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2022-2023學年上學期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三十二):物體的內能【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2022-2023學年上學期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三十二):物體的內能【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內能
(一)內能的定義
(1)分子動能: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同一切運動著的物體一樣,運動著的分子也具有動能。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具有的動能越大。
(2)分子勢能:由于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之間也具有勢能。
(3)物體的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和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俗稱熱能,內能的單位是焦耳( J)。
(4)影響內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溫度、質量、狀態(tài)、種類等。如在其他因素相同時,溫度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在其他因素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內能越大;在其他因素相同時,物體的狀態(tài)不同,物體的內能可能不同;在其他因素相同時,物體的種類不同,物體的內能也可能不同。
(二)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
(1)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熱傳遞的條件: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存在溫度差。
②熱傳遞對物體的影響: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內能減少;溫度低的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③內能變化的量度:用熱量來量度內能的變化。熱量是指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
④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從高溫物體(或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傳遞到低溫物體(或同一物體的低溫部分)。
(2)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大量生活現象和實驗表明:外界對物體做功,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加。常見對物體做功四種方法如下:
壓縮體積(如:用打氣簡打氣)
摩擦生熱(如:鉆木取火)
鍛打物體(如:用鐵錘敲打鐵塊)
彎折物體 (如: 來回多次擰彎細鐵絲 )
②大量實驗表明,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會減少,如氣體體積膨脹
③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實質是其他形式的能與物體內能相互轉化的過程。對物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內能;物體對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內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可見,功可以用來量度內能改變的多少。
二、溫度、熱量、內能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溫度 熱量 內能
定義不同 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反映物體中大量分子 在熱傳遞過程中, 傳遞熱量的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多少 物體內所有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與勢能的總和
量的性質 狀態(tài)量 過程量 狀態(tài)量
表述 “降低”或“升高” “放出”或“吸收” “有”“具有”“改變”“增加”“減少”
單位 攝氏度(℃) 焦耳(J) 焦耳(J)
聯(lián)系 溫度的變化,可以改變一個物體的內能,,傳遞熱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體內能改變的多少。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它的內能將發(fā)生改變,但它的溫度不一定改變。如冰融化時要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卻保持在0℃不變。同樣,物體放出熱量時,溫度也不一定降低
三、比熱容和熱量的計算
(一)比熱容
(1)定義及單位: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用符號℃表示,單位為焦/(千克. ℃),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2)水的比熱容表示的物理意義意義:水的比熱容為4.2x103焦/(千克.℃ ),它的意義是質量為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x103焦。
(3)水的比熱容的特點和應用:一定質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溫度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較多,根據這特點, 我們用水作為降溫物質或用來取暖,用來降溫時,讓水吸收并帶走更多的熱量:用來取暖時,讓水放出更多的熱量。另一方面,由于水的比熱容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溫度升高(或降低)得小,故沿海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小,沿海地區(qū)冬暖夏涼等。
(二)熱量的計算公式
(1)吸熱公式: Q吸=cm( t-to)。
式中C表示物質的比熱容,m表示物體的質量,to表示物體加熱前的溫度,t表示物體加熱后的溫度,“t-to”表示升高的溫度,有時可用△to表示,此時吸熱公式可寫成Q吸=cm△to
(2)放熱公式:Q放=cm (to-t)。
式中c、m的含義不變,to表示物體放熱前的溫度,t表示物體放熱后的溫度,“to-t”表示降低的溫度,有時可用△to表示,此時放熱公式可寫成Q放=cm△to
(3)熱量計算的一般式: Q=cm△t △t表示溫度的變化量。
可見,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由物體的質量、物質的比熱容和物體溫度的變化量這三個量的乘積決定,跟物體溫度的高低無關。
Q吸與Q放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比熱容C的單位是焦/(千克.℃),質量m的單位是千克,溫度(t、t或△to)的單位是℃(攝氏度),熱量Q的單位是焦,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
