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懂得尊重、珍惜和保護其他國家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繼承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能力目標逐步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學習其他文化的優(yōu)點、長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學習重點 學會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明確保護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學習難點 在接納多元文化的同時,不能迷失自身的文化特點。教具學具 小黑板教學設計預習作業(yè) 整理本課知識點。分配任務各個小組收集對我們生活有一定影響的外來文化(說明:本預習作業(yè)應寫在前一課導學案中的預習作業(yè)欄內(nèi))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過程 思考與調(diào)整活動內(nèi)容 師生行為預習交流 一、學生預習,整理知識點。1、開放的胸懷:面對不同的文化,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tài)度;保護本民族的文化,尊重保護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我們要有全球意識、開放胸懷、崇高精神2、搭起文化的橋梁:對于外來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與第一框聯(lián)系,尊重文化多樣性,要強調(diào)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確面對文化差異的態(tài)度和做法二、教師小黑板出示討論題,學生思考后交流1、對《小雪與Mary》的故事( P61 )的提出三個問題討論。2、比利時的交通文明說明了什么?3、讀P62的相關鏈接,梁思成的建議對我們有什么啟示?4、你能感受外來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嗎?舉例說明。對此你有什么看法?5、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做一名友好往來的使者?1、學生展示預習內(nèi)容,教師評價歸納教師小黑板出示討論題小組單位交流展示探究 重點分析(一)我們面臨的新課題,擁有開放的胸懷(1)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yōu)點,使學生懂得:面對不同的文化,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tài)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尤其要學習、借鑒其他國家文化的長處。為了強化學習其他文化長處這一點,教材安排了《歐洲汽車文明》的材料,使學生在感性上認識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優(yōu)秀文化。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材料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情景進行討論。這對于開闊學生視野、理智地對待別人的長處、擁有開放的胸懷具有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補充“日本645年的大化改新”的資料,因為日本的大化改新正是學習我國唐朝的先進文化、律令制度,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結(jié)果,從630年起的200多年間,為了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實際到達的有13次。這對日本后來的發(fā)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使學生真正理解:我們搞對外開放,從文化的視角看,就是基于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學習別國長處,用來發(fā)展自己。(2)珍惜、愛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在二戰(zhàn)期間保護日本名城奈良的故事。( P62 )以此說明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世界的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正是由于不同文化有其特有的價值,所以要保護有益的文化,包括保護外國的文化。只有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保護,世界才會更精彩。這就是我們,面對文化多元化應取的態(tài)度,即“開放的胸懷”。(二)搭起文化的橋梁課前學生分組收集有關對我們的生活具有一定影響“外來文化”,在課堂中展示。并討論分析三個問題:1.你所展示的外來文化是什么?有哪些特點?2.這些文化對你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3.你是怎樣對待這些外來文化的? 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進一步探討與交流“如何評價我們現(xiàn)在面對外來文化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尤其是對學生產(chǎn)生較大影響的一些外來文化,如:哈韓、哈日現(xiàn)象等要深入探究。使學生能比較客觀評價“哈日族”與“哈韓族”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不能迷失了自我。而要批判地繼承,更要了解并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教師可事先引導學生采訪一些人群,談談對“哈日族”、“哈韓族”的了解和評價,教師可適當補充一些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得出對外來文化應持的正確態(tài)度。讓學生理解民族魂是我們的根。弘揚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情。引導學生思考課文最后兩小節(jié)講了什么?能理解嗎? (1)師生緊扣《小雪與Mary》的故事,回答問題,師生歸納(2)師生舉例分析,對我們有什么借鑒?(3)教師舉例,讓學生理解學習別國長處,用來發(fā)展自己的道理(4)生討論師歸納(5)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相互評價,教師激勵學生參與交流,教師評價歸納(6)教師提問題,生交流解答,師歸納總結(jié)(7)生自主學習,質(zhì)疑。檢測反饋 (四)當堂檢測題:問答題:面對不同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對外來文化應該持何種態(tài)度?如何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3.作為一個中學生如何面對文化差異,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中去?(對外交往的原則和方法)閱讀課本材料回答題:閱讀P64中國小留學生來自異鄉(xiāng)的電子郵件,完成思考題:(1)這個小留學生為什么會遭遇困境?(2)對解決他的麻煩,你有什么好建議嗎?(3)抱著什么心態(tài)可以提高我們應對這些問題的能力? 檢測點評,對學困生加強個別輔導。課堂評價小結(jié)課后作業(yè) 背誦本課知識點。課后認真復習,不懂的問題寫在自己的本子上,質(zhì)疑解決。按要求預習第六課第一框。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