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2022-2023學年上學期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三十四):電能(2)【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2022-2023學年上學期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三十四):電能(2)【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電熱器與焦耳定律
(一)電流的熱效應
(1)定義:電流通過各種導體時,會使導體的溫度升高,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
(2)實質:電流通過導體發熱的過程實際上是電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
(3)應用:各種各樣的電熱器都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如電熨斗、電熱毯、電熱壺、電飯煲等。電熱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發熱體,發熱體一般是由電阻大、熔點高的金屬導體制成的。
(二)探究影響電熱的因素
提出問題: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猜想與假設:結合生活經驗,可能與導體的電阻有關,可能與電流的大小有關,還可能與通電時間有關。
設計實驗:如圖(注意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控制t、I相同,研究熱效應與電阻的關系。
控制t、R相同,研究熱效應與電流的關系。
控制I、R相同,研究熱效應與時間的關系。
進行實驗:
①將兩根電阻絲串聯,通電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兩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并作出標記。
②當兩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到原來的高度后,減小滑動變阻器接人電路的阻值使電流增大,在與①相同的時間內,觀察同一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并作出標記。
③保持②電流大小不變,延長通電加熱時間,觀察同一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并作出標記。
④比較玻璃管中煤油上升高度的變化,得出結論。
獲得結論:
①當通電時間、電流相等時,電阻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
②當通電時間、電阻相等時,電流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
③當通電電流和電阻相等時,通電時間越長,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
(三)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的內容: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焦耳定律是由英國科學家焦耳最先發現的。
(2)公式:Q=I2Rt。
(3)對焦耳定律的計算公式Q rPRt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講到影響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因素時要控制好變量,要同時考慮到通過導體的電流、導體電阻和通電時間。例如不能說導體通電時間越長,產生的熱量就越多。
②不能說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成正比,只能說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
③公式中的各個物理量都是對同一導體或電路而言的,計算時不能張冠李戴。
④電熱和電功的單位是相同的,都是焦(J)。
二、電熱器檔位
電路圖
低溫擋 S閉合、S1斷開,R1、R2串聯,R總=R1+R2 S閉合、S1斷開,只有R2接入電路,R總=R2 S接a端,R1與R2串聯.R總=R1+R2
高溫擋 S、S1都閉合,只有R1接入電路,R總=R1 S、S1都閉合,R1與R2并聯,R總小于R1、R2中的最小值 S接b端,只有R2接入電路中,R總=R2
例1、如圖所示,在四個相同的水槽中盛有質量相等、溫度相同的水,現將阻值為R1、R2的電阻絲(R1A.B.C.D.
例2、某興趣小組利用圖甲裝置探究電流熱效應的影響因素,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阻值為10歐和20歐的電阻絲分別置于 A、B兩個盛滿煤油的燒瓶中,按圖甲所示連接電路。
②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記錄此時電流表的讀數I。通電一段時間,記錄 A、B燒瓶的玻璃管內液面的變化高度分別為Δh1、Δh2。
③斷開開關,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
④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表的讀數為2I。當通電時間與步驟②相同時,記錄 A、 B 燒瓶的玻璃管內液面的變化高度分別為Δh3、Δh4 , 實驗數據如表。
電流 燒瓶玻璃管內液面的變化高度
A燒瓶(RA=10歐) B燒瓶(RB=20歐)
I Δh1 Δh2
2I Δh3 Δh4
(1)步驟②中的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電流為________安。
(2)本實驗設計串聯電路來研究電阻對電流產生熱量的影響,可以控制哪些變量相同?________和________。
(3)小科認為:只要選擇“Δh1、Δh2、Δh3、Δh4”四個量中的某兩個量進行比較,就能說明“對電流產生熱量多少的影響,電流比電阻更大”,請比較這兩個量的大小關系:________。
例3、如圖甲所示,有一款平面鏡防霧膜,膜內裝有電熱絲,將它貼在鏡的背面并通電,可防止水蒸氣在鏡面上液化,這是利用電流的 效應。若防霧膜的額定功率為20W,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電能是 J。如圖乙所示,給防霧膜電路連接了一個滑動變阻器R,使電熱絲的功率在原功率的25%-100%之間變化,以滿足不同季節使用,則R的最大阻值為 Ω。
1.下列連接方法中,閉合開關后,在相同時間內虛線框里的電阻絲產生的總熱量最少的是( )
