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了解新時代中國外交實踐,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培養政治認同。2.科學精神:結合我國外交政策的發展歷程,理解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內容,樹立科學精神。3.公共參與:積極推進國際社會合作共贏,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正確看待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二學習重難點1、重點: 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場、基本目標、基本準則,2、難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三課前預習11.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充分說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__________,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12.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一個完整的__________,以“十個堅持"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獨特風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__________。這一理念弘揚了中華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傳統精神,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這一理念超越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站在全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審視國與國關系,展現了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13.黨的__________以后,我國外交政策的調整。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黨中央對我國外交戰略進行重大調整,使其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獨立自主的__________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國對外活動進入了更為活躍的時期。14.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形勢,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這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提供了__________和行動指南,同時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了方向。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僅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己任,而且將為人類社會共同進步展現更大擔當。15.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1)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___________,綜合國力不斷增強。(2)中國提出共建“___________”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倡導構建___________,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3)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______,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四自我檢測1.2021年8月2日電,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提交《聯合聲明》,強調面對新冠病毒對人類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嚴重威脅,國際社會需要加強抗疫合作,呼吁世衛組織客觀公正地開展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堅決反對將溯源問題政治化。這說明( )①維護世界持久和平問題的任務仍很艱巨②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危及全人類⑧全球發展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④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現象仍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這30年,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的30年,是中國和東盟把握時代機遇、實現雙方關系跨越式發展的30年。我們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為推動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此可見( )①中國與東盟的友好關系是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的正確歷史選擇②中國與東盟以共同利益為出發點,推動雙方關系邁向更高水平③中國與東盟合作共贏、守望相助,引領東亞經濟一體化發展④中國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宗旨的外交政策,共建繁榮家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1年1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雙方就事關中美關系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充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當前中美關系正處于關鍵十字路口。此次視頻會晤是中美關系的一件大事,也是國際關系的一件大事。這表明( )①我國用實際行動推進對話與協商,推進國際秩序共商共建②中美應該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才能實現雙方合作共贏③國際舊秩序的進一步瓦解和我國國際地位的實質性的提高④中美兩國均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國際競爭和分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從非洲到拉美,從亞洲到中東,中國疫苗跨越山海,構筑“免疫長城”;中老鐵路建成通車,老撾人民鐵路夢終成現實;一批批乘包機抵達中國的“網紅”松子,讓阿富汗農戶展露笑容……2021年的這些溫暖瞬間,詮釋了( )A.中國為世界各國對外交往提供新的準則 B.維護各國共同利益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C.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共創未來的堅定信念 D.多邊貿易機制推動國家間既競爭又合作5.2022年2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就美國、阿爾巴尼亞提交的關于烏克蘭局勢的決議草案進行的投票中,中國投了棄權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發表解釋性發言中國對烏克蘭局勢的最新發展深表關切,局勢發展到今天這一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國一貫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身立場。這表明( )①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宗旨②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③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同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6.從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致力于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重溫黨的百年歷史,堅定黨的歷史自信,有利于( )①從其百年奮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②更好地踐行黨的性質和宗旨,創造民族復興的時代輝煌③為我國深化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和根本的保障④深刻把握世界發展規律與大勢,贏得未來發展的領導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年8月10日,中國外交部宣布一項重磅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中國作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反復交涉、曉以利害,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材料表明( )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③立陶宛此舉干涉臺灣事務和中國內政,侵犯中國主權④外交政策的制定由本國的國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決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國際社會作出“碳達蜂、碳中和”鄭重承諾,在氣候蜂會上宣布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展現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和決心、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由材料可知( )①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國碳排放立場體現了外交政策的宗旨②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③中國一貫依據國家利益和聯合國宗旨確定自己的外交立場④我國對積極推進多極化進程構建和諧世界具有堅定信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1年7月和10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先后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出于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采取了緊急避碰措施。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嚴正指出,美方應該尊重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外空國際秩序,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這表明( )①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②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③稱霸與反霸是國際斗爭的焦點④競爭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重要內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中國外長王毅指出: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陣營的一員,中國永遠和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中國一直援助非洲國家蘇丹,幫助蘇丹建設完整的石油工業體系。2021年,蘇丹為了感謝中國的援助之情,決定把國內70億桶石油的優先開采權交給中國,沉重打擊了美國在非洲的石油霸權。這表明( )A.主權國家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B.中蘇積極合作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C.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睦鄰友好合作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有利于推動國際新秩序三課前預習11.堅定力量12. 理論體系 核心理念13. 十一屆三中全會 和平外交14.根本遵循15.(1)改革開放(2) 一帶一路 人類命運共同體(3)中央四自我檢測1.C2.B3.A4.C5.C6.A7.B8.A9.C10.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