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學案 第6課 西方的文官制度(兩課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學案 第6課 西方的文官制度(兩課時)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同步學案(時空坐標+知識梳理+重難突破+模擬測試)
第6課 西方的文官制度(兩課時)
(第一課時)
【時空坐標 】
【知識梳理 】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1.歷史因素:原有選官制度存在嚴重弊端(1)中古時期實行恩賜制,國王挑選自己的親信賜予官職 。官員只為國王和權貴服務 。(2)17-18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初期形成”個人徇私制”,少數人或集團掌握著官員的任免權,導致營私舞弊、賣官爵等政治亂象頻發 。(3)內閣制和政黨政治形成后,出現了所謂的“政黨分肥制”,執政黨一般會把官職分給黨內同僚,這種瓜分國家權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敗泛濫,還嚴重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2.經濟因素:工業革命的推動(1)工業革命后,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國家管理職能急劇擴展,管理的事務也越來越復雜。(2)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人們要求平等參與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強烈,于是,向社會開放政府公職、改革官員錄用制度以建立廉潔高效政府的呼聲日益高漲。3.催化劑(英國):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暴露了英國政府機構和官員的問題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性質:西方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門任職的事務官。2.英國文官制度的建立(1)18世紀初,為了防止國王通過任命官員干預議會活動, 英國規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員不得當選為下院議員。(2)19世紀初,英國的一些政府部門開始設立常務次官的職位。這樣,英國政府的官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務官,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成政務秘書,他們隨內閣共進退;另一類是事務官,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長期任職。(3)1855年,英國頒布法令,建立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4)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文官委員會有權獨立決定文官的基本錄用條件,對錄用文官的制度進行完善,最終確立了文官制度。3.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文官制度的建立(1)1883年,美國國會通過《美國文官法》,建立了美國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文官制度也最終建立起來。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和影響1.特點(1)公開考試,擇優錄用。(2)政治中立和工作隱名。(3)職務常任和憑功績獎懲。2.影響(1)積極方面:文官制度的建立規范了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的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消極方面:文官制度并沒能觸碰資本主義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文官數量急劇膨脹,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文官內部易出現爭權奪利,推諉扯皮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拓展】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國出現的原因1.經過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2.啟蒙運動興起于英國,啟蒙思想傳播。3.書面考試在英國較早出現。4.工業革命最早在英國開展和完成工業革命推動了文官制度的建立?!就卣埂课墓僦贫鹊母母镖厔?.擴大招考范圍,增加量化考核的比例。2.調整文官結構,提高文官綜合素質。3.引入競爭機制,進一步改善功績制。4,精簡文官層次,加強文官間的交流。5.改革文官管理方式。【拓展】《美國文官法》 《 美國文官法》又叫《彭德爾頓法》,美國國會于1883年通過,因由彭德爾頓提出得名。該法確立的原則主要有用功績制代替分肥制;公務員實行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公務員為職業官員,不犯嚴重過錯不得解雇;公務員不得參與政治活動,在政黨政治中必須保持中立;依法成立公務員委員會,負責聯邦公務員的統一管理?!杜淼聽栴D法》的出臺,標志著美國現代公務員制度的誕生。【拓展】科舉制和啟蒙思想對近代英國文官制度建立的影響(1)資產階級為應對“恩賜制”“政黨分肥制”之弊,借鑒公開考試、擇優錄取的中國科舉制。(2)啟蒙思想中崇尚理性,反對等級制度和封建特權,追求自由竟爭和機會均等等主張有利于建立廉潔、高效的政府。
(第二課時)
【重難突破】
重點1 英國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則與評價
1.基本原則
(1)通才原則:高級文官的考試內容以基礎理論、人文科學為主。要求選拔有較高文化修養、淵博知識和應變能力的通才。
(2)公平竟爭原則:1870年樞密院命令規定,凡未經考試未持有合格證書者一律不得從事任何官職。此后所有選拔官吏必須經競爭考試,擇優錄取。
(3)常任中立原則:文官職責是執行政府的政策。他們不參加黨派斗爭,不參加政黨政治活動,不得競選議員,保持政治中立。
2.評價:英國建立的這一套制度使文官的任用、選拔、晉升、管理等邁向民主化、制度化,政府機構充滿生機活力,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