(4)兩個溫度不同物體放在一起時,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若放出熱量沒有損失,全部被低溫物體吸收,最后兩物體溫度相同,稱為“達到熱平衡”。用公式表示為Q吸=Q放
四、熱機
(一)熱機的類型:蒸汽機、內燃機、燃氣輪機噴氣發(fā)動機等。
(二)熱機的特點:通過做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三)內燃機:燃料在機器汽缸內燃燒的熱機。汽油機和柴油機是兩種常見的內燃機。
(四)汽油機
(1)汽油機: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
(2)構造:如圖所示。
(3)汽油機在工作時,活塞在汽缸內往復運動。活塞從汽缸的一端運動到另端的過程叫做一個沖程。其工作過程如下表:
沖程名稱 吸氣沖程 壓縮沖程 做功沖程 排氣沖程
工作示意圖
進氣門開閉情況 打開 關閉 關閉 關閉
排氣門開閉情況 關閉 關閉 關閉 打開
活塞運動方向 向下 向上 向下 向上
沖程的作用 吸入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 壓縮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使其壓強增大、溫度升高。在壓縮沖程末,火花塞產生電火花,點燃燃料混合物 燃料混合物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燃氣,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帶動曲軸轉動,對外做功 排出廢氣
能的轉化 無能量轉化 機械能轉化成內能 汽油燃燒:化學能轉化成內能;燃氣推動活塞做功:內能轉化成機械能 無能量轉化
(4)工作過程分析:大多數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huán)都是由四個沖程組成的,分別是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曲軸和飛輪均轉動兩圈,對外做功1次。在四個沖程中,只有做功沖程是燃氣對外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其他三個沖程是輔助沖程,要靠安裝在曲軸上的飛輪的慣性來完成。
五、燃料的熱值
(一)定義: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二)單位:焦/千克,如木炭的熱值是3.4x107焦/千克,它表示1千克木炭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是3.4x107焦。
(三)能量轉化:燃料燃燒釋放熱量的過程,就是將貯存在燃料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
(四)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 它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不同燃料的熱值一般不同;與燃料的形狀質量、體積、是否完全燃燒均無關。
(五)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 Q放=mq。其中m代表燃料的質量,其單位為千克,q代表燃料的熱值,其單位為焦/千克,Q代表熱量,其單位為焦。
(六)燃料很難完全燃燒,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也不可能完全得到利用。因此,改善燃燒條件,使燃料盡可能完全燃燒,同時應盡可能減少各種熱損失,既可以節(jié)約燃料、提高效率,又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
例1、關于內能、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低的物體可能比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多 B.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內能增加,一定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D.物體溫度升高,它的熱量一定增加
例2、汽車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代汽車多數采用汽油機作為發(fā)動機,如圖所示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循環(huán)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沖程是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B.乙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丙沖程是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D.丁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例3、如圖所示,該玩具叫做愛情溫度計。這是一種裝有乙醚液體的玻璃瓶,瓶子分上下兩部分,中間由一段弧形玻璃細管連接。把熱的手捂在下面裝有液體的部位時,液體會順著瓶子里的玻璃細管噴涌向上,沸騰起來。松開手,液體就會流回底部。
(1)手握住時,手掌的熱量通過________(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乙醚的內能。
(2)乙醚沸騰時,導致玻璃瓶上部氣壓增大。松開手后,玻璃瓶上方乙醚蒸汽經__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
稱)又流回底部。
(3)乙醚的沸點約為34℃,比熱容為2.4×103J/ (kg·℃),將10g乙醚溶液從室溫20℃加熱到沸騰,需要吸收________ 的熱量。
例4、有一款太陽能熱水器,銘牌上的部分參數如表所示。將它安裝在陽光充足的水平臺面上,并裝滿水。
型號 JL8801A
水容量/L 80
自身質量/kg 50
(1)某地區(qū)(晴天)一天中接收的太陽能3.36×107J,接收的太陽能,如果由燃燒煤氣(熱值q=4.2×107J/kg)來獲得,則需要完全燃燒多少千克煤氣?
(2)裝滿的水質量是多少千克?
(3)若這一天中接收的太陽能有60%被熱水器中的水吸收,則可使初溫為20℃的水溫度升高到多少度 [c=4.2×103J/(kg·℃)]
1.小金測得甲、乙兩杯水的溫度分別是45℃和75℃,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杯中水的分子運動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運動劇烈
B.甲杯中水的內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內能小
C.乙杯中水的溫度降低,水的內能一定減少
D.乙杯中水的熱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熱量多
2.某同學測得甲、乙兩杯水的溫度分別是45℃和75℃,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杯水的分子運動一定比乙杯水的分子運動劇烈
B.乙杯水的熱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熱量多
C.乙杯水的溫度降低,水的內能一定減少
D.甲杯水的內能一定比乙杯水的內能小
3.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發(fā)射。如圖,火箭噴氣發(fā)動機是利用燃料在燃燒室中燃燒,燃氣向后高速噴出,從而獲得向前的動力。下列與火箭發(fā)動機燃燒室工作原理一致的沖程是(  )
A.B.C.D.
