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堅持新發展理念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理解和認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理解和認同新時代的新發展理念,明確新發展理念貫穿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2.科學精神:明晰堅持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能夠闡釋新發展理念的內容和要求,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認識。3.法治意識:通過對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求的學習,明白發展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4.公共參與:認識到在經濟活動中不能唯利是圖,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踐行誠信、友善、敬業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運用新發展理念對經濟社會發展和自己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二學習重難點1.重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涵及要求;新發展理念的內容、注重解決的問題、地位及要求。2.難點:新發展理念的內容、注重解決的問題、地位及要求。三課前預習1.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有企業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國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歷史節點上,翻開了新篇章。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請按示例列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具體表現,完成下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人民需要更好的教育 整體教育質量有待提高,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① ②③ ④2.堅持創新發展就要把_______________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方面創新,讓________________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3.貫徹新發展理念:A創新 B協調 C綠色 D開放 E共享(1)在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萎縮的形勢下,黨中央做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部署。( )(2)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如今中華鱘,白暨豚等瀕臨滅絕,因此長江禁漁勢在必行。( )(3)《貴州省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 )(4)分享經濟一般由第三方創建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臺,供應者從閑置的資源使用權讓渡中獲得額外的收益,消費者以合理的價格滿足需求。( )(5) 2020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達83915億元,比上年增加9500億,重點向中西部和困難地區傾斜。( )(6)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對深圳提出了新的歷史定位、新的歷史任務。建設先行示范區的關鍵舉措之一是在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等重大創新載體。( )4.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含義:①發展為了人民:__________________。②發展依靠人民:__________________。③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_____________。(2)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地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的內在要求,彰顯了________的價值取向,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5.貫徹新發展理念(1)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原因:要著力解決好發展_______________,破解發展難題、________________、厚植發展優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______________,必須貫徹___________________發展理念。(2)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內涵:①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_____________問題。地位(重要性):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______________問題。地位(重要性):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③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__________________問題。地位(重要性):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④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_______________問題。地位(重要性):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_________________問題。地位(重要性):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四自我檢測1.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我國發展必須依靠創新。強調創新的重要性是因為( )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處于核心位置③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④創新是物質物質財富的源泉,也是價值的唯一源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年9月,作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三峽集團總部從北京搬遷湖北武漢,為當地疫后重振再添利好。2021年12月,作為全球最大造船集團中國船舶集團總部從北京遷址上海,此舉既可借助上海的綜合優勢,發展更上一層樓,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材料表明,央企總部搬遷有利于( )A.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B.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C.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提升配置自然資源能力D.優化非公有制經濟布局,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3.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行動方案》從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膜回收行動、養殖業污染防治等5個方面,明確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重點任務安排。由此可見,我國( )①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發展動力的問題②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致力于城鄉發展一體化③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出發點④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深化改革開放,強化政策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實施一批對東北全面振興具有全局性影響的重點項目和重大改革舉措,著力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推動實施東北全面振興( )①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客觀要求②旨在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③有利于建立協調有效的區域發展機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④必須把開放發展作為第一動力,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從2021年3月10日起,湖南省13個市(州)82家定點醫療機構開通職工醫保普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湖南省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可憑社會保障卡或醫保電子憑證,在試點醫療機構結算異地普通門診費用,無需備案。湖南省開通醫保異地結算( )①為流動人口等社會群體提供了便利,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有利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③適應了市場需要,有利于推動定點醫療機構迅速發展④增加了流動人口未來預期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2年5月11日,“招商銀行2022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成功發行。這是招商銀行境內發行的首單綠色金融債券,也是全國范圍內商業銀行首次發行鄉村振興主題的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縣域范圍內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類項目。此類債券的發行( )①是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調控職能,促進綠色經濟發展②屬于商業銀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實現銀行經營目標③能夠強化支持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助力④拓寬了綠色發展的融資渠道,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習主席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下列對這一目標解釋合理的是( )①這是解決我國發展動力的必然要求②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③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④遵循綠色發展理念,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十九大報告強調,全面準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①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②就是要依靠人民來創造歷史偉業③確立了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黑燈工廠”,一種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新突破,正點亮未來之光。“黑燈工廠”也叫智能工廠,因無需人工操作,車間內的機器可以自動運作,不需要燈光照明而得名。“黑燈工廠”依托數字化技術和大數據支持的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體系,實現依據上游供應能力以及下游需求狀況來調整生產品類,提供各種高精度定位的產品。由此可見,“黑燈工廠”點亮未來之光的經濟邏輯是( )①數據驅動研發、制造資源優化配置,提升企業創新可預測性②數字經濟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取代了傳統制造模式③科學精準決策降本節能增效,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④有利于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0.2021年,我國各地把現代產業理念引入農業農村,紛紛出臺產業規劃和新舉措;以加工業帶動“接二(第二產業)連三(第三產業)”,以休閑農業帶動“隔二連三”,使農業成為“有文化說頭、有休閑玩頭、有再來念頭、有發展奔頭”的產業。此舉有利于( )①強化上下游利益聯結,統籌區域協調發展②延伸農業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拓展價值鏈③推進鄉村產業多元化、綜合化、融合化發展④發展農村支柱性產業,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三課前預習1.①人民需要更滿意的收入②整體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分配差距較大③人民需要優美的環境④生態環境總體質量不高,部分地區環境污染比較嚴重2. 創新 理論創新 制度創新 科技創新 文化創新 創新3.(1)D(2)C(3)E(4)A(5)B(6)A4.(1) 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滿足人民美好需要,促進人全面發展 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 使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2)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至上 新發展理念5.(1) 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增強發展動力 美好生活需要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2) 發展動力 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蔚然成風 不平衡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內外聯動 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社會公平正義 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強貫徹落實的全面性、系統性,開拓新境界四自我檢測1.A2.B3.D4.B5.A6.D7.D8.B9.A10.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