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導學案一、教學目標近代中國新式教育的發展史實;近代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及影響;中國近代文學、藝術取得的成就及代表人物二、重難點11、重點:近代教育發展史實及影響2、難點:如何結合歷史背景分析中國近代文學藝術取得的成就?三、課前預習(學生自主學習)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模塊一1、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1)興辦新式學堂①洋務運動時期:②甲午中日戰爭后:③百日維新期間:(2)廢除科舉制時間:(3)革新學制:2、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影響:模塊二1、近代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1)創辦報刊雜志:(2)出版機構的創辦:模塊三1、文學成就:模塊四1、美術成就:模塊五1、音樂成就:模塊六1、電影成就:參考答案模塊一1、(1)①京師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②北洋西學堂(在天津)、南洋公學(在上海)③京師大學堂(2)1905年(3)廢除科舉制的同時,清政府還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2、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模塊二1、(1)1872年外國人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2)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模塊三1、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等模塊四1、齊白石擅繪花鳥草蟲;徐悲鴻熟悉中西畫法,代表作品有《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模塊五1、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等名曲,田漢給《義勇軍進行曲》作詞,冼星海創作《黃河大合唱》模塊六1、電影拍攝:中國自已拍攝的第-部無聲電影是《定軍山》,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著名音影:趙丹、周璇等電影明星,為人們留下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漁光曲>等經典影片四、鞏固提升練習一、選擇題1.北京大學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為振興中華起到過重大作用。下列說法與北京大學的歷史相符的有( )①前身是京師大學堂 ②是洋務運動的成果之一③是戊戌變法期間創辦的新式學堂 ④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右圖借一則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表達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堅忍不拔、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堅定信念。其作者是( )A.張大千B.冼星海C.齊白石D.徐悲鴻3.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帶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創作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激發中國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義勇軍進行曲》 ②《國際歌》 ③《黃河大合唱》 ④《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①③④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學校以四書五經為教材,國家通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這樣舊式學堂與科舉考試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越來越不適應近代中國的需要,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西方、改革教育。材料二 欲補時艱,必自推廣學校始。而欲推廣學校,必自停科舉始。(1)材料一清朝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西方、改革教育是從什么事件后開始的?清政府在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時期是如何改革教育的?(2)材料二中提到的“停科舉”是在哪一年?【能力提升】1.清政府決定廢除科舉考試時,在保守派、洋務派、清朝貴族、漢族讀書人之間“竟然沒有太大的分歧”。這表明( )A.學子已經不愿意再參加科舉考試B.科舉考試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C.科舉考試遭到列強的強烈反對D.清政府已經無力支付考試費用2.同學們經常查閱的《新華字典》等工具書,相當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國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出版的。這一機構是( )A.京師同文館B.《申報》報社C.《民報》報社D.商務印書館3.毛澤東曾說:“他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對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革命文學家、現代雜文的開拓者的評價。“他”是( )A.魏源B.嚴復C.魯迅D.徐悲鴻4.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心聲。20世紀三四十年代《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廣為傳唱,它們反映的時代心聲是( )A.自強求富B.民主科學C.和平建國D.抗日救亡5.下列各項搭配中,正確的是( )①嚴復——《狂人日記》 ②老舍——《駱駝祥子》③巴金——《家》 ④徐悲鴻——《愚公移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讀圖,回答問題。(1)結合圖片信息,分別寫出這兩位文學藝術家的名字及其作品一部。①文壇斗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國歌功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除圖中兩位文學藝術家外,請你再搜集兩位同一時期的文學藝術家,并分別說出其代表作品。(3)特定的歷史時代,使這些文學藝術家們擁有了一個神圣的使命,這個神圣使命是什么?(4)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哪些優秀品質?【基礎達標】1.C 本題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的能力。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實業”“狀元”等,可知“他”指張謇。2.C 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3.D 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狀況的了解和認識。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和發展都受到封建主義的阻礙,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4.C【能力提升】1.B2.C 通過題干中的關鍵信息“1914年”“要求所有公共機關的日用消耗品一律專購國貨”等,可以看出政府重視發展工商業,倡導使用國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因此該政府應為民國政府,故選C。3.B 本題屬于讀圖選擇題,解題的關鍵在于能夠正確識讀圖片中的有效信息。根據圖片信息可知:小農經濟、封建制度均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而民族工業發展的最大阻力是封建制度。4.B 5.C6.(1)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人紛紛在華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一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2)一戰后,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國內出現了軍閥混戰局面。(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企業沒有廣闊前途,“實業救國”道路行不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