4.如圖是四沖程汽油機做功沖程的示意圖,汽油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在活塞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有關氣缸內氣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的溫度升高 B.氣體的內能減少 C.氣體的密度增大 D.氣體的壓強增大
5.下列圖示中,屬于內能轉化成機械能的是( )
A.壓縮點火 B.鉆木取火
C.做功沖程 D.切割磁感線
6.用燃氣灶燒水,燃燒0.5千克的煤氣,能使50千克的水從20℃升高到70℃(不計熱散失)。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焦/(千克·℃) ,煤氣的熱值為4.2×107焦/千克。求:
(1)0.5千克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2)水吸收的熱量。
(3)燃氣灶燒水的效率。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體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有關
B.熱傳遞中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
C.熱傳遞中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給內能小的物體
D.若外界沒有對物體做功時,同一物體,溫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
2.在如圖所示的“汽油機模型”實驗中,將少量的汽油噴入筒內,用軟木塞塞住筒口,搖動起電機,觀察到放電針放電,汽油燃燒,軟木塞被高溫高壓的氣體沖出。該實驗可模擬四沖程汽油機工作時的( )
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
3.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在兩物體溫度達到相同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冰塊 B.乙吸收熱量 C.甲內能增加 D.乙內能減少
4.光發(fā)動機是一種把光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主要結構如下圖所示。在太陽光照射下,化學反應室內密封著的氣態(tài)物質N2O4發(fā)生反應:N2O4光照O2+2NO,導致室內氣壓增大;在無光條件下,室內發(fā)生“逆向反應”,導致室內氣壓減小。當窗口有光射入時,活塞移動,該過程相當于下圖汽油機四個沖程中的( )
A. B. C. D.
5.如圖所示,吹足氣的氣球放手后,在空中飛行一段時間,氣球噴氣口溫度降低。如圖所示的熱機四沖程與上述能量轉化原理相同的是(  )
A.B. C. D.
6.如圖所示,在比較酒精和水比熱容大小的實驗中,用圖甲裝置對相同質量的酒精和水進行加熱,得到圖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同一盞酒精燈對兩個試管同時加熱是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熱量
B.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加熱相同時間,吸收熱量不同
C.從圖像可知水的比熱容比酒精的小
D.從圖像可知質量相同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相同
7.十八世紀,瓦特發(fā)明的冷凝器蒸汽機,推動了人類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如圖為利用瓦特蒸汽機提升物體的工作示意圖,蒸汽機的工作原理為:打開閥門 A、關閉閥門 B,高壓蒸汽進入汽缸,推動活塞上行。當活塞到達汽缸頂部時,關閉閥門A、打開閥門B,蒸汽進入冷凝器,汽缸內壓強減小,活塞下降。如此循環(huán)往復。
(1)蒸汽推動活塞上行過程中,能量轉化是________。
(2)蒸汽機活塞上行過程與汽油機的________沖程相似。
(3)蒸汽機工作時,汽缸內部壓強為 1.1×106帕,若活塞面積為0.1米2,則活塞受到蒸汽的壓力是多少?
(4)蒸汽機活塞往復運動,通過杠桿和定滑輪對重物做功。若物體質量為 200 千克,活塞每次上升高度為0.6米,則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機對物體做了多少有用功?假設活塞每分鐘向上運動100次,該蒸汽機對物體做有用功的功率為多少?
