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技術與工程 第2章 細胞工程3.1胚胎工程的理論基礎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的確定1、簡述精子和卵子受精前需要具備的條件。2、描述受精過程。3、簡述哺乳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及其主要特點。4、認同胚胎工程建立及發展的意義。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精子和卵子受精前需要具備的條件(2)哺乳動物的受精過程。(3)哺乳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2、教學難點(1)哺乳動物受精過程中雌雄原核的形成。(2)哺乳動物胚胎發育各階段的主要特點。三、教學設計思路通過講述現代人類對牛奶的需求量很高這一現狀出發,引發學生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手段可以增加高產奶牛的數量。(展示我國奶業發展的現狀) (創設情境新課導入)(通過胚胎工程的技術手段讓人們大量繁殖優良家畜品種的愿望成為現實) (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胚胎工程得以進行的理論基礎) (胚胎工程概念)(受精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過程。包括受精前的準備階段和受精階段)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講解胚胎發育過程經歷的各個時期,完成教材思考討論部分的內容) (胚胎早期發育過程)四、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課件展示我國奶業發展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現狀,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技術手段可以增加高產優良奶牛的數量。提問:什么是胚胎工程?2、新課講授(一)胚胎工程的概念教師:對生殖細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細胞進行多種顯微操作和處理,然后將獲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動物體內生產后代,以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提問:胚胎工程用到的技術有哪些?學生: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二)受精1. 準備階段教師:受精作用是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的過程,包括受精前的準備階段和受精階段。在自然條件下,哺乳動物的受精在輸卵管內完成。課件展示人體輸卵管示意圖。提問:剛剛排出的精子與剛剛排出的卵子可以直接結合嗎?分別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并描述精子獲能和卵子發育階段。課件展示“精子獲能”的概念和方法。課件展示卵子需要發育到MⅡ期才具備與精子受精的能力。受精階段提問:在受精發生的過程當中,有哪些反應的發生阻止了多個精子進入同一卵子?學生:透明帶反應和卵細胞膜反應。教師:防止多精入卵的兩道屏障分別是透明帶反應和卵細胞反應。(1)透明帶反應:精子觸及卵細胞膜的瞬間,會產生阻止后來的精子進入透明帶的生理反應,稱作透明帶反應,它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2)卵細胞膜反應:精子入卵后,卵細胞膜會立即發生一種生理反應,拒絕其他精子再進入卵內,稱為卵細胞膜反應,這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三、胚胎早期發育1.場所:輸卵管。2.過程受精卵(①細胞分裂方式:有絲分裂②細胞數量不斷增加,胚胎總體積并不增加)↓卵裂期↓桑葚胚:卵裂產生的子細胞逐漸形成致密的細胞團形似桑葚↓↓孵化:囊胚進一步擴大,會導致透明帶破裂,胚胎從其中伸展出來原腸胚:形成外胚層、內胚層和中胚層→各種組織、器官教師:下面我們通過比較不同動物受精卵發育時間,以及進入子宮時受精卵發育天數和發育階段,來討論以下的3個問題。課件展示教材中思考·討論部分的內容,并與學生共同討論完成。課堂小結本堂課我們了解了受精作用在體內發生的過程以及哺乳動物胚胎發育的過程。這些理論基礎的學習會為我們下一節課當中胚胎工程技術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