典例1[安徽蚌埠2023第一次月考]在英國,撒切爾夫人將“政治態度”作為選拔高級文官的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白20世紀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漢宮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數是由撒切爾夫人與其大臣根據他們的政治傾向而任命的。這一行為( )
A.不利于文官參與政策的制定和決策 B.導致了政務官和事務官職不分
C.試圖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傳統 D.破壞了文官制度職務常任原則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撒切爾夫人將‘政治態度’作為選拔高級文官的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可知,撒切爾意在加強對文官隊伍的控制,試圖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藩籬,C項正確;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這些舉措有利于文官參與決策,排除A項;“導致了”表述太絕對,排除B項;材料中并沒有體現破壞職務常任原則,排除D項。
重點2 英國內閣制與文官制的區別與聯系
典例2[天津部分區2022二模]19世紀初,英國開始設立常務次官;1855年英國頒布法令,建立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最終確立了文官制度,實現了從直接任命官員到公開競爭、考試錄用的重大轉變。由此,對英國文官制度發展變化的理解正確的是
A.文官負責制定國家政策 B.英國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國家
C.全體文官與內閣共進退 D.適應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建立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實現了從直接任命官員到公開競爭、考試錄用的重大轉變?!笨煞治龀鲇墓僦贫仁惯x官更加公平、公正,這適應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D項正確;文官負責制定國家政策與英國國策不符,排除A項;材料體現不出英國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國家,排除B項;全體文官與內閣共進退說法錯誤,排除C項。
重點3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與中國科舉制的異同
典例3[天津2022二模]下表是中英兩國在19世紀中葉前后考試的(局部)內容的對比,考試內容的差異反映的實質是
項目 英國文官制度(機械性·文書助理級考試) 中國科舉制(鄉試考試)
考試內容 必考:英語、數學、普通知識。任選一門:經濟、地理、歷史、德文、法文。 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文五篇;策問五篇,并問經史實務、政治。
A.海洋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差異 B.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差異
C.中國向西方學習從器物到制度的升華 D.英國選官制度是科舉制的繼承和發展
【答案】B
【詳解】通過對比19世紀中葉即工業革命時期,中英兩國選官時考試的內容,從英國側重數學等實用知識,中國突出經書、詩賦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從本質上反映了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差異,B項正確;海洋文明在材料中沒有體現,A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中國向西方學習從器物到制度的升華,C項錯誤;英國選官制度是科舉制的繼承和發展在材料中沒有體現,D項錯誤。
【模擬測試】
1.[黑龍江哈爾濱2022二模]17—18世紀,歐美國家少數人或集團掌握官員任免權,將官職作為禮品或者商品,私相授受,賣官鬻爵;政黨政治形成后,執政黨一般會把官職分給黨內同僚,但是一旦內閣重組,就要更換大批政府官員,新上臺的官員急于為自己謀取利益。材料反映出
A.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 B.歐美社會各領域腐敗盛行
C.需要改革官員的錄用制度 D.民主共和制遭到嚴重破壞
2.[天津河西2022三模]1854年,英國國會兩名議員根據廣泛調查,提出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建議設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統一考核、管理制度。1870年,英國頒布確立文官制度的法令。這些方案和法令確立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內閣地位發生變化 B.社會經濟結構持續變動
C.民眾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D.保持政府工作持續穩定的需要
3.[北京海淀2022期末]1854年英國公布的《關于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務委員會,確立公開競爭考試制度。其中高級文官考試內容,具體如下,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必考科目 作文、英語、現代或基礎經濟、普通科學、輔助文字
選考科目(任選6門) 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法律、經典、梵語、外文、政治、數學和自然科學
A.考試內容借鑒了中國科舉制 B.凸顯了政務官的專業化要求
C.推動了英國政黨政治的形成 D.高級文官側重綜合知識考查
4.[山東泰安2022期末]如表是英國高級官員羅素和阿伯斯諾特對1854年關于重建文官制度的《諾斯科特--屈威廉報告》的看法。據表可知,兩人都
人物 看法
羅素 “現在是女王任命大臣,大臣再任命他的下屬,將來如果考試委員會代替女王,我們將堅決反對”
阿伯斯諾特 對報告中關于原有的文官選任制度的批判是“有失公允的責難”,給“地位尊崇者的心靈帶來了慘痛的危害”
A.強調文官改革措施破壞英國憲政基礎 B.承認文官制度重建的緊迫性
C.認為文官改革政策加劇英國社會動蕩 D.否定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5.[遼寧葫蘆島2022期末]在英國的文官制度建立過程中,先是在1855年明確“通過建立適當的考試系統。選拔能干的人才從事公共服務,后又在1870年頒布法令"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揮優錄用”這些規定的出臺