A. B. C. D.
2.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這樣連接實驗器材是為了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Q與( )
A.通過電流I的關系B.電源電壓U的關系C.通電時間t的關系D.導體電阻R的關系
3.某同學在學習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關時,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2只平底燒瓶內裝有某種液體,瓶塞上各插1根玻璃管,瓶內各裝1根阻值不同的電阻絲R甲和R乙 ,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平底燒瓶內裝有某種液體,該液體可以選擇食鹽溶液
②為了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玻璃管內徑可以再小一些
③本實驗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
④通過此實驗研究可以得出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⑥在研究電阻大小因素時,實驗裝置的電路設計成申聯電路只是為了控制電流大小相等
A.②③ B.①⑤ C.②④ D.①④⑤
4.在驗證焦耳定律(Q=I Rt)中電熱與電阻的定性關系時,實驗小組出現了如圖三種電路連接情況(已知R甲實驗電路 玻璃管內液面高度 小組結論 你的合理解釋與評價
A 液面都不上升 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阻無關 ⑴________
B 液面都上升,且△h甲<△h乙 電流通過導體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就⑵________ 電流和時間都相同,驗證了焦耳定律中Q與R的定性關系
C 液面都上升,且△h甲⑶________△h乙 電流通過導體時,電阻越小,產生的熱量就越多 ⑷________
5.在學習“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時,同學們發現用電阻絲對煤油加熱時,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的過程非常耗時,為了減少實驗的時間,他們提出了如下改進的設想:
設想一:將煤油換成水來做實驗
設想二:通過加熱空氣來做實驗
(1)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斷定設想一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
(2)為了驗證設想二,他們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①在錐形瓶中裝入等質量的紅墨水,用相同的電阻絲及玻璃管組成如圖A、B的裝置,通電后通過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來顯示溫度變化的大小。然后把它們分別接入相同的電路,發現在相同的短時間的內A管中的液柱比B管上升迅速,這說明________
②在塞橡皮塞時發現有液體進入玻璃管并高出瓶內的液面,為使管內的液柱與瓶內液面相平,他們用帶有針頭的注射器通過橡皮塞插入瓶內如圖C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
③同學們用兩根電阻絲(R甲>R乙)插入相同的甲、乙瓶中并接入電路如圖C所示,閉合開關,甲、乙兩玻璃管中液面如圖D所示,由此得出關于電熱的結論是________
6.多功能養生壺具有精細烹飪、營養量化等功能,深受市場認可和歡迎。圖乙是某品牌養生壺簡化電路圖。(C水=4.2×103J/(kg·℃))
項 參數
電源電壓(V) 220
低溫檔功率(W) 275
中溫檔功率(W) 550
高溫檔功率(W) 1100
容積(L) 1
(1).開關S1、S2處于什么狀態,養生壺為高溫檔 ?
(2).求R1的阻值?
(3).在標準大氣壓下,使用高溫檔將初溫是23°C的一壺水燒開,若養生壺高溫檔加熱效率為80%,求燒開一壺水需要的時間?
1.下列連接方法中,閉合開關后,在相同時間內虛線框里的電阻絲產生的總熱量最少的是(  )
A.B.C.D.
