絡用語:上網用寬帶的,電視看數字的,手機用智能的,出門開節能的。對這段話認識正確的是( )A、現代人貪圖享受,用東西都用最好的B、人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C、人們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位,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D、消費過種中注意環保,有利于身心健康二、綜合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已進入總體小康社會,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民人均收入的3.4倍,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貴州省的7.3倍。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