A.有利于提高英國政策的延續性 B.擺脫了政黨政治對英國的影響
C.有助于對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 D.引發了英國報考公務員的熱潮
6.[遼寧丹東2022一模]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規定文官委員會委員在財政部的監督下,有權獨立決定被錄用文官的基本條件。為了避開保守勢力的壓力,又規定外交部和內政部例外,某些高級官職可不經考試而由內閣直接任命。這些規定
A.反映了內閣有凌駕法律的權力 B.保證了公共行政事業的穩定
C.體現了文官制度仍需逐漸完善 D.助長了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
7.[甘肅嘉峪關2022一模]英國責任制內閣確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勝選黨派組閣,政府官職就由該黨成員擔任。之后又進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規定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官員不得參選議員,不能介入黨派活動。這種變化說明
A.議會被政黨操控阻礙民主政治發展 B.文官制度是英國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證施政措施的連續性 D.責任制內閣不具備分權制衡的特征
8.[福建泉州2022三模]19世紀以來,英國政府的官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務官,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或政務秘書。他們隨內閣共進退;另一類是事務官,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可以長期任職,這一做法
A.保障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標志君主立憲制的成熟
C.防止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滋生 D.完善了代議制民主政治
9.[山東臨沂2022驗收考]隨著對中國選官方式優點的深入認識,1870年,英國公務員事務委員會決定:所有公務員均應通過公開的競爭性考試來錄用,以確保英國公務員隊伍的高水準與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統一。此后,這種做法逐漸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聯邦國家推廣。這反映出( )
A.英國對中國傳統制度的借鑒 B.英國政治由專制走向民主
C.中國制度文化具普遍適用性 D.中英民主化中的雙向交流
10.[重慶綦江2022模擬]1870年6月,英國首相格拉斯頓頒布了文官體制改革的樞密院命令,明確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原則,規定在任文官不得參與任何黨派的政治活動,不能介入黨派間的政治斗爭。這一舉措
A.保證了英國文官群體的素質 B.體現政府對政黨的監督制衡
C.表明英國政黨之間斗爭激烈 D.有利于維護政局的穩定有序
11.[陜西漢中2022校際聯考]19世紀上半期,美國實施的“政黨分贓制"導致政府官員黨派化。其后,1883 年國會通過的《文官制度條例》規定;文官常任,不與執政黨共進退,定期考核,憑業績獎懲升遷。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
A.黨派矛盾激化 B.人治走向法治
C.政府腐敗嚴重 D.分權制衡完善
12.[湖北新高考聯考協作體2022期末]19世紀后期,英美兩國都實現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兩國改革的基本內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對文官的錄用實行公開競爭考試辦法,擇優錄??;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績大小予以升降獎懲;第三,文官常任,不與執政黨共進退。據此可知
A.改革實現了兩國政治的民主化
B.兩國在政治上實行權力的制衡
C.兩國在完善政府結構,適應工業化社會的需要
D.兩國通過文官改革消除了官員腐敗
13.[安徽A10聯盟2023開學考]20世紀以來,隨著文官集團的日益崛起與膨脹,文官逐漸“演變為運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實權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總統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職業文官閹割總統的政策”。據此可知,美國( )
A.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規范 B.總統立法權力遭遇侵奪
C.文官集團壟斷政府權力 D.三權分立機制發展完善
14.[天津新華2022統考]二戰后,英美兩國在文官任職上實行“職務常任”,這就決定了文官的任免不再根據首相、總統或者政治家的意志,而是根據文官自己的業績及意愿。這一制度原則
A.促進了行政管理專業化 B.保證了行政運行的穩定性
C.避免了政黨意志的干擾 D.實現了權力間的“制衡”
15.[湖南懷化2022一模]1883年美國《彭德爾頓法》規定:文官必須通過競爭考試,擇優錄用;文官不得因為政黨關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職,也不得強迫文官參加政治活動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杜淼聽栴D法》的頒布
A.確保了美國官員的政治中立 B.實現了美國用人制度的公平
C.根除了美國社會的政治腐敗 D.提升了美國的國家治理能力
16.[山東臨沂2022月考]1883年后,美國政府的官職通過公開考試向社會所有人敞開,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機會,而不考慮他們來自什么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什么宗教背景與地域背景以及什么家庭背景與種族背景等。由此可見,當時美國文官制度改革( )
A.完善了美國的兩黨政治體制 B.彰顯了官員選拔標準的公正性
C.推動了美國社會的文化認同 D.確立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則
【模擬測試】
1.【答案】C