答案及解析
例1、【答案】A
【解析】內能是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內能的大小不僅與物體的溫度有關,還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狀態(tài)等因素有關,所以溫度低的物體可能比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多。故此題選A。
該題考查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內能是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溫度的高低影響分子運動平均快慢,對分子動能有影響。內能的大小不僅與物體的溫度有關,還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狀態(tài)等因素有關,所以溫度低的物體可能比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多。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在熔化時吸熱,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改變物體的內能有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從周圍吸熱,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物體能量的變化量,所以經常用“吸收”或“放出”來描述熱量,不能用“含有”或“具有”等詞來描述。
例2、【答案】A
【解析】A、甲圖中兩氣門都關閉,活塞上行,汽缸容積變小,是壓縮沖程,活塞壓縮氣缸內物質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A正確;B、乙圖中排氣門開啟,氣體流出汽缸,是排氣沖程,沒有能量的轉化,故B錯誤;C、丙圖中兩氣門都關閉,活塞下行,汽缸容積變大,是做功沖程,氣缸內高溫高壓氣體推動活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錯誤;D、丁圖中進氣門開啟,氣體流入汽缸,是吸氣沖程,沒有能量的轉化,故D錯誤。
例3、【答案】(1)熱傳遞(2)液化(3)336J
【解析】(1)改變內能的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本質是能量的轉化,而熱傳遞改變物
體內能的本質是能量的轉移。
(2)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液化;
(3)根據公式Q=cm△t計算吸收的熱量。
【解答】(1)手握住時,手掌的熱量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乙醚的內能。
(2)松開手后,玻璃瓶上方乙醚蒸汽經液化又流回底部。
(3)乙醚吸收的熱量:Q=cm△t=2.4×103J/ (kg·℃)×0.01kg×(34℃-20℃)=336J。
例4、
【答案】(1)需要完全燃燒煤氣的煤氣質量: ;
(2)裝滿的水的質量:;
(3)水一天中吸收的熱量Q'=ηQ=60%×3.36×107J= 2.016×107J,
由公式Q=cmΔt=cm(t-t0)得:
水升高到的溫度:。
【解析】(1)根據公式Q=qm進行計算;
(2)根據密度公式計算水的質量;
(3)根據熱水器的效率,利用公式Q=cmΔt完成計算。
1.【答案】C
【解析】(1)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的越劇烈;
(2)物質的內能與種類、質量、狀態(tài)和溫度等因素有關;
(3)溫度升高,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減低,物體的內能減少;
(4)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轉移的多少,因此不能說含有或具有熱量。
【解答】A.甲杯中水的溫度低,所以甲杯中水的分子運動一定比乙中水的分子運動不劇烈,故A錯誤;
B.水的內能與溫度和質量有關,不知道二者質量的大小,無法比較內能大小,故B錯誤;
C.乙杯中水的溫度降低,水的內能一定減少,故C正確;
D.水只能含有內能,不能含有熱量,因此無法比較,故D錯誤。
2.【答案】C
【解析】(1)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2)熱量是過程量,只能在熱傳遞的過程中談到,不能說“具有或含有”;
(3)溫度降低,內能減少;溫度升高,內能增大;
(4)根據內能的影響因素判斷。
【解答】A.乙杯水的溫度高,分子運動更劇烈,故A錯誤;
B.甲乙兩杯水具有的是內能,而不是熱量,故B錯誤;
C.甲溫度低,乙溫度高,二者接觸時,乙的溫度降低,內能減少,故C正確;
D.水的內能與質量、溫度等有關,甲溫度低,但是質量如果足夠大,那么它的內能可能大于乙,故D錯誤。
3.【解答】解:火箭的噴氣發(fā)動機工作時,燃料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經噴管向后高速噴出,從而獲得向前的動力,使火箭發(fā)射出去,燃料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然后再將內能轉化為火箭的機械能;
A、該圖中進氣門打開,活塞下行,為吸氣沖程,沒有能量的轉化,故A錯誤;
B、該圖中兩個氣門關閉,活塞上行,為壓縮沖程,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錯誤;
C、該圖中兩個氣門關閉,活塞下行,為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
D、該圖中排氣門打開,活塞上行,為排氣沖程,沒有能量的轉化,故D錯誤。
故選:C。
4.【答案】B
【解析】在活塞向下運動的過程中,燃氣的推動活塞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活塞的機械能,因此氣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故A錯誤,B正確;
活塞向下運動時,氣缸的容積增大,那么氣體的密度減小,壓強也減小,故C、D錯誤。
5.【答案】C
【解析】A.壓縮點火,通過壓縮的方式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A不合題意;
B.鉆木取火,通過摩擦的方式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不合題意;
