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國家依法維護公民在訴訟中享有的基本權利,國家尊重人權,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2.科學精神:理解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理解當事人的訴訟權利。3.法治意識:通過學習,了解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的要求,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運用。4.公共參與:通過合作探究,了解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樹立權利意識。必備知識: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關鍵能力:明確如何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全面認識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訴訟權利2.法律援助制度的含義和援助條件難點1.訴訟回避制度2.兩審終審制三課前預習1.當事人有委托____或____的權利(1)適用情況當事人因身陷糾紛而參與訴訟時,很可能面臨缺乏____與技能、無暇參加訴訟活動等問題。此時,當事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2)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在____和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在刑事訴訟中,幫助____、自訴人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在刑事訴訟中,幫助____、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3)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的主要職責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是根據____,維護當事人合法的____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2.法律援助的范圍(1)在民事和行政糾紛中,___________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2)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經___________,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代理。(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______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3.當事人有申請______的權利。該制度有利于保證案件的_____,消除當事人的疑慮,增加裁判的_____。4.法律援助制度(1)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___________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___________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2)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___________制度。5.法律援助的范圍(1)在民事和行政糾紛中,經濟困難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請求__________、請求支付__________、主張因__________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2)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__________、__________的當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經__________程序,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__________為其提供辯護或代理。(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__________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__________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__________為其提供辯護。四自我檢測2.分別居住在某市A區的趙崢和某市B區的林樂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2019年3月,趙崢因資金周轉問題向林樂借款10萬元,約定兩年后還款。借款到期后,林樂多次催討未果,于是決定于2021年10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林樂可以聘請律師為辯護人②趙崢不提交答辯狀,人民法院無法審理③林樂可以聘請律師為訴訟代理人④林樂可以向該市A區人民法院起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0年12月以來,為更好地滿足基層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精準需求,浦口區司法局組織了以公職律師、公證員、司法所所長為成員的“律政先鋒”法律服務團隊,推出矛盾糾紛化解、公證服務、法律援助、法律咨詢等諸多法律志愿服務項目,將公共法律服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這有利于( )①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完善法律體系②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法律服務需求③拓寬矛盾糾紛解決途徑,維護社會穩定④保障公民充分行使權利,維護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法律職業人員應自覺遵守回避制度,確保司法公正。下列可以成為申請回避理由的有( )①法官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②公訴人與辯護人存在利害關系③懷疑法官的專業水平不高 ④對方代理人是全國知名律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5.《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于2022年施行。該法明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形式有: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刑事辯護與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值班律師法律幫助;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等。法律援助( )①為每個公民提供幫助,降低公民的解紛成本②是政府的責任,切實體現人民民主的真實性③完善法治監督體系,保障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④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王某駕駛一汽車駛入H市T區某路電子收費區,四天后駛出。該收費區的“電子收費停車場”提示牌明示了收費標準,四天停車費用總計510元。王某以收費過高為由拒絕交費。后來T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向王某發出《停車費待支付訂單》,對其進行催繳。對此,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①王某若不服從催繳通知可申請人民調解②王某若不服從催繳通知可申請行政復議③王某申請行政復議是最經濟的準司法方式④王某與T區某路電子收費區構成事實上的合同關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1年12月,50歲的王某在公園坐下休息時,被10歲的小星踢過來的足球砸到。小星打電話告訴父親姜某,姜某趕過來將王某送到醫院。經診斷,王某系頸部挫傷、頭部外傷,王某希望得到醫療費、誤工費等6000元的賠償,但姜某認為小星未成年沒有賠償能力,不需要擔責。王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姜某賠償相應損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小星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需要承擔責任②小星踢球砸傷王某,侵犯了他最基礎的權利③本案中王某向法院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④姜某作為小星監護人,應該承擔賠償的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為進一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總結推廣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典型,做實做強做優法律援助服務,近期,某省司法廳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刑事、民事、行政"雙十佳"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做實做強做優法律援助服務旨在( )①保護和促進人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②擴大法律援助服務的社會影響力③發揮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的引領示范作用④維護社會困難(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9.王某以借款糾紛為由起訴吳某。經審理,法院認為該借款關系不存在,王某交付吳某 的款項為應支付的貨款,王某與吳某之間存在買賣關系而非借用關系。法院向王某作出說明, 但王某堅持己見,不予變更訴訟請求和理由。法院遂作出判決,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關于本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①法院違反了“不告不理”原則②法院按照王某提出的訴訟事實和主張進行審理,對超過王某訴訟主張的部分并沒有主動審理,沒有違反“不告不理”原則③若在審理中法庭發現吳某另外還拖欠王某的工程款沒有歸還,而王某并沒有向吳某主張該權利,則法庭不得在判決中涉及該項欠款④在任何情況下,法庭必須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不得主動審理超過原被告訴訟主張的部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原告尹某將被告某工程公司訴至法院。某工程公司提出,尹某之弟是該法院的法官,基于同事之間的情誼,主審法官難以不偏不倚審理本案,故申請法院整體回避。后該案由上級法院指定本市的鄰縣法院管轄。如果用一句法律諺語做上述案例的標題,最合適的是( )A.無救濟則無權利 B.存疑時有利于被告C.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 D.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11.某市花卉生產銷售公司因資金鏈斷裂,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拖欠其雇用的鄰近村莊300余名村民工資未付。村民們文化水平偏低,訴訟能力弱,市法院積極協調市司法局提供法律援助,并開辟訴訟綠色通道,快立快審快執,全力保障300余名村民的合法權益。關于此案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無償提供的法律援助為村民提供了平等的司法保障②國家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歧視,營造公平就業環境③相關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合力保障村民合法權益④勞動者維護取得勞動報酬權利的首選途徑是到法院起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課前預習1. 訴訟代理人 辯護人 法律知識 民事訴訟 被害人 犯罪嫌疑人 事實和法律 實體權利2.(1)經濟困難(2)法定程序(3)沒有委托3. 回避 公正審理 正當性4.(1) 法律援助 無償提供(2)法律服務5.(1) 國家賠償 勞動報酬 見義勇為(2) 辯護人 訴訟代理人 法定 律師(3) 辯護人 應當 律師四自我檢測2.D3.C4.A5.C6.D7.D8.B9.B0.D10.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