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人教生物必修1第5章主題歸納·能力提升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及曲線分析&細胞呼吸&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主題一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及曲線分析 【典例示范】將蘿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提取液分別加入pH為3~9的盛有等量H2O2溶液的幾支試管中,保持30 ℃的溫度(過氧化氫酶的最適溫度為37 ℃),結果如圖中B曲線所示。改變溫度為15 ℃后重復上述實驗,得到曲線A。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改變溫度導致酶的最適酸堿度發生改變B.曲線A的酶活性可以恢復到曲線B的酶活性水平C.從圖中可見pH為7時該酶活性最高D.蘿卜提取液中含有過氧化氫酶【解析】選A。從圖中曲線可知,30 ℃與15 ℃時,曲線最高點所對應的pH相同,說明最適pH不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A錯誤;低溫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故適當提高溫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B正確;當pH=7時,單位時間產生O2量最多,故酶的活性也最高,C正確;根據題意可知,蘿卜提取液中含有過氧化氫酶,D正確。1.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1)低于最適溫度:酶活性較弱,適當升溫,酶活性升高(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2)高于最適溫度: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從而導致酶活性降低甚至變性失活,此時再降低溫度,酶活性不變(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2.pH對酶活性的影響:低于或高于最適pH時:酶的空間結構都會被破壞,從而導致酶活性降低甚至變性失活,此時升高或降低pH,酶活性不變(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3.溫度和pH對酶活性的綜合影響:在不同溫度下,酶的最適pH相同(選填“相同”或“不同”),在不同pH下,酶的最適溫度相同(選填“相同”或“不同”)。 為了研究溫度對某種酶活性的影響,設置三個實驗組:A組(20 ℃)、B組(40 ℃)和C組(60 ℃)。測定各組在不同反應時間內的產物濃度(其他條件相同),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三個溫度條件下,該酶活性最高的是 組。 (2)在時間t1之前,如果A組溫度提高10 ℃,那么A組酶催化反應的速度會 。 (3)如果在時間t2時,向C組反應體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那么在t3時,C組產物總量 ,原因是 。 (4)生物體內酶的化學本質是 ,其特性有 (答出兩點即可)。 【解析】(1)根據圖示,溫度為40 ℃時(B組)產物濃度最早達到最大值,說明該溫度下酶促反應速率最快,酶活性最高。(2)在t1之前將A組溫度提高10 ℃,A組酶活性升高,A組酶催化反應的速度會加快。(3)C組溫度為60 ℃,據圖分析,C組實驗條件下,在時間t2時,產物量不再增加,且產物量小于A組和B組,說明在時間t2時,C組酶已失活,此時向C組反應體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C組產物總量不變。(4)生物體內大多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少數酶的化學本質是RNA;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較溫和等特點。答案:(1)B (2)加快(3)不變 60 ℃條件下,t2時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應產物總量也不會增加(4)蛋白質或RNA 高效性和專一性 主題二 細胞呼吸 【典例示范】如圖表示生物體內細胞呼吸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②過程既有水參與,又有水產生B.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不可能發生①→③的過程C.①②③過程中都需要酶參與,都有能量釋放D.在劇烈運動中,人體細胞主要通過③過程獲得能量【解析】選A。由圖可知②過程包括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第二階段有水的參與,第三階段有水的生成,A正確;如果是玉米種子,則在種子萌發過程中就可能發生①→③的過程,B錯誤;無氧呼吸第二階段(③)無能量的釋放,C錯誤;在劇烈運動中,人體細胞主要通過①②過程獲得能量,③過程不釋放能量,D錯誤。1.細胞呼吸中的物質線:(1)葡萄糖。葡萄糖→丙酮酸(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2)H2O:只參與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只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產生。(3)[H]:有氧呼吸第一和二階段產生的[H]用于第三階段與O2結合產生H2O,無氧呼吸第一階段產生的[H]用于第二階段將丙酮酸還原為乳酸或酒精和CO2。(4)O2的利用和CO2的釋放。①O2的利用:有氧呼吸第三階段。②CO2的釋放:有氧呼吸第二階段,進行酒精發酵的第二階段。2.細胞呼吸中的能量線:(1)有氧呼吸:三個階段均釋放能量,合成ATP,但第三階段釋放能量和合成ATP最多。(2)無氧呼吸:只有第一階段釋放能量,生成少量ATP。(大量能量儲存在酒精或乳酸中)。1.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真核細胞有線粒體也可以進行無氧呼吸B.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C.所有的活細胞都要進行細胞呼吸D.只有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才能產生ATP【解析】選D。