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與環境——新加坡的環保故事和垃圾治理3R原則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對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網站內容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國際上垃圾治理的3R原則:源頭減量、物盡其用、分類回收,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2.通過講述新加坡的環保故事和邁向“零廢物”國家的措施,擴展學生國際視野,明白美好的環境需要靠自己來創造。3.在交流中提高環保意識,在生活中積極踐行環保理念,并帶動身邊人積極進行綠色低碳生活行動,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學重點】了解國際上垃圾治理的3R原則。【教學難點】如何將垃圾治理3R原則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積極踐行環保理念,并帶動身邊人積極進行綠色低碳生活行動,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全球花園城市有這樣一座城市,它非常干凈,在他們的國家,破環公共場合的環境是違法的,這座城市是在一個熱帶小島上的,面積雖然非常小,但是卻是人們所公認的最干凈的一座城市,被譽為“全球花園城市”。大家知道是哪個城市嗎?(新加坡)2.欣賞新加坡風光3.簡介新加坡概況【設計意圖】直觀感受今日新加坡的花園城市風光。二、獅城巨變1.對比照片:50年前和今天的新加坡的照片。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新加坡從一個臟亂落后之地發展成為宜居的“花園城市”,并被譽為“亞洲生活品質最高的城市”。它是怎么做到的呢?2.出示勞動照片:新加坡領導和群眾積極打掃衛生。引導學生思考:勞動如何創造美好環境?3.出示高爾基名言: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設計意圖】擴展學生國際視野,并與勞動教育結合,讓學生明白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美好的環境需要靠自己辛勤勞動來創造。三、新加坡的環保故事1.學習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網頁教師用中英雙語教導學生國際上垃圾處理的3R原則(Reduce,Reuse,Recycle),介紹新加坡的垃圾治理經驗。2.介紹新加坡新生水的故事,以及新加坡的水資源觀:每一滴用后水都是新的水資源。3.垃圾治理的3R原則4.我們班的環保3R之星解釋3R原則的內涵。【設計意圖】教師結合自己多年在新加坡政府學校進行教學的經歷,介紹新加坡進行環境保護的措施,開拓學生國際視野,讓學生了解國際上垃圾治理的3R原則。四、環保詩詞大會,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1.詩句中體現的環保3R原則2.你知道哪些體現勤儉節約的古詩詞?課前讓大家準備了,現在來比比看,哪個小組是今天的詩詞大王?3.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體現了環保3R原則當中的哪個原則?【設計意圖】結合語文知識,進行跨學科學習。滲透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五、頭腦風暴你還能提出日常生活中與環保3R原則有關的問題嗎?分小組討論,每組的記錄員將本組想到的問題寫在紙上,并進行全班分享。1.全班同學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判斷,將無關問題去掉2.每組利用思維導圖將提出的問題按照“源頭減量、物盡其用、分類回收”三類進行歸類【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關于歸類的邏輯思維能力。聯系日常生活,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環保3R原則。六、分組討論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問題如下:類型一:源頭減量(Reduce)1.“一次性”消費品:是福還是禍?2.如何避免餐桌上的浪費?類型二:3.高檔酒瓶要敲碎后扔了嗎?4.不要的玩具應該怎么處理?類型三:5.垃圾分類為什么是老大難的問題?6.最簡單的垃圾分類口訣是什么?【設計意圖】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合作精神。加深對環保3R原則的內化,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加深對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認同,促進對垃圾分類標準的掌握。七、創意大挑戰1.展示班級學生制作的變廢為寶的手工藝品:手推車、農家庭院、云朵燈2.能不能用一首詩表達這幾樣手工藝品所代表的意象?3.學生分享:(1)云的意象:《獨坐敬亭山》、《登黃鶴樓》(2)車的意象:《登樂游原》(3)農家庭院的意象:《過故人莊》(4)一首詩里包括這三種意象:《山行》【設計意圖】創意性地把語文學習與環保3R原則融合起來。是之前“環保詩詞大會”的深入,充滿語文味,體現了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八、討論如何落實環保3R原則1.小組討論在生活中做到環保3R,并在全班分享。可以把完成“我的五個一工程”的部分也納入評價表中。2.環保3R原則行為評價表3.擴展作業:完成“我的五個一工程”【設計意圖】內化環保3R原則,鼓勵知行合一。課堂反思:學生通過這節課可以鍛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歸類整理的能力,從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開拓了國際視野。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環保3R原則的內涵,為之后踐行環保3R原則,并帶動身邊人積極進行綠色低碳生活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