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往來在區域之間課題 往來在區域之間 執教時間設計者 學校學習內容分析與學教方式選擇 本課承接著鄉村與城市,引導學生認識到因自然條件的差異各個區域各自有自己的特色,為更好的發展各個區域,區域之間需要交流、互補。七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教師教學中要注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如果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多設計一些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目標(含學習重點、難點)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身邊實例,列舉出不同區域在人員流動、物資交流、信息傳播、文化融合等方面的聯系。學會做簡單的社會調查,在收集資料和社會調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2.從現實生活出發,感受區域差異的存在,理解區域聯系的必要性;樹立主人翁意識和熱愛家鄉的情感,積極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 二、學習重點 區域間聯系的內容及其原因。 三、學習難點 區域之間聯系的原則和意義。課前準備 PPT制作、簡單的調查表、收集各類相關的地圖與圖片教學環節與目標 學習任務與要點 學導活動與過程 二次備課一、導入 目標:認識生活中的區域交流。 學習任務:閱讀嘉興市創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相關文件內容和圖片。 要點: 1、尋找圖片重要信息 2、感受區域交往的實例 教師提問,學生閱讀思考,并適當討論,教師引出新課。二、區域間物產交流。 目標:。認識到物產交流的現實性和必要性 學習任務:身邊的物產交流有哪些? 要點: 學會總結,學會舉例。 引導學生得出其它交流。 教師提問: 1.結合書本活動,提問學生“你平時會逛超市嗎?”“你最喜歡購買什么產品?”“這些商品是從哪里生產的?” 2.學生回答,教師適當加以引導,幻燈片展示能在超市買到的各地的特產,延伸至國外產品。 3.提問:“我們在超市里能買到各地的產品,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 4.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提問:區域間的交流僅限于物產方面嗎?承接下一環節。三、區域間的經濟、文化、信息、技術、人才聯系 目標:進一步認識地形圖 學習任務:依據實例,區分屬于哪方面的聯系。 要點:掌握各方面聯系的主要特征。 教師出示問題:觀察教材P14-15的圖片,說說1-29、1-30、1-31分別說明了區域間交流存在哪些方面? 結合特點進行說明,引導學生學會分析。 3.當堂檢測: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下面四個人的話分別反映了區域之間哪些方面的聯系 (1) “下個月我們歌舞團要去澳門演出。” (2) “喂!陳老板嗎?我們這里需要一噸山東蘋果,請問什么時候到貨?” (3)“明年上半年,我要去新疆支教。” (4) “我經常通過教學網站下載教學資源。和其他老師交流教學心得。”四、延伸拓展:古今、現代的區域交流。目標: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學習任務:指出古今、中外區域交流的實例,加以分析 要點:1.認識到區域交流有其歷史性。 2.總結現代交流的特點。 1.指導學生填一填書本P15:請列舉出本地與外地之間交流與合作的事例,至少列舉三個方面。 2.幻燈片展示嘉興接軌上海的多個項目的新聞。 3.總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則: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舉例:浙江——新疆的對口支援;上海——嘉興的全面接軌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