C.做功沖程, 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符合題意;
D.切割磁感線時,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故D不合題意。
6.【答案】(1)煤氣燃燒放出的熱量Q=qm=4.2×107焦/千克×0.5千克=2.1×107焦;
(2)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水△t水=4.2×103焦/(千克·℃)×50千克×(70℃-20℃)=1.05×107J;
(3)燃氣灶的效率。
【解析】(1)根據Q=qm計算煤氣放出的熱量;
(2)根據Q吸=c水m水△t水計算水吸收的熱量;
(3)根據計算燃氣灶的效率。
1.【解答】解:A、由內能的定義可知,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所以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有關,故A正確;
B、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會增大,可能是物體溫度升高,也可能是物體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B正確;
C、發(fā)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存在溫度差,熱量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而不一定從內能大的物體傳給內能小的物體,故C錯誤。
D、由Q=cmΔt可知,同一物體,比熱容和質量是一定的,因此溫度下降的越多,放出的熱量就越多,故D正確;
故選:C。
2.【答案】C
【解析】四沖程汽油機的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據此分析判斷。汽油燃燒,生成高溫高壓的燃氣,燃氣推動軟木塞跳出,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這和四沖程內燃機的做功沖程相同,故C正確,而A、B、D錯誤。
3.【答案】B
【解析】①在熱傳遞的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②放出熱量,內能減少;吸收熱量,內能增大。
飲料原來的溫度高,放出熱量,降低溫度,因此甲是飲料;冰塊原來的溫度低,吸收熱量,升高溫度,因此乙是冰塊,故A錯誤;
乙是冰塊,吸收熱量,故B正確;
甲是飲料,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故C錯誤;
乙吸收熱量,內能增多,故D錯誤。
4.【答案】A
【解析】當窗口有光射入時,化學反應室內氣壓增大,推動活塞做功向外移動,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火花塞點火,為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A符合題意;
B.進氣門打開,為吸氣沖程,沒有能量轉化,故B不合題意;
C.排氣門打開,為排氣沖程,沒有能量轉化,故C不合題意;
D.兩個氣門關閉,活塞向上運動,為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5.【解答】解:A圖兩氣閥關閉,活塞向上運動為壓縮沖程,該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B排氣閥打開為排氣沖程;C圖兩氣閥關閉,活塞向下移動為做功沖程,該沖程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D圖進氣閥打開為吸氣沖程;
吹足氣的氣球放手后,氣球內的氣體對外做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相當于熱機的做功沖程,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6.【答案】A
【解析】A、用同一盞酒精燈對兩個試管同時加熱是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熱量,說法正確;B、質量相同的不同種物質,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熱量相同,故B說法錯誤;C、從圖線可知水的吸熱能力比酒精強,故水的比熱容比酒精大,故C說法錯誤;D、從圖線可知質量相同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故D說法錯誤;故選:A
7.【答案】(1)內能→機械能
(2)做功
(3)F=pS=1.1×106 Pa×0.1m2 =1.1×105 N
(4)h物= 1/2 ×0.6m=0.3m
W有 =G物h物= m物gh物 =200kg ×10N/kg ×0.3m = 600J
P有= = =1000 W
【解析】(1)根據能量轉化的知識解答;
(2)汽油機的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3)根據公式F=pS計算活塞受到的蒸汽壓力;
(4)首先根據相似三角形原理計算出物體上升的高度,然后根據W=Gh計算蒸汽機對物體做的功;再根據計算蒸汽機對物體做功的功率。
【解答】(1) 蒸汽推動活塞上行過程中,能量轉化是內能→機械能 ;
(2)蒸汽機活塞上行過程與汽油機的做功沖程相似。
(3) 活塞受到蒸汽的壓力是: F=pS=1.1×106 Pa×0.1m2 =1.1×105 N ;
(4)根據圖片可知,根據相似三角形原理得到:;
即:;
解得:;
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機對物體做了功: W有 =G物h物= m物gh物 =200kg ×10N/kg ×0.3m = 600J ;
蒸汽機對物體做功的功率: 。
2022-2023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三十二)
物體的內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梓潼县| 呼图壁县| 金门县| 彭山县| 洛宁县| 乌拉特后旗| 铁岭市| 屯门区| 克拉玛依市| 仲巴县| 青冈县| 平安县| 子洲县| 平南县| 安徽省| 探索| 稷山县| 西林县| 临沧市| 昌黎县| 松滋市| 神农架林区| 金华市| 普兰县| 北碚区| 简阳市| 海城市| 武山县| 石泉县| 枣庄市| 涞水县| 巨野县| 本溪| 黎川县| 湘西| 桑日县| 鄂尔多斯市| 通城县| 夹江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