2.如圖所示,將三個相同空燒瓶口分別用完全相同的氣球密封,將多個阻值相同的電阻R以不同的連接方式接入電路中,通電一段時間后體積變化最大的氣球是(  )
A.a B.b C.c D.三個相同
3.有一個標有“220V或110V,500W”的電爐,它對應的電爐絲連線圖如圖所示,其中B為電熱絲AC的中點抽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將AB端與220伏特電源相連功率為250瓦特
B. 將AC端與220伏特電源相連功率為500瓦特
C. 將AC連在一起作為一個接線端,再將它和B端與110伏特電源相連功率為1000瓦特
D. 將AC端與110伏特電源相連功率為250瓦特
4.如圖所示,2只相同的燒瓶,瓶塞上各插入1支溫度計,瓶內裝有電阻絲,電阻絲的阻值分別為R1、R2。在燒瓶中裝入煤油或水(水的比熱容已知),兩電阻絲接入相應電路,無法完成的實驗是( )
A. 燒瓶中裝入等質量的煤油,若R1B. 燒瓶中裝入等質最的煤油,若R1C. 燒瓶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和煤油,若R1=R2且串聯,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
D. 燒瓶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和煤油,若R1=R2且串聯,粗略測量煤油的比熱容
5.某科學小組對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進行了研究。裝置如圖,2只燒瓶內裝滿煤油,瓶塞上各插1根玻璃管,瓶內各裝1根阻值不同的電阻絲R甲和R乙。
猜想一:電熱跟電流的大小有關,電流越大電熱越多;
猜想二:電熱跟導體的電阻大小有關,電阻越大電熱越多。
為驗證猜想一,設計以下方案:
①將電阻絲R甲和R乙串聯在電路中,標出2根玻璃管內液面的位置,閉合開關記下電流表的讀數l1,經過一段時間后標出2根玻璃管內液面的位置;
②當2根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到原來的高度后,減小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閉合開關記下電流表的讀數l2,經過相同時間后標出2根玻璃管內液面的位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使實驗現象明顯,經常會采用轉換或放大的思想。為比較電熱絲產生熱量的多少,實驗中體現這些思想的設計有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2)為驗證猜想一,必須比較同一個燒瓶中前后兩次實驗玻璃管內液面上升的高度,原因是________。
(3)科學研究倡導有依據的猜想,請說出生活中支持猜想二的一個實例:________ 。
6.小金家買了一個家用電吹風,如圖甲所示。其簡化電路如圖乙所示,部分技術參數如表格所示。請回答如下問題:
型號 SHZ2010﹣624
熱風溫度 50℃﹣75℃
額定功率 熱風擋:1000W
冷風擋:110W
額定電壓 220V
(1)當選擇開關旋至AB處時,電吹風機處于    擋位;
(2)當電吹風吹冷風時,電路通過的電流;
(3)當電吹風吹熱風時,正常工作5min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7.如圖是溫度可調的育苗箱電路,電源電壓為36V保持不變,發熱電阻R1規格是“24V 40Ω”。閉合開關S,調節滑片P的位置,當R1正常工作時,求:
(1)電路中的電流。
(2)R2的阻值。
(3)育苗箱正常工作5min產生的熱量。
答案及解析
例1、【答案】 D
【解析】電流通過電阻時,將電能全部轉化為熱能,根據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圖中只有R1 ,則總電阻為R1;B圖中兩個電阻串聯,則總電阻為R串;C圖中只有R2 , 則總電阻為R2;D圖中兩個電阻并聯,則總電阻為R并。
根據串并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R并根據可知,當總電壓和時間一定時,產生的熱量與電阻成反比;
則產生的熱量Q并>Q1>Q2>Q串;
那么通電相同時間后,水溫最高的是D。
故選D。
例2、【答案】 (1)0.24(2)電流大小;通電時間(3)△H3>△H2
【解析】(1)根據乙圖確定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據指針的位置讀出示數;
(2)當兩個電阻串聯時,開關閉合,同時開始工作;斷開開關,同時停止工作,因此可以控制通電時間相同;串聯電路各處電流都相等,因此可以控制通過電路的電流相等。