【詳解】材料描述的是政黨政治下的政治分肥制度,這樣不利于國家政策的穩定,因此需要錄用專門的事務官以維護政策的穩定性,C項正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是生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是資本家通過雇傭關系剝削勞動者的剩余價值,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剝削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排除A項;政黨分肥制度不等于社會各領域腐敗盛行,排除B項;歐美國家并不是都實行民主共和制,排除D項。
2.【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時間“1854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英國剛剛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大大提高,而原有的文官制度無法適應迅速提高的生產力,因此對其改革,B項正確;英國內閣是一個包括多個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門的官方體制,材料無法體現內閣地位發生變化,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民眾的受教育水平,排除C項;材料問的是原因,不是目的,排除D項。
3.【答案】D
【詳解】據材料“高級文官考試內容”可知,既有必考科目作文、英語等,也有選考文學、歷史等科目,這體現了對高級文官的文化綜合素質的要求,故D項正確;中國科舉考試主要是儒家經典,材料未涉及,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其專業化,而是強調綜合知識考查,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政黨政治的形成,排除C項
4.【答案】D
【詳解】通過閱讀表格文字可知,對于《諾斯科特--屈威廉報告》,羅素不滿其損害女王權力,打亂現有官員任命方式,阿伯斯諾特認為報告對原有文官選任制度的批判有失公允等,反映出兩人都否定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D項正確;兩人均未指出改革文官有損憲政及民主,排除A項;兩人都反對改革,并未承認改革具有緊迫性,排除B項;兩人均未明確文官改革對社會穩定的危害,排除C項。
5.【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等程序并且要擇優錄用,這些規定的出臺有助于對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C項正確;文官制度與英國政策的延續性無關,與政黨輪流執政有關,排除A項;B項中的“擺脫了”說法絕對,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這些規定的出臺有助于對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未體現引發了英國報考公務員的熱潮,排除D項。
6.【答案】C
【詳解】根據“為了避開保守勢力的壓力,又規定外交部和內政部例外,某些高級官職可不經考試而由內閣直接任命?!笨傻贸觯敃r的文制度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規定不夠嚴格,說明文官制度仍需逐漸完善,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內閣的權力,排除A項;“保證”的說法錯誤,排除B項;這引起規定與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沒有直接的關系,排除D項。
7.【答案】C
【詳解】由材料“規定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官員不得參選議員,不能介入黨派活動”可知文官成為政府中不參與黨派之爭的人,有利于保證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C正確;結合所學,英國的權力中心在議會,政黨通過議會選舉執政黨促進民主政治發展,排除A;英國民主制改革的根本在于其君主立憲政體,排除B;責任制內閣具有分權制衡的特征,排除D。
8.【答案】D
【詳解】英國的文官制度下,事務官不參與政黨政治,不受黨派的影響,這能夠保證政府機構運轉的連續性,是對代議制民主的完善,D項正確;這一做法主要是完善了代議制民主政治,而不是保障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排除A項;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和發展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成熟,排除B項;這一做法并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排除C項。
9.【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英國公務員事務委員會決定:所有公務員均應通過公開的競爭性考試來錄用,以確保英國公務員隊伍的高水準與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統一……并在主要英聯邦國家推廣”等信息可知,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英國借鑒中國科舉制度來選拔公務員,說明英國借鑒中國傳統制度,A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英國借鑒中國科舉制,沒有體現英國政治體制由專制向民主的發展趨勢,排除B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英國借鑒中國傳統制度,但不代表中國制度文化具有普遍適用性,夸大其作用,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英國借鑒中國的傳統制度,沒有體現中英之間的雙向交流,排除D項。
10.【答案】D
【詳解】從材料中的“在任文官不得參與任何黨派的政治活動,不能介入黨派間的政治斗爭”等信息可以看出,這一規定的目的是使政府工作擺脫黨派利益之爭,從而有利于維護政局的穩定有序,故答案為D項;奉行“政治中立”原則與保證文官群體素質無關,排除A項;政府不能起到對政黨監督制衡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英國政黨之間的斗爭狀況,排除C項。
11.【答案】D
【詳解】實行文官制度后,政府官員不再與政黨有關聯,國會中的黨派之爭不會影響政府的運作,這是對分權制衡體系的完善,故D項正確;材料主要反映出美國通過《文官制度條例》,避免了文官的黨派化,黨派的矛盾激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獨立戰爭后,特別是1787年憲法頒布以后美國實現了法治,排除B;“政黨分贓制”導致美國政府官員黨派化嚴重,而非政府腐敗,排除C。