真核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可以進行無氧呼吸,A正確;部分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如藍細菌、醋酸菌、硝化細菌等,B正確;細胞呼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因此所有的活細胞都要進行細胞呼吸,C正確;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及無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都能產生ATP,D錯誤。2.如圖表示酵母菌呼吸過程中碳原子轉移的大致路徑,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C6H12O6丙酮酸CO2A.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①過程發生的場所不同B.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催化②過程的酶不同C.若圖中②過程發生在線粒體中,則②過程釋放大量的能量D.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圖中①②過程均有ATP生成【解析】選B。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①過程發生的場所相同,都是細胞質基質,A錯誤;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催化②過程的酶不同,前者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后者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B正確;若圖中②過程發生在線粒體中,則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階段,釋放少量能量,C錯誤;在有氧條件下,圖中①②過程均有ATP生成,但無氧條件下②過程不能生成ATP,D錯誤。 主題三 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典例示范】(2017·全國卷Ⅱ)如圖是表示某植物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質依次是 、 、 、 ,[H]代表的物質主要是 。 (2)B代表一種反應過程,C代表細胞質基質,D代表線粒體,則ATP合成發生在A過程,還發生在 (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轉化成酒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 【解析】(1)據題圖分析可知,①為水光解的產物之一,應為O2;②為NADPH還原C3后的產物,應為NADP+;③為ATP的水解產物,應為ADP和Pi;④為CO2固定的反應物,應為C5;[H]所表示的物質主要為還原型輔酶Ⅰ,即NADH。(2)題圖中A過程為光反應,B過程為暗反應,ATP合成發生在A過程;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有氧呼吸第一階段,線粒體內進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這三個階段都有ATP的合成。(3)在無氧條件下,植物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第一階段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第二階段丙酮酸分解為酒精和CO2。答案:(1)O2 NADP+ ADP+Pi C5 NADH(或答:還原型輔酶Ⅰ)(2)C和D (3)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1.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辨析:(1)從有機物合成和利用方面分析:分解有機物(葡萄糖)→細胞呼吸 ;合成有機物(葡萄糖)→光合作用。(2)從O2和CO2釋放和利用方面分析:2.光合作用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1)物質變化:水分解產生NADPH和 O2,ADP和Pi生成ATP,C5和CO2生成C3,C3被還原生成(CH2O)和C5。 (2)能量變化: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如圖所示為某綠色植物葉肉細胞內發生的物質代謝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⑤為反應過程,A~K為物質,a與b為結構。請據圖回答。(1)a中葉綠素主要吸收 光。 (2)葉肉細胞在③④⑤中產生能量最多的過程是 。 (3)若用含18O的水培養該植物(光等其他條件適宜), (填“能”或“不能”)在其葉肉細胞中檢測到含18O的糖類 簡單說出原因: 。 (4)說出溫度會影響b的生理過程的原因:① ; ② 。 【解析】(1)分析題圖可知,圖中a是葉綠體,其中含有的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2)圖中③是有氧呼吸第一階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階段,⑤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有氧呼吸過程中第三階段釋放的能量最多。(3)若用含18O的水培養該植物,則含18O的水作為原料先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含18O的二氧化碳,該二氧化碳再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含18O的糖類。(4)溫度對線粒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①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線粒體的生理過程;②溫度會影響膜的流動性從而影響物質的運輸,進而影響線粒體的生理過程。答案:(1)藍紫光和紅 (2)⑤(3)能 含18O的水作為原料先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含18O的二氧化碳,該二氧化碳再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放射性的糖類(4)①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b的生理過程②溫度會影響膜的流動性從而影響物質的運輸,進而影響b的生理過程PAGE- 8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