(3)通過△h2可知電阻變成原來2倍時產生熱量的變化,通過△h3可知,電流變成原來2倍時產生熱量的變化。如果后者大于前者,那么足以說明電流對產生熱量的影響大于電阻的影響,據此分析即可。
【解答】(1)根據乙圖可知,電流表選擇量程0~0.6A,分度值為0.02A,那么讀數為0.24A;
(2)本實驗設計串聯電路來研究電阻對電流產生熱量的影響,可以控制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
(3)小科認為:只要選擇“Δh1、Δh2、Δh3、Δh4”四個量中的某兩個量進行比較,就能說明“對電流產生熱量多少的影響,電流比電阻更大”,這兩個量的大小關系:△H3>△H2。
例3、【答案】 熱;12000;2420
【解答】(1)有一款平面鏡防霧膜,膜內裝有電熱絲,將它貼在鏡的背面并通電,可防止水蒸氣在鏡面上液化,這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
(2)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電能W=Pt=20W×(60s×10)=12000J;
(3)電熱絲的電阻:;
當變阻器R的阻值最大時,通過電路的電流最小,此時電熱絲的功率最小。
根據得到:;
解得:U'=110V; 此時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變=U總-U'=220V-110V=110V; 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呈正比得到:;
;解得:R=2420Ω。
1.【答案】 C
【解析】根據公式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像可知,四個電路圖中總電阻的大小依次為:RC>RB>RA>RD。
根據公式可知,當電壓和時間相同時,電阻絲產生的熱量與電阻成反比,即電阻越大,產生熱量越少,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
故選C。
2.【答案】 A
【解析】根據圖片分析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兩個發熱電阻的阻值相等,通電時間也相等。左邊的電阻在干路上,右邊的電阻在支路上,則左邊電阻的電流大于右邊電阻,因此這些器材可以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通過電流的關系,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3.【答案】 A
【解析】根據對探究焦耳定律的實驗過程、現象和結論的認識判斷。
【解答】①食鹽溶液為導體,在燒瓶內加入食鹽溶液后,兩根電阻絲被短路,不能正常發熱,故①錯誤;
②根據V=Sh可知,玻璃管內徑可以再小一些,那么液柱上升的高一些,則實驗現象更明顯,故②正確;
③探究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時,控制電流和時間相同,使用了運用了控制變量法;電流產生的熱量看不見,將其轉化為液柱的高度變化,則使用了轉換法,故③正確;
④通過此實驗研究只能得到電阻越大,電流越大,時間越長,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而不能得到定量的結論,故④錯誤;
⑥在研究電阻大小因素時,實驗裝置的電路設計成申聯電路為了控制電流和通電時間大小相等,故⑥錯誤。那么正確的是②③。故選A。
4.【答案】兩實驗電阻沒接入電路,無現象,無法驗證焦耳定律中Q與R定性關系;越多;>;兩實驗電阻并聯,電流不同,實驗現象無法驗證焦耳定律中Q與R定性關系
【解析】(1)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成正比,既然液面高度不變,說明根本沒有熱量產生;觀察電路A可知,這時電阻根本沒有接入電路;
(2)兩個電阻串聯,通過它們的電流和通電時間都相同,根據液面的高度變化量可以推得產生熱量的多少;
(3)當兩個電阻并聯時,電壓相等,根據公式 可知,甲產生的熱量多,自然液面上升的高度就比乙上升的大;但是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探究電阻對熱量的影響,必須控制電流相等,而此時沒有做到。
【解答】
實驗電路 玻璃管內液面高度 小組結論 你的合理解釋與評價
A 液面都不上升 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阻無關 ⑴ 兩實驗電阻沒接入電路,無現象,無法驗證焦耳定律中Q與R定性關系 ;