12.【答案】C
【詳解】材料的中心是在描述19世紀后期兩國文官改革內容上的相同點,突現了兩國文官制度的公開化、法制化、專業化等,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所有這些都是為順應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工業化發展的需要而進行的,C項正確;根據文官制度的完善不能說明兩國政治的民主化歷程,排除AB項;“消除了”的說法過于夸張,排除D項。
13.【答案】A
【詳解】據材料“……文官逐漸‘演變為運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實權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總統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職業文官閹割總統的政策’”并結合所學可知,文官在國家政治運行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每位總統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職業文官閹割總統的政策”,也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規范,A項正確;據所學可知,總統負責行政,立法權掌握在國會手中,B項表述與史實不符合,排除B項;據材料“文官逐漸演變為運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實權的真正力量”可知,材料強調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壟斷政府權力,排除C項;材料強調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三權分立的發展完善,排除D項
14.【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二戰后,英美兩國在文官任職上實行“職務常任”,使文官的任免不再根據首相、總統或者政治家的意志,而是根據文官自己的業績及意愿。這使得文官制度不受政治潮流的影響,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行政運行的穩定性,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行政管理專業化,排除A項;“避免了政黨意志的干擾”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材料與權力間的“制衡”無關,文官制度強調“政治中立”,排除D項。
15.【答案】D
【詳解】從材料信息可知,美國《彭爾頓法》確立文官競爭擇優與保持中立原則,首次確認了聯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則,在一定程度減少政府的腐敗,改進了文官的素質,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文官的專業化和行政管理的職業化,有利于提升美國的國家治理能力,D項正確;文官中立不等同官員中立,排除A項;原則上有利于公平,不等同于事實上的公平,排除B;根除腐敗有點絕對化,排除C項。
16.【答案】B
【詳解】美國政府在選拔文官時候“不考慮他們來自什么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什么宗教背景與地域背景以及什么家庭背景與種族背景等”,體現了美國文官制度改革中的公正性,B項正確;文官保持中立,不參與政黨政治,排除A項;選拔官員時不考慮其文化背景,因此與文化認同不符,排除C項;通過材料無法看出“政治中立”的原則,排除D項。
附:教師版【模擬測試】
(第一課時)
【時空坐標 】
【知識梳理 】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1.歷史因素:原有選官制度存在嚴重弊端(1)中古時期實行恩賜制,國王挑選自己的親信賜予官職 。官員只為國王和權貴服務 。(2)17-18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初期形成”個人徇私制”,少數人或集團掌握著官員的任免權,導致營私舞弊、賣官爵等政治亂象頻發 。(3)內閣制和政黨政治形成后,出現了所謂的“政黨分肥制”,執政黨一般會把官職分給黨內同僚,這種瓜分國家權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敗泛濫,還嚴重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2.經濟因素:工業革命的推動(1)工業革命后,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國家管理職能急劇擴展,管理的事務也越來越復雜。(2)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人們要求平等參與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強烈,于是,向社會開放政府公職、改革官員錄用制度以建立廉潔高效政府的呼聲日益高漲。3.催化劑(英國):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暴露了英國政府機構和官員的問題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性質:西方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門任職的事務官。2.英國文官制度的建立(1)18世紀初,為了防止國王通過任命官員干預議會活動, 英國規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員不得當選為下院議員。(2)19世紀初,英國的一些政府部門開始設立常務次官的職位。這樣,英國政府的官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務官,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成政務秘書,他們隨內閣共進退;另一類是事務官,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長期任職。(3)1855年,英國頒布法令,建立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4)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文官委員會有權獨立決定文官的基本錄用條件,對錄用文官的制度進行完善,最終確立了文官制度。3.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文官制度的建立(1)1883年,美國國會通過《美國文官法》,建立了美國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文官制度也最終建立起來。