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一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加深對我國對外開放這一基本國策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對這一基本國策的高度認同。科學精神: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法治意識:遵守世貿規則。公共參與: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為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多貢獻。二學習重難點【重點】通過了解入世過程和入世帶來的變化,辯證認識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樹立正確的全球義利觀,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難點】引導學生雙向認識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關系,即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貢獻者,是推動者也是負責任的大國,是行動派。三課前預習1.我國緊緊抓住 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 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 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2.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__________。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__________,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3.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1)_________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數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2)為其他___________提供了有益啟示。(3)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_________。4.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__________,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中國堅持建設__________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5.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1)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_________體制,反對___________。(2)積極參與_________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_________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3)中國堅持建設_________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_________,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_________。四自我檢測1.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RCEP的生效與實施,將極大地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彌合疫情對東亞產業鏈的沖擊,也將為多邊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樹立樣板,為疫后的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的動力。該協定簽署帶來影響的正確傳導路徑是( )①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②削減區域貿易壁壘③促進世界經濟的復蘇④降低企業貿易成本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2.虎年伊始,伴隨鄂爾多斯、揚州、馬鞍山等27張“新面孔”上榜,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有132個??缇畴娚叹C合試驗區實行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無票免稅”政策、通關便利化政策,放寬進口監管,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積極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進口……下列關于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的發展對全球經濟影響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①貿易成本降低 ②關稅水平降低 ③進出口貿易增加 ④全球經濟增添活力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3.糧食安全對于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而言,關系重大。2021年,中國糧食進口量再創新高,"大進小出",食物自給率持續下降,而我國糧食需求處于結構性增長階段,個別糧食品種缺口較大。特別是近期,受俄烏戰爭、新冠疫情等影響,國際糧價持續上漲。為應對國際糧價上漲,我國應( )①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實現各類糧食自給自足②立足資源稟賦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優先發展糧食生產③強化政府經濟監管職能,保證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④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綜合國力邁上一個大臺階。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制造業大國和貨物貿易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源和穩定之錨。這表明我國改革開放( )①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是我國立國之本和政治基石②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道路、中國智慧、中國方案③是決定中華民族從大步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的關鍵一招④為全球經濟發展開辟了廣闊市場,提供無限機遇和可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演講,他指出,中國有14億多人口和4億以上中等收入群體,每年進口商品和服務約2.5萬億美元,市場規模巨大。中國將更加注重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中國將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有序擴大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材料表明我國( )①堅定不移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②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③堅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場機遇④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下圖是我國入世后相關經濟信息。由圖可知( )①世界貿易組織始終致力于推動國際關系朝著協調、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②中國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有利于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③中國創新對外投資方式,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和產業鏈的分工與合作④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為世界共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大豆“奇遇記”。我是一粒豆豆,2017年美國生產“我”的成本為每噸2246.3元,中國則為4776.1元,2018年,美國對自中國進口340億美元商品實施加征25%關稅的懲罰措施,作為反擊,中國也對同等規模美國商品加征了25%的進口關稅,中美貿易摩擦,“我”夾在中間很為難;加征關稅前,中國大豆進口關稅僅為3%,加征25%關稅后,美豆進口的稅后價每噸上漲了700-900元。2022年數據截止到6月,美豆對中國出口銷售總量同比減少14.5%。據此可以推斷出( )A.美豆對華出口出現斷崖式下降,國內價格大幅上漲B.美國豆農、出口商等對美國加征關稅均持樂觀態度C.中美加征關稅不利于發揮比較優勢和兩國合作共贏D.中國有生產大豆的比較優勢,國內就可以自給自足8.近年來,中國創新發展外溢效應顯著。在肯尼亞,中國支持建設的國家光纖骨干網項目推動當地信息通訊產業跨越式發展;在孟加拉國,政府技術網絡三期項目大幅促進當地高速網絡延伸;在東盟、西亞、非洲等地區,基于北斗系統的土地測繪、精準農業、智慧港口等已成功實施……這表明,中國( )①遵循世界各國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以科技創新增進世界福祉②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進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建設③成功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優勢日益顯著④堅持正確義利觀,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享發展機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1年9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主要亮點:一是展示數字化發展的全球新趨勢;二是突出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特點;三是充分體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辦展新理念;四是打造服務業開放合作的國際新平臺。材料體現了( )①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對外依存度增加②我國發展與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③我國致力于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可持續發展④我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助力世界經濟增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1年11月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示的豐碩成果和諸多亮點(部分)如下圖所示:由此,可以推斷( )①我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②進博會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為參展國提供了經貿合作的廣闊平臺③我國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了以技術、品牌為核心的出口競爭優勢④進博會妥善處理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產業帶來的沖擊,使全球發展更加均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印度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橡膠助劑作出反傾銷裁決,決定對涉案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征稅額為213.82美元/噸。印度的這一做法( )①不符合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 ②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③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④影響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三課前預習1.經濟全球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放型經濟2. 推動力 聯動發展3.(1)改革開放(2)發展中國家(3)機遇4. 多邊貿易機制 規則制定 開放型5.(1) 多邊貿易 貿易保護主義(2) 全球經濟 協商(3) 開放型 新動力 包容四自我檢測1.D2.C3.D4.D5.C6.D7.C8.C9.C10.A11.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