B 液面都上升,且△h甲<△h乙 電流通過導體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就越多 電流和時間都相同,驗證了焦耳定律中Q與R的定性關系
C 液面都上升,且△h甲>△h乙 電流通過導體時,電阻越小,產生的熱量就越多 兩實驗電阻并聯,電流不同,實驗現象無法驗證焦耳定律中Q與R定性關系 。
5.【答案】 (1)水的比熱容較大,溫度難以改變
(2)氣體導熱本領比液體強;抽氣;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熱量越多
【解析】焦耳定律是定量說明傳導電流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定律。內容是: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焦耳定律數學表達式:Q=I^2R*t(適用于所有電路);對于純電阻電路可推導出:Q=W=Pt;Q=UIt;Q=(U^2/R)t;
【解答】(1)該實驗之所以加以改進就是因為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的過程非常耗時,如果換成水的話,觀察溫度計會更加耗時,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煤油大,溫度更加難以改變;故答案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溫度難以改變;
(2)對比圖A、B的裝置,發現A電阻絲在空氣中,B電阻絲在液體中,而實驗的結果肯定與這個變量有關,電阻絲在空氣中依然能夠加熱,說明空氣可以傳遞熱量,所以A管中的液柱比B管上升迅速,說明空氣傳熱更快;故答案為:氣體導熱本領比液體強;
塞橡皮塞時發現有液體進入玻璃管并高出瓶內的液面,說明錐形瓶內的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所以只要把錐形瓶內的氣體抽出一部分即可;故答案為:抽氣;
觀察C裝置可以發現,除了電阻絲的阻值不同以外,沒有別的變量了;而結果是阻值大的錐形瓶內玻璃管中液面更高,說明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熱越多;故答案為: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熱量越多;
故答案為:(1)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熱量越多;(2)氣體導熱本領比液體強;抽氣;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熱量越多。
6.【答案】 (1)S1閉合,S2接B時,高溫檔。
(2)解:S2斷開,S1閉合,只有R1接入電路,中溫檔
(3)解:水的質量為1kg
℃ ℃ ℃)=3.234×105J
【解析】(1)根據公式判斷不同狀態下的電功率,然后確定與三個狀態的對應關系;
(2)結合圖像,確定只有R1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然后根據計算即可;
(3)首先根據Q=cm△t計算出燒開這壺水需要的熱量,然后根據計算出消耗的電能,最后根據計算燒開這壺水需要的時間。
【解答】(1)根據可知,當電壓相等時,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當開關S1斷開,S2接A時,兩個電阻串聯,總電阻為R串;
當開關S1閉合,S2接斷開時,只有R1工作,總電阻為R1;
當開關S1閉合,S2接B時,兩個電阻并聯,總電阻為R并;
因為R串>R1>R并;
所以P串那么三種狀態依次為低溫、中溫和高溫檔。
(2)S2斷開,S1閉合,只有R1接入電路,此時為中溫檔,
那么R1的阻值為:。
(3)養生壺內水的質量為:m=ρV=103kg/m3×10-3m3=1kg;
水吸收的熱量為: ;
消耗的電能;
燒開一壺水需要的時間:。
1.【解答】解:串聯電路總電阻大于任何一個分電阻,并聯電路的總電阻小于任何一個分電阻,
根據電阻串聯和并聯的特點可知,四個圖中電路的總電阻關系為:RC>RB>RA>RD,
由題知,甲、乙、丙、丁四個電路兩端電壓相等,
由Qt可知,C圖中電路的總電阻最大,相同時間內產生的總熱量最少。
故選:C。
2.【解答】解:
由圖可知,三個燒瓶的電阻(相同的電阻R)以不同方式接入電路中時是串聯的,所以通過電流相等,通電時間也相等,
由電阻的串聯和并聯特點知,電阻串聯后電阻最大,并聯后電阻最小,即被b氣球密封的燒瓶里的電阻最大,由Q=I2Rt可知這個燒瓶里電阻放出熱量最多,瓶中氣體溫度最高,氣球的體積變化最大。
故選:B。
3.【答案】 B
【解析】根據公式 ,結合電壓和電阻的變化,對功率的大小進行推導計算即可。
4.【答案】 B
