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3樂于奉獻導學案課堂目標導航1.理解樂于奉獻的必要性。2.培養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課前預習方案○說一說:用一句話概括本課的學習內容,就是:生活因為奉獻而美麗。○填一填:我們的生命與周圍的生命息息相關,積極地把我們的生命融會到與周圍生命的共同相處之中,向周圍的生命奉獻我們力所能及的關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用無聲付出同樣證明生命存在的價值。○查一查:有關“奉獻”的名言警句。月兒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卻留著她的黑斑給它自己。——泰戈爾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肖伯納如果人僅僅為自己勞動,也許他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智者,卓越的詩人,但是他永遠也不能成為真正完善和真正偉大的人。——馬克思我所能奉獻的,只有熱血辛勞汗水與眼淚。——丘吉爾光明的中國,讓我的生命為你燃燒吧。——錢三強課堂導學方案【感悟生活】生:學習活動 在我們經歷過的生活中,我們都曾為社會、班集體或他人默默地付出過。其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想一想,然后寫在這里:師:教學建議1.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一個感動中國人物的事件,以此導入新課。2.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再現自己的經歷,大膽地與本班的同學交流。3.點評,然后小結:我們從小受到父母、長輩、老師的關愛,我們感到無比的幸福與快樂,但,如果我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周圍獻出力所能及的關愛,我們就能健康成長。【明確規范】生:學習活動 課本上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成以下兩點:1.向周圍的生命獻出力所能及的關愛。2.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獻,提升生命的價值。師:教學建議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教材觀點。2.鼓勵學生口頭或上黑板展示自己的觀點,并相互補充,然后教師評價。3.師生共同探究:為什么我們要向周圍奉獻力所能及的關愛。◎小貼士:No.1一定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探究哦!No.2觀點提示我們的生命與周圍的生命息息相關,積極地把我們的生命融會到與周圍生命的共同相處之中,向周圍的生命奉獻我們力所能及的關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用無聲付出同樣證明生命存在的價值。【深化體驗】生:學習活動 通過回顧自己的生活,再現一個自己或他人奉獻社會的典型情境(或是由教師提供一個感人的典型生活情境),然后認真體驗和感悟,并在小組中交流、分享!我的感悟是:師:教學建議1.引導學生對他自己經歷過的或教師提供的學生生活中的典型情境(如以下情境)進行體驗和感悟,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貼士:情境例示張海迪身殘志堅,20多年來,她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堅定信念,在病床上自修了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攻讀了醫學院的課程,為群眾治病萬余人次,還自學了英、日、德、世界語,翻譯了十幾萬字的英文著作和資料,為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了解張海迪的事跡后,你有何感悟?2.“感悟”提示:對于每個人來說,生命的意義并不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更好地活著。向周圍的生命奉獻我們力所能及的關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3.點評,然后小結: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一個真正懂得珍愛生命價值的人在享受現實生活給予的同時,更會積極地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奉獻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生命價值的要求。【嘗試實踐】生:學習活動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將以實際行動向周圍的奉獻自己的關愛。在家庭里,我將這樣做:在學校里,我將這樣做:在社會上,我將這樣做:師:教學建議1.此環節“導行”主要是引導學生怎樣以實際行動向周圍奉獻自己的關愛。如:在家庭里要做一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為父母分憂;關心長輩的身體、生活以及工作情況。在學校要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關心同學、關心教師;在社會上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公益活動;等等。2.可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模擬的實踐中樹立奉獻社會和他人的意識。也可以直接引導學生思考并寫出自己準備怎么做。3.點評,然后小結:奉獻就在我們的身邊,在平凡的生活中,從現在做起,小事做起,用自己的生命云關愛其它的生命,就能提升我們生命的價值,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課堂小結方案生:學習活動 通過學習,我明確了本堂課的:知識點是 ;重點是難點是易錯點是◎小貼士:通過學習,你還有疑問嗎?若有,請記錄在這里:師:教學建議1.由于當代的青少年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利用教材照本宣科,不會起到教育的作用,教學中要搜集現實生活中感人的故事,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2.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施教。3.注意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鼓勵性評價。課堂評價方案1.一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為搶救一位落入糞池的老農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為此引發了一場關于人生價值的爭論。下列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①我認為大學生的死沒有價值,他太不懂得珍惜生命了 ②用一名大學生的生命換取一位老農的生命,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是一大損失 ③大學生的死是有價值的,他用自己的壯舉實現了自己生命價值,留給社會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④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不能說老農的生命價值就不如大學生的生命價值大A. ①②③④ B. ①②C. ③④ D. ②③2.下在的行為屬于奉獻的是 ( )①農民伯伯在農田里辛勤的勞動,生產糧食 ②工人在工廠里一絲不茍地工作,生產我們所需的各種生活用品 ③老師們在燈下細心地備課,批改作業 ④冬天里,清潔工人一大早就開始在馬路上清掃垃圾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 ①③④ D. ②③④3.“生命的質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僅僅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從這些話語中,我們能體會到 ( )①生命因榮譽而閃光 ②生命很寶貴,好死不如賴活 ③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不斷延伸生命的價值 ④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A. ①② B. ③④C. ②④ D. ①③4.從愛迪生16歲發明自由定時發報機算起,他一生完成了2000多項發明,獲得了130多項專利,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項發明,成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愛迪生的人生事跡告訴我們 ( )A.社會的發展只需要科學家有所貢獻B.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其生命才有價值C.人生的價值在于對他人、對社會有所貢獻D.人生的價值不在于貢獻的大小,而在于索取的多少5.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從1964年開始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他精心培育的雜交水稻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也被國際同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跡啟示我們 ( )①社會要進步、要發展,需要人們都有所貢獻 ②只有從事科學研究,生命才有價值 ③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和勞動創造 ④奉獻的人很辛苦,得不償失A. ①③ B. ②④C. ③④ D. ①②③6.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有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1)這首詩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道理?(2)你知道哪些人雖然“已經死了,但他還活著”?參考答案:1.C 2.A 3.B 4.C 5.A6.(1)對于每個人來說,生命的意義并不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更好地活著。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對社會和他人的奉獻。向周圍的生命奉獻我們力所能及的關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2)如孫中山、魯迅、毛澤東等。學習方法:1.通過自學歸納教材知識點;2.關注感動中國人物;3.培養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問題探究:為什么我們要向周圍奉獻力所能及的關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