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闡明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2)歸納概括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和特點,闡明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2、能力目標(1)通過氨基酸結構通式的推導,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2)通過獲取形象的圖文信息,培養學生分析處理資料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闡明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認同蛋白質與人體營養、健康等關系密切。教學重點:(1)蛋白質的功能。(2)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結構通式。教學難點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結構通式。教學設計思路:問題情境引入,觀看視頻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結合課本圖片,總結歸納蛋白質的功能,畫出概念圖學生構建甘氨酸的球棍模型。比較思考討論中氨基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總結氨基酸的結構特點、結構通式,元素組成,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創設情境:播放醫院外科醫生給病人手術的視頻,這種縫合線手術后一段時間可以被人體吸收,避免了拆線的痛苦。提問:這種縫合線是用什么制作的?蛋白質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嗎?蛋白質在人體中有什么功能?氨基酸又具有怎樣的結構?這是咱們這節課要學習主要內容。 觀看視頻,思考回顧初中所學習的知識,回答問題 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縫合線的吸收推理蛋白質的分解一、蛋白質的功能 同學們你在生活中接觸過哪些蛋白質?細胞中有哪些蛋白質?有什么作用?蛋白質還有哪些功能呢?布置任務:閱讀教材P28—29內容,劃出蛋白質的功能及對應的例子。1分鐘時間記憶,根據圖片中的蛋白質說出蛋白質的功能。五大功能可以說蛋白質的功能具有多樣性。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所以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結合圖片內容劃出蛋白質的功能及對應的例子并記憶在筆記本上完成蛋白質功能的知識網絡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訓練學生歸納概括的科學思維蛋白質功能為什么如此強大?與其結構是分不開的。蛋白質是由什么組成的?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也就是說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展示甘氨酸的結構式,通過球棍模型講解:中間一個碳原子,碳周圍的四條短線我們稱為化學鍵,上下左右連著四個結構,左邊的結構稱為氨基,右邊的結構稱為羧基。展示球棍模型書寫氨基和羧基。布置任務:組裝甘氨酸的模型。學生展示并講解??凑n本29頁,這四種氨基酸的結構,找出氨基酸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并構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問題1:用方框圈出4種氨基酸的共同點?問題2:用圓圈圈出氨基酸的不同點。問題3:用一個結構通式將這四種氨基酸表示出來總結氨基酸的結構特點,讓學生讀兩遍,背一遍,并點出結構特點是判斷一種化合物是否是氨基酸的依據。書寫結構通式,看結構通式讓學生找出氨基酸的組成元素。展示半胱氨酸的結構式,指出有的氨基酸R基有S元素再次展示氨基酸的球棍模型,把R基-H換成甲基,指出氨基酸具有一定的立體空間結構,碳周圍的四個基團從不同的角度看位置是不同的,這是一種習慣寫法。看課本30頁第一段內容,找出氨基酸分為哪兩類?根據什么進行的分類?人體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是什么氨基酸?一種蛋白質一定含有21種氨基酸嗎?所以大家吃飯是時候不能挑食、偏食,否則就會缺乏必需氨基酸,影響人體健康。 學生將氨基和羧基的結構式記在筆記本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裝甘氨基分子的物理模型,展示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利用問題引領學生總結氨基酸結構通式和特點書寫氨基酸結構通式,記憶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偨Y元素組成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學生缺乏有機化學的知識,通過直接講授,讓學生充分理解甘氨酸的結構。通過甘氨酸的模型建構讓學生理解氨基酸的結構。通過展示交流等過程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之一——模型建構,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學生通過結構通式總結元素組成,更直觀指導學生氨基酸結構通式中不同基團的位置書寫引導學生吃飯時不能挑食偏食,引導學生健康生活。課堂小結課后練習 講解習題,歸納方法 學生總結本節學習內容,完成課堂檢測題 講練結合,夯實基礎進入人體的蛋白質要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那氨基酸怎樣才能轉化成人體的蛋白質?我們下節課一起學習。 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板書設計: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1、蛋白質功能2、氨基酸 結構特點結構通式元素組成分類作業布置:完成《學案》上的課后鞏固練習教學反思:1、課前準備充分:通過部分學生調研,及翻看初中課本,了解學生對于初中所學蛋白質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球棍模型及課堂學案。2、創設情境,通過播放醫院外科醫生給病人手術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縫合線的吸收推理蛋白質的分解。3、蛋白質的功能部分內容相對簡單,主要是讓學生看課本自己劃出蛋白質功能及其相關例子并記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訓練學生歸納、概括的科學思維。4、氨基酸的結構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采用由簡到難,層層遞進的方法來突破。首先講解了甘氨酸的結構式,主要是由于學生缺乏有機化學的知識,通過直接講授,模型展示讓學生充分理解氨基酸的結構。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裝甘氨酸的模型。學生展示并講解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增加了學生對氨基酸結構的認識。再利用課本思考討論,探究氨基酸的機構特點和通式。這部分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在思考中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在交流中提升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表達中鍛煉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最后通過練習夯實基礎。5、從必需氨基酸引導學生吃飯時不能挑食偏食,引導學生健康生活。不足之處:1.沒能找到病人手術后拆線痛苦的視頻,如果找到對比視頻,會更生動。2.不能進一步放手,老師講的還是偏多。今后教學中,還有待于不斷完善。課堂小結、鞏固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