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植物生長素教材基礎知識1、生長素的發現過程1. 達爾文實驗:(1)發現問題:植物的向光性,即在受到___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長的現象。2. 鮑森·詹森實驗:(1)實驗過程與現象: 切去胚芽鞘尖端→(單側光)__________________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瓊脂片→(單側光)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結論: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_______________。3. 拜爾實驗:(1)實驗過程與現象: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側,置于黑暗中培養,胚芽鞘向放尖端的________________。(2)實驗結論: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原因是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__________造成的。4. 溫特實驗:(1)實驗過程與現象:(2)實驗結論:胚芽鞘的彎曲生長確實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并把這種物質命名為__________。5. 1946年,科學家從高等植物中分離出生長素,并確認其化學本質為____________(IAA)。6. 相關性的解釋:(1)外界條件:____________。(2)生長素分布:____________一側含量多于_______一側。(3)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向光彎曲。7. 植物激素:(1)概念: 產生部位:植物體內。 運輸途徑:從產生部位運送到_________。 生理作用:影響植物_________。 化學本質:微量_______。(2)種類:植物激素除了生長素外,還有__________、細胞分裂素、__________、乙烯等。二、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1. 生長素的產生:(1)主要部位:芽、幼嫩的葉和_____________。(2)來源:由_______轉變而來。。2. 生長素的運輸:(1)極性運輸:只能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反過來運輸,也就是只能_______地運輸,是一種_________。(2)非極性運輸:在成熟組織中通過_________進行。和其他有機物運輸相同。3. 分布:相對集中在_________部分。三、生長素的生理作用1. 作用方式:給細胞傳達信息,調節細胞生命活動。2. 作用效果:(1)細胞水平:促進細胞_________、誘導細胞分化等;(2)器官水平:影響器官的_________,如促進______________發生,影響花、葉和果實發育等。(3)作用特點: 生長素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則會抑制生長,因_____、植物細胞的成熟情況和_____的種類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 幼嫩細胞對生長素_____,衰老細胞比較遲鈍; 根、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為__________。3. 頂端優勢的概念與原因:(1)概念:_____優先生長,_____生長受抑制的現象。(2)原因:(3)解除方法:_________。拓展學習任務1.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描述的是植物生活中的什么現象?環境中哪種刺激引發了“紅杏出墻”?2. 什么是非極性運輸?隨堂知識小測1.科學工作者準備從某種被子植物中提取生長素,最理想的選材是( )A. 幼葉 B. 幼嫩種子 C. 幼根 D. 成熟種子2.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的科學發現史,敘述錯誤的是( )A.溫特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彎曲生長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B.詹森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C.達爾文的實驗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后向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D.拜爾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尖端產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3.如圖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關系。請據圖回答:(1)比較圖中三條曲線,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說明了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特點是________。(3)促進芽生長的最適生長素濃度是____mol·L-1。(4)B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對莖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教材基礎知識1、單側光 向光彎曲生長 不生長,不彎曲 直立生長 向光彎曲生長 單側光 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 向光性 不生長,不彎曲 彎曲生長 傳遞給下部 對側彎曲生長 不均勻 彎向放瓊脂塊的對側 一種化學物質 生長素 吲哚乙酸 單側光照射 背光 向光 兩側生長不均勻 作用部位 生長發育 有機物 赤霉素 脫落酸2、發育中的種子 色氨酸 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 單方向 主動運輸 輸導組織 生長旺盛3、伸長生長 生長發育 側根和不定根 濃度 器官 敏感 根>芽>莖 頂芽 側芽 去除頂端 拓展學習任務1. 提示:植物向光性,單側光照。2. 提示:非極性運輸是與植物形態學方向無明顯關系的運輸方式,其方向決定于兩端有機物的濃度差等因素,是通過韌皮部進行的被動運輸。隨堂知識小測1.答案:A解析:考查生長素的產生及存在部位。植物體內的生長素主要由分生組織產生,并分布在分生組織中。在題目給出的選項中,幼嫩的種子發育過程中合成大量的生長素。2.答案:A解析:溫特的實驗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并命名為生長素,但并沒有證明生長素是吲哚乙酸,A錯誤; 詹森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從而為溫特的研究提供了方法,B正確;達爾文的實驗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造成伸長區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而是胚芽鞘出現向光性彎曲,C正確;拜爾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尖端產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從而明確了胚芽鞘彎曲的原因,D正確。3.(1)答案:根、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根>芽>莖)(2)答案:兩重性(3)答案:10-8(4)答案:對生長無影響(既不促進也不抑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