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和影響1.特點(1)公開考試,擇優錄用。(2)政治中立和工作隱名。(3)職務常任和憑功績獎懲。2.影響(1)積極方面:文官制度的建立規范了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的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消極方面:文官制度并沒能觸碰資本主義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文官數量急劇膨脹,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文官內部易出現爭權奪利,推諉扯皮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拓展】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國出現的原因1.經過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2.啟蒙運動興起于英國,啟蒙思想傳播。3.書面考試在英國較早出現。4.工業革命最早在英國開展和完成工業革命推動了文官制度的建立?!就卣埂课墓僦贫鹊母母镖厔?.擴大招考范圍,增加量化考核的比例。2.調整文官結構,提高文官綜合素質。3.引入競爭機制,進一步改善功績制。4,精簡文官層次,加強文官間的交流。5.改革文官管理方式?!就卣埂俊睹绹墓俜ā? 《 美國文官法》又叫《彭德爾頓法》,美國國會于1883年通過,因由彭德爾頓提出得名。該法確立的原則主要有用功績制代替分肥制;公務員實行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公務員為職業官員,不犯嚴重過錯不得解雇;公務員不得參與政治活動,在政黨政治中必須保持中立;依法成立公務員委員會,負責聯邦公務員的統一管理?!杜淼聽栴D法》的出臺,標志著美國現代公務員制度的誕生。【拓展】科舉制和啟蒙思想對近代英國文官制度建立的影響(1)資產階級為應對“恩賜制”“政黨分肥制”之弊,借鑒公開考試、擇優錄取的中國科舉制。(2)啟蒙思想中崇尚理性,反對等級制度和封建特權,追求自由竟爭和機會均等等主張有利于建立廉潔、高效的政府。
(第二課時)
【重難突破】
重點1 英國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則與評價
1.基本原則
(1)通才原則:高級文官的考試內容以基礎理論、人文科學為主。要求選拔有較高文化修養、淵博知識和應變能力的通才。
(2)公平竟爭原則:1870年樞密院命令規定,凡未經考試未持有合格證書者一律不得從事任何官職。此后所有選拔官吏必須經競爭考試,擇優錄取。
(3)常任中立原則:文官職責是執行政府的政策。他們不參加黨派斗爭,不參加政黨政治活動,不得競選議員,保持政治中立。
2.評價:英國建立的這一套制度使文官的任用、選拔、晉升、管理等邁向民主化、制度化,政府機構充滿生機活力,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
典例1[安徽蚌埠2023第一次月考]在英國,撒切爾夫人將“政治態度”作為選拔高級文官的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白20世紀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漢宮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數是由撒切爾夫人與其大臣根據他們的政治傾向而任命的。這一行為( )
A.不利于文官參與政策的制定和決策 B.導致了政務官和事務官職不分
C.試圖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傳統 D.破壞了文官制度職務常任原則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撒切爾夫人將‘政治態度’作為選拔高級文官的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可知,撒切爾意在加強對文官隊伍的控制,試圖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藩籬,C項正確;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這些舉措有利于文官參與決策,排除A項;“導致了”表述太絕對,排除B項;材料中并沒有體現破壞職務常任原則,排除D項。
重點2 英國內閣制與文官制的區別與聯系
典例2[天津部分區2022二模]19世紀初,英國開始設立常務次官;1855年英國頒布法令,建立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最終確立了文官制度,實現了從直接任命官員到公開競爭、考試錄用的重大轉變。由此,對英國文官制度發展變化的理解正確的是
A.文官負責制定國家政策 B.英國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國家
C.全體文官與內閣共進退 D.適應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建立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實現了從直接任命官員到公開競爭、考試錄用的重大轉變。”可分析出英國文官制度使選官更加公平、公正,這適應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D項正確;文官負責制定國家政策與英國國策不符,排除A項;材料體現不出英國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國家,排除B項;全體文官與內閣共進退說法錯誤,排除C項。
重點3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與中國科舉制的異同
典例3[天津2022二模]下表是中英兩國在19世紀中葉前后考試的(局部)內容的對比,考試內容的差異反映的實質是
項目 英國文官制度(機械性·文書助理級考試) 中國科舉制(鄉試考試)
考試內容 必考:英語、數學、普通知識。任選一門:經濟、地理、歷史、德文、法文。 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文五篇;策問五篇,并問經史實務、政治。
A.海洋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差異 B.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差異
C.中國向西方學習從器物到制度的升華 D.英國選官制度是科舉制的繼承和發展
【答案】B
