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二:方向決定道路 道路決定命運·導學案【教材導學/記憶提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 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 偉大旗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 。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 的信念,對 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探究分享】1.結合課本探究一的材料談談今天的中國為什么能夠實現孫中山當年提出的建設藍圖? 2.結合課本探究二內容談談對“各國的發展道路應由人民選擇”的理解?【預習檢測】1.民族資產階級為救國救民長期探索努力但終歸失敗,主要是因為( D ) A.資產階級不注重發動群眾來參加政治運動 B.資產階級缺乏反帝的勇氣和決心 C.資產階級沒有與無產階級并肩作戰 D.資本主義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行不通 2.“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因為改革開放是( D ) A.我國的立國之本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保證 C.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D.強國之路、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思維發散:自己疑惑的或希望老師解答的問題】1.預習過程中不理解的概念或詞匯(比如:社會主義革命) 2.預習過程中不理解的教材內容(比如:第幾頁+第幾段+第幾行) 3.預習過程中你所想到的問題【課堂筆記】【課后作業】1.流行語是一定時期社會現實的反映,深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語中反映了過渡時期史實的是( ) ①“國際化”“一帶一路” ②“工業化”“三大改造” ③“現代化”“社會主義” ④“合作社”“公私合營”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①:“一帶一路”是2013年以后提出的,不符合題意,①錯誤。②④:過渡時期提出“一化三改”,可知“工業化”“三大改造”、“合作社”“公私合營”反映了過渡時期史實,②④符合題意③:“現代化”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提出,不屬于過渡時期的史實,③不符合題題。故本題選C。 2.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講到,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某高中擬舉辦傳承紅船精神系列活動,這樣做旨在( ) ①回顧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歷程 ②感悟中國共產黨誕生是中國社會的大事件 ③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帆風順的 ④確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的正確選擇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②④:某高中擬舉辦傳承紅船精神系列活動,這樣做旨在感悟中國共產黨誕生是中國社會的大事件,確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的正確選擇,堅信新時代弘揚“紅船精神”,能夠振奮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能激勵和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一切困難,不斷奪取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勝利,②④符合題意。①:某高中擬舉辦傳承紅船精神系列活動,這樣做旨在體驗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和弘揚“紅船精神”的意義,不涉及回顧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歷程,①與題意不符。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不是一帆風順的,③錯誤。故本題選C。 3.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以下屬于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是( ) ①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②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 ③積極推動伊核會談,推動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 ④舉辦進口博覽會 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①: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給世界帶來了希望,①正確。②: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②正確。③:積極推動伊核會談,推動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③正確。④:舉辦進口博覽會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屬于中國智慧、中國方案,④正確。故本題選D。 4.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鮮明展示了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新發展,表達了與世界人民攜手共抗疫情,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盡快復蘇的信念。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這告訴我們( ) ①一定要堅定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信念 ②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曲折的歷史過程 ③一定要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④資本主義的日趨沒落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①③:依題意知,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強調我國攜手各國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盡快復蘇的信念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成功的偉大。說明我們一定要堅定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信念,一定要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才能取得成功。①③正確。②④:材料沒有反映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曲折的歷史過程和資本主義的日趨沒落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②④與題意無關。故本題選B。 5.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時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以下解釋最準確的是 A.士兵們沒有吃早飯的習慣 B.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C.怕走錯方向,繞遠了 D.對當時的紅軍來說,吃飯不重要 【解析】B。伙夫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強調行進方向的重要性,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旗幟就是方向,方向錯了,就會南轅北轍、人心渙散,B符合題意。ACD:對當時的紅軍來說,不是吃飯不重要,而是旗幟問題、方向問題更重要,方向錯了不只是繞遠了,而是會葬送革命,ACD理解錯誤。故本題選B。 6.2019年4月,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本著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希望同各方一道,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讓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更好造福各國人民。這體現了我國在大國外交中注重 A.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B.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C.承擔大國責任 D.抵制大國強權政治 【解析】A。本題考查我國的大國外交。A:要本著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希望同各方一道,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讓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更好造福各國人民,這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符合題意。BC:材料的主旨不是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不是我國承擔大國責任,BC排除。D:材料未涉及抵制大國強權政治,D排除。 7.自信,這是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留給世界的極為突出的印象。黨的十九大報告傳遞出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和中國未來前景的樂觀判斷,展示了對中國在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高度自信。下列分析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中國的自信來自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 ②中國已經走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躍升為世界強國 ③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擔當了領導者的角色 ④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正越來越為國際社會所公認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本題考查中國自信。①④:材料闡釋的是中國自信,而中國的自信來自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中國愈發自信也說明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正越來越為國際社會所公認,①④符合題意。②: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沒有成為為世界強國,②錯誤。③:中國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但中國不擔當領導者,③錯誤。故本題選B。 8.走過千山萬水,中國早已經氣象一新,但前路依然不平坦,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必須打贏;全面深化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補短板的任務艱巨繁重。國際上,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貿易霸凌主義。為此我們應該 ①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 ③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④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①②③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維護國際利益和主權都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①②③④正確。ABC:三項均有遺漏,ABC排除。故本題選D。 9.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 的信仰,對 的信念,對實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C.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解析】C。本題考查改革開放。C: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C正確。ABD:三項均錯誤,ABD排除。 10.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習近平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這告訴我們( ) ①回看走過的路,各國都要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實際相結合 ②比較別人的路,我們必須立足他國發展模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③遠眺前行的路,要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④中國事情要按照中國特點和實際來辦,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正確之道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①:并非所有國家都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①錯誤。②:我們應立足中國特色,借鑒他國發展經驗,②錯誤。③④:走好中國道路,要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按照中國特點和實際來辦中國事情,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11.堅持正確的發展道路,是關系根本、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2019年“兩會”多次提到,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由之路 ②是實現人類最高理想必由之路 ③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 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A。①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由之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①③符合題意。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但不是實現人類最高理想必由之路,②錯誤。④:只有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才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錯誤。故本題選A。 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64年12月21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提出:“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材料二 1987年12月21日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其中第三步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的認識。 【答案】 ①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雄厚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②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部署,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完成之后我們黨新的奮斗日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總體戰略的繼續和深入;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在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之后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們黨適應我國發展實際作出的必然選擇,對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13.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全體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但是,我們還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請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分析新時代我們應如何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答案】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必須堅持正確的道路;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我國應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為改革開放提供行動指南。;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推進改革開放提供根本制度保障;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能為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