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2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一學科核心素養1.科學精神:正確認識感性具體的含義和局限性,正確認識思維抽象的含義和環節,理解感性具體、思維抽象、思維具體的關系,提高思維能力,培養科學精神。2.公共參與:善于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升華。必備知識:1.感性具體的含義與局限性;2.思維抽象的含義與環節;3.思維具體的內涵;4.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環節。關鍵能力:1.掌握思維抽象的環節;2.掌握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環節。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感性具體的含義與局限性;2.思維抽象的含義與環節;3.思維具體的內涵;4.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環節。難點:1.思維抽象的環節;2.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環節。三課前預習1.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的內涵:(1)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_________的方面,即肯定這一事物為它_________的方面。(2)否定方面:是促使該事物的_________方面,即促使它轉化為_________的方面。2.感性具體、思維抽象與思維具體之間的辯證關系。思維從最一般________的開始,通過各個上升環節,達到再現事物多樣性的________。最終完成的思維具體是飛躍的終點,它是對認識對象整體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________,思維過程的這兩個________相互依賴、不可分割。3.感性具體:(1)感性具體的含義:事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統一體。人們通過_________感知到的認識對象總是具體的。這種感性具體的認識,是一種_________的整體表象,是事物多種多樣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在頭腦中的反映。(2)感性具體的局限性:感性具體雖然是對事物_________的認識,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_________上,還沒有揭示事物的_________上,還沒有提示事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沒有把握本質與現象相統一的事物整體,因而它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完全。4.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上升環節:(1)上升的起點:①應是某一認識領域里最簡單、最基本的_________,是對研究對象的基本單位的反映。②它能以“_________”的形式,包含著研究對象整個發展過程中的一切矛盾。把這個“_________”擴展開來,就能展現出一個完整的對象。(2)橋梁:①上升的起點,往往是某一認識對象的_________。②隨著認識的發展,起點中所包含的種種矛盾會逐一展現出來。③這些一一展現出來的矛盾是認識_________的環節,也是思維從抽象逐步走向具體的_________。(3)終點:思維從最一般的_________的開始,通過各個上升環節,達到再現事物_________的統一,最終完成的思維具體是飛躍的_________。它是對認識對象整體本質和規律的認識。5.辯證思維的發展歷程(1)古代人以_______的辯證思維方式把握世界的整體發展和矛盾運動。(2)近代人們開始自覺地、系統地研究辯證思維,但這時的研究大多帶有___________的性質。(3)在總結人類最新科學成果、___________以往辯證思維研究的合理因素,特別是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基礎上,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科學形態的辯證思維學說。四自我檢測1.習近平指出,“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這一論述體現了( )①認識發展的過程起于感性具體,終于思維抽象②思考和處理問題時必須把握好“分寸”,不要犯極端化錯誤③科學思維能夠對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④必須從事物的固有聯系中把握事物,掌握系統優化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有人認為,一個人從A點走到B點,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總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環下去,永遠不能走到B點。這種觀點( )A.用動態方式去思考認識對象,客觀反映了事物發展的全部過程B.展現了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形成了對邏輯規則的完整認識C.既肯定一切又否定一切,闡釋了“揚棄”的深刻意蘊和學說價值D.看到了事物變化的漸進性,但是沒有認識到事物變化的飛躍性73.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這一過程( )①是同一思維過程中的兩個不同階段 ②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兩個階段 ③思維具體是一次思維飛躍的終點④是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是唐朝詩人李嬌和朋友蘇味道、杜審言三人一起游瀘峰山,看到山上景色秀美、茂林修竹、古木參天、清風徐來時隨口吟出的《風》。除了詩名,全詩看不見“風”字,但每一句都寫出了風的力量,成為寫“風”的千古名詩。詩人李嬌寫“風”的成功( )①充分運用了矛盾分析的方法,把風的個性寓于葉、花、浪、竹的共性之中②注重了寫“風”思路的多向性,從葉、花、浪、竹的意象中把握風的特質③源于在發揮能動性的基礎上,深刻把握風與葉、花、浪、竹的內在規定性④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巧妙地找出了風與葉、花、浪、竹的關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細心的小伙伴喝飲料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很多飲料瓶底的形狀是五瓣花形狀(如下圖)。這是為什么呢?用來盛裝碳酸飲料的瓶底五瓣花設計一般都是為了分散碳酸飲料在運輸過程中因發生晃動造成氣體膨脹帶來的壓力,以免爆瓶。礦泉水瓶底設計五瓣花形狀主要是考慮整體穩定性,避免因對貨架抓取力不均而傾倒。由此可見( )A.人們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由思維具體上升到思維抽象B.藝術性和科學性作為產品設計的首要因素,要建立在物質屬性基礎上C.建立在人的需要基礎上的產品設計思維,其結果具有預見性D.產品設計通過分析事物的多種規定性,建立起人、物、環境的有機聯系6.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把認識過程歸結為兩條道路。在第一條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在第二條道路上,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以下對這兩條道路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兩條道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共同構成了認識深化的完整過程②認識的發展過程起于感性具體,借助分離、提純等環節,終于思維抽象③第一條道路,認識通過綜合的方法,從感性具體的東西中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④第二條道路,思維從最一般的抽象開始,通過上升環節,達到再現事物多樣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一方面,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立足新的形勢和需要,從現實條件出發,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點,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以上觀點的提出是基于( )①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必須經過辯證的否定這一環節③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由思維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過程④創新意識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前提和第一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廈門近海岸再現“藍眼睛”現象:夜幕下的海浪發出明亮的藍色熒光,有人懷疑現象形成與海洋污染有關。科學研究表明,清澈海水中的熒光藻密度增加,其體內熒光素酶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會釋放光子量,產生藍光,此現象表明水體改善,但是夜光藻依賴硅藻生存,在富氧化條件下,硅藻大量增加,會引發赤潮,破壞環境。材料體現了( )①真理不斷超越自身,向前發展 ②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質規定量的運動范圍和變化幅度 ④思維具體有待上升到思維抽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牛頓第二定律又稱加速度定律,是指物體的加速度的大小跟物體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也可用公式簡單表示為F=ma。上述材料描述的是科學思維抽象中的 環節。( )A.分離 B.提純 C.簡略化 D.理想化10.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3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此次飛行任務創下多個“首次”:是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后的首次載人任務,首次實現兩艘載人飛船同時在軌,首次實現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多個“首次”反映出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 )①把握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統一②正確認識事物的階段性特征,推動實踐創新③運用思維的間接性把握事物共同的表象特征④經歷從感性具體到思維具體再到思維抽象的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課前預習1.(1) 自身存在 自身(2) 滅亡 他事物2. 抽象規定 統一 思維具體 階段3.(1) 現象 本質 感官 直觀 現象 外部聯系(2) 整體 外部形象 內部聯系 本質 現象4.(1) 概念 胚芽 胚芽(2) 矛盾焦點 發展 橋梁(3) 抽象規定 多樣性 終點5.(1)樸素(2)唯心主義(3)批判地繼承四自我檢測D2.D3.C4.D5.D6.B7.A8.C9.C10.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