【詳解】通過對比19世紀中葉即工業革命時期,中英兩國選官時考試的內容,從英國側重數學等實用知識,中國突出經書、詩賦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從本質上反映了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差異,B項正確;海洋文明在材料中沒有體現,A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中國向西方學習從器物到制度的升華,C項錯誤;英國選官制度是科舉制的繼承和發展在材料中沒有體現,D項錯誤。
【模擬測試】
1.[黑龍江哈爾濱2022二模]17—18世紀,歐美國家少數人或集團掌握官員任免權,將官職作為禮品或者商品,私相授受,賣官鬻爵;政黨政治形成后,執政黨一般會把官職分給黨內同僚,但是一旦內閣重組,就要更換大批政府官員,新上臺的官員急于為自己謀取利益。材料反映出
A.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 B.歐美社會各領域腐敗盛行
C.需要改革官員的錄用制度 D.民主共和制遭到嚴重破壞
【答案】C
【詳解】材料描述的是政黨政治下的政治分肥制度,這樣不利于國家政策的穩定,因此需要錄用專門的事務官以維護政策的穩定性,C項正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是生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是資本家通過雇傭關系剝削勞動者的剩余價值,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剝削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排除A項;政黨分肥制度不等于社會各領域腐敗盛行,排除B項;歐美國家并不是都實行民主共和制,排除D項。
2.[天津河西2022三模]1854年,英國國會兩名議員根據廣泛調查,提出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建議設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統一考核、管理制度。1870年,英國頒布確立文官制度的法令。這些方案和法令確立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內閣地位發生變化 B.社會經濟結構持續變動
C.民眾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D.保持政府工作持續穩定的需要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時間“1854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英國剛剛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大大提高,而原有的文官制度無法適應迅速提高的生產力,因此對其改革,B項正確;英國內閣是一個包括多個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門的官方體制,材料無法體現內閣地位發生變化,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民眾的受教育水平,排除C項;材料問的是原因,不是目的,排除D項。
3.[北京海淀2022期末]1854年英國公布的《關于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務委員會,確立公開競爭考試制度。其中高級文官考試內容,具體如下,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必考科目 作文、英語、現代或基礎經濟、普通科學、輔助文字
選考科目(任選6門) 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法律、經典、梵語、外文、政治、數學和自然科學
A.考試內容借鑒了中國科舉制 B.凸顯了政務官的專業化要求
C.推動了英國政黨政治的形成 D.高級文官側重綜合知識考查
【答案】D
【詳解】據材料“高級文官考試內容”可知,既有必考科目作文、英語等,也有選考文學、歷史等科目,這體現了對高級文官的文化綜合素質的要求,故D項正確;中國科舉考試主要是儒家經典,材料未涉及,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其專業化,而是強調綜合知識考查,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政黨政治的形成,排除C項
4.[山東泰安2022期末]如表是英國高級官員羅素和阿伯斯諾特對1854年關于重建文官制度的《諾斯科特--屈威廉報告》的看法。據表可知,兩人都
人物 看法
羅素 “現在是女王任命大臣,大臣再任命他的下屬,將來如果考試委員會代替女王,我們將堅決反對”
阿伯斯諾特 對報告中關于原有的文官選任制度的批判是“有失公允的責難”,給“地位尊崇者的心靈帶來了慘痛的危害”
A.強調文官改革措施破壞英國憲政基礎 B.承認文官制度重建的緊迫性
C.認為文官改革政策加劇英國社會動蕩 D.否定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D
【詳解】通過閱讀表格文字可知,對于《諾斯科特--屈威廉報告》,羅素不滿其損害女王權力,打亂現有官員任命方式,阿伯斯諾特認為報告對原有文官選任制度的批判有失公允等,反映出兩人都否定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D項正確;兩人均未指出改革文官有損憲政及民主,排除A項;兩人都反對改革,并未承認改革具有緊迫性,排除B項;兩人均未明確文官改革對社會穩定的危害,排除C項。
5.[遼寧葫蘆島2022期末]在英國的文官制度建立過程中,先是在1855年明確“通過建立適當的考試系統。選拔能干的人才從事公共服務,后又在1870年頒布法令"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揮優錄用”這些規定的出臺
A.有利于提高英國政策的延續性 B.擺脫了政黨政治對英國的影響
C.有助于對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 D.引發了英國報考公務員的熱潮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等程序并且要擇優錄用,這些規定的出臺有助于對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C項正確;文官制度與英國政策的延續性無關,與政黨輪流執政有關,排除A項;B項中的“擺脫了”說法絕對,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這些規定的出臺有助于對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未體現引發了英國報考公務員的熱潮,排除D項。
6.[遼寧丹東2022一模]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規定文官委員會委員在財政部的監督下,有權獨立決定被錄用文官的基本條件。為了避開保守勢力的壓力,又規定外交部和內政部例外,某些高級官職可不經考試而由內閣直接任命。這些規定