【解答】A.探究電熱與電阻大小的關系時,必須控制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而改變電阻;兩個電阻串聯時,通電時間和電流相等,且電阻不等,根據等質量煤油的溫度變化判斷生成熱量的多少,故A不合題意;
B.探究電熱與電流的關系時,必須控制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而改變電流,兩個電阻不等肯定不能完成實驗,故B符合題意;
C.根據Q=cm△t可知,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時,必須控制吸收的熱量和液體的質量相等。如果兩個電阻相等且串聯,根據可知Q=I2Rt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它們產生的熱量相等,可以完成實驗,故C不合題意;
D.兩個相同的電阻串聯,根據Q=I2Rt可知,相同的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即Q水=Q煤油。根據公式Q=cm△t可知,c水m△t水=c煤油m△t煤油 , 化簡得到: , 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5.【答案】(1)通過玻璃管內液面上升的高度來反映電熱絲產生熱量的多少(其它合理也給分)
(2)保持前后兩次電阻的大小相同
(3)電水壺中的發熱體放熱比連接電水壺的導線放熱多(其它合理也給分)
【解析】(1)熱量看不到,摸不著,且沒有測量儀器將它準確的測量出來,但是可以借助玻璃管內液面的高度變化判斷吸熱的多少,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2)電流產生熱量與電流大小和電阻、時間有關;要探究電熱與電流的關系,就必須控制電阻和時間相同;
(3)電水壺和導線串聯,電飯鍋也和導線串聯,這時電流相同,當水燒開,飯蒸熟時,導線幾乎沒有發熱,因此可以猜想電熱與導體電阻大小有關。
【解答】(1)為使實驗現象明顯,經常會采用轉換或放大的思想。為比較電熱絲產生熱量的多少,實驗中體現這些思想的設計有:通過玻璃管內液面上升的高度來反映電熱絲產生熱量的多少;
(2)為驗證猜想一,必須比較同一個燒瓶中前后兩次實驗玻璃管內液面上升的高度,原因是保持前后兩次電阻的大小相同;
(3)科學研究倡導有依據的猜想,生活中支持猜想二實例:電水壺中的發熱體放熱比連接電水壺的導線放熱多。
6.【解答】解:(1)讀圖可知,開關旋至AB處時,電熱絲與電動機并聯,此時功率最大,電吹風正常工作且處于吹熱風狀態;
(2)由P=UI得,電吹風吹冷風時,電路通過的電流I0.5A;
(3)電吹風吹熱風時,正常工作5min消耗的電能W=P熱t=1000W×5×60s=3×105J。
答:(1)吹熱風;
(2)當電吹風吹冷風時,電路通過的電流是0.5A;
(3)當電吹風吹熱風時,正常工作5min消耗的電能是3×105J。
7.【解答】解:(1)閉合開關,兩電阻串聯接入電路,發熱電阻R1規格是“24V 40Ω”,當R1正常工作時通過電路的電流:I0.6A;
(2)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2=U﹣U1=36V﹣24V=12V,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根據歐姆定律可得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R220Ω;
(3)育苗箱正常工作5min產生的熱量:Q=W=U1It=24V×0.6A×5×60s=4320J。
答:(1)電路中的電流為0.6A;
(2)R2的阻值為20Ω;
(3)育苗箱正常工作5min產生的熱量為4320J。
2022-2023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九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三十四)
電能(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宝兴县| 宽甸| 周宁县| 囊谦县| 迭部县| 河津市| 兰西县| 南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安新县| 镇宁| 兰州市| 浏阳市| 筠连县| 平远县| 彩票| 修文县| 广宗县| 拉萨市| 怀远县| 井研县| 灯塔市| 洛阳市| 谷城县| 达拉特旗| 浦县| 会泽县| 余姚市| 阿坝| 阿克苏市| 积石山| 通海县| 扎鲁特旗| 孙吴县| 临潭县| 汽车| 丰镇市| 汉川市| 宁明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