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3.霜和露2022年新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循環的水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知道水在不同的環境溫度條件下會形成不同的天氣現象。科學思維:能通過比較霜和雪的特點,初步猜想霜的形成條件,并能設計實驗模擬霜的形成。探究實踐:能用表格的方式記錄并整理信息,分析、概括出霜的形成過程,解釋露的形成。態度責任:了解科學與生活的關系,知道霜和雪的形成原因,霜和雪對我們的生活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新知導入:深秋的早晨,我們時常會在樹葉、草葉上看見一層白白的霜。提出問題:根據生活經驗,想一想霜是怎樣形成的呢?新知講解:霜雪比較霜和雪的特點,猜一猜霜形成的條件?新知講解:霜寒冷的早晨才有,地面上形成的……霜冬天下雪時可見,天上落下的......白色固體,天冷時常見......猜想假設:霜和雪出現的時間差不多,都是比較冷的時候出現的,不同的是,霜直接出現在地面上,而雪是從天上落到地面上的。我猜霜的形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和雪一樣,都需要在0℃以下;二是空氣要濕潤,水蒸氣足夠多。溫度在0℃以下猜想假設:霜的形成條件潮濕,水蒸氣多實驗探究:模擬霜的形成實驗目的:研究霜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猜想假設: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特別冷的物體時,物體表面可能出現霜。實驗材料:易拉罐……實驗過程:實驗步驟:1.在易拉罐里放一些碎冰,再倒入一些食鹽,模擬冬季比較冷的物體。2.用溫度計測量易拉罐罐內實時溫度并記錄。3.把易拉罐放在潮濕的毛巾上(空氣中的水蒸氣比較充分),觀察易拉罐的外壁發生的現象。溫度降低得更快、更低。實驗過程:處理信息:把收集到的易拉罐罐內溫度數據和罐壁的變化一一對應,描述我們觀察到的現象。互相交流,總結霜是怎樣形成的?時間(分) 溫度(℃) 罐壁變化1 -2 沒有變化2 -2 有少量小冰晶出現3 -2 有少量小冰晶出現…… …… ……處理信息:處理信息:在環境溫度低于0℃時,如果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過高,就會附著在物體表面上,并形成小冰晶,這就是霜。遷移應用:露水是怎樣形成的?在天氣晴朗的夜晚,當溫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冷會在草木或其他物體上凝結成小水滴,這就是露,露是液態的水。遷移應用:遷移應用:比較不同的天氣現象水蒸氣小水滴、小冰晶(云、霧)大水滴、大冰晶蒸發冷卻凝結水雨、雪、雹合并重力作用得出結論:云、霧、雨、雪、露、霜、雹等不同的天氣現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環境溫度條件下形成的。得出結論:它們都和水有關。水遇熱蒸發變成水蒸氣,再上升遇冷集結成云,然后再聚集下降,0℃以下是固態的雪,0℃以上是液態的雨……遷移應用:遷移應用: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霜和露》課件.pptx 視頻1.mp4 視頻2.mp4 視頻3.mp4 視頻4.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