A.反映了內閣有凌駕法律的權力 B.保證了公共行政事業的穩定
C.體現了文官制度仍需逐漸完善 D.助長了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
【答案】C
【詳解】根據“為了避開保守勢力的壓力,又規定外交部和內政部例外,某些高級官職可不經考試而由內閣直接任命?!笨傻贸?,當時的文制度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規定不夠嚴格,說明文官制度仍需逐漸完善,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內閣的權力,排除A項;“保證”的說法錯誤,排除B項;這引起規定與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沒有直接的關系,排除D項。
7.[甘肅嘉峪關2022一模]英國責任制內閣確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勝選黨派組閣,政府官職就由該黨成員擔任。之后又進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規定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官員不得參選議員,不能介入黨派活動。這種變化說明
A.議會被政黨操控阻礙民主政治發展 B.文官制度是英國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證施政措施的連續性 D.責任制內閣不具備分權制衡的特征
【答案】C
【詳解】由材料“規定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官員不得參選議員,不能介入黨派活動”可知文官成為政府中不參與黨派之爭的人,有利于保證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C正確;結合所學,英國的權力中心在議會,政黨通過議會選舉執政黨促進民主政治發展,排除A;英國民主制改革的根本在于其君主立憲政體,排除B;責任制內閣具有分權制衡的特征,排除D。
8.[福建泉州2022三模]19世紀以來,英國政府的官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務官,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或政務秘書。他們隨內閣共進退;另一類是事務官,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可以長期任職,這一做法
A.保障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標志君主立憲制的成熟
C.防止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滋生 D.完善了代議制民主政治
【答案】D
【詳解】英國的文官制度下,事務官不參與政黨政治,不受黨派的影響,這能夠保證政府機構運轉的連續性,是對代議制民主的完善,D項正確;這一做法主要是完善了代議制民主政治,而不是保障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排除A項;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和發展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成熟,排除B項;這一做法并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排除C項。
9.[山東臨沂2022驗收考]隨著對中國選官方式優點的深入認識,1870年,英國公務員事務委員會決定:所有公務員均應通過公開的競爭性考試來錄用,以確保英國公務員隊伍的高水準與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統一。此后,這種做法逐漸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聯邦國家推廣。這反映出( )
A.英國對中國傳統制度的借鑒 B.英國政治由專制走向民主
C.中國制度文化具普遍適用性 D.中英民主化中的雙向交流
【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英國公務員事務委員會決定:所有公務員均應通過公開的競爭性考試來錄用,以確保英國公務員隊伍的高水準與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統一……并在主要英聯邦國家推廣”等信息可知,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英國借鑒中國科舉制度來選拔公務員,說明英國借鑒中國傳統制度,A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英國借鑒中國科舉制,沒有體現英國政治體制由專制向民主的發展趨勢,排除B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英國借鑒中國傳統制度,但不代表中國制度文化具有普遍適用性,夸大其作用,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英國借鑒中國的傳統制度,沒有體現中英之間的雙向交流,排除D項。
10.[重慶綦江2022模擬]1870年6月,英國首相格拉斯頓頒布了文官體制改革的樞密院命令,明確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原則,規定在任文官不得參與任何黨派的政治活動,不能介入黨派間的政治斗爭。這一舉措
A.保證了英國文官群體的素質 B.體現政府對政黨的監督制衡
C.表明英國政黨之間斗爭激烈 D.有利于維護政局的穩定有序
【答案】D
【詳解】從材料中的“在任文官不得參與任何黨派的政治活動,不能介入黨派間的政治斗爭”等信息可以看出,這一規定的目的是使政府工作擺脫黨派利益之爭,從而有利于維護政局的穩定有序,故答案為D項;奉行“政治中立”原則與保證文官群體素質無關,排除A項;政府不能起到對政黨監督制衡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英國政黨之間的斗爭狀況,排除C項。
11.[陜西漢中2022校際聯考]19世紀上半期,美國實施的“政黨分贓制"導致政府官員黨派化。其后,1883 年國會通過的《文官制度條例》規定;文官常任,不與執政黨共進退,定期考核,憑業績獎懲升遷。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
A.黨派矛盾激化 B.人治走向法治
C.政府腐敗嚴重 D.分權制衡完善
【答案】D
【詳解】實行文官制度后,政府官員不再與政黨有關聯,國會中的黨派之爭不會影響政府的運作,這是對分權制衡體系的完善,故D項正確;材料主要反映出美國通過《文官制度條例》,避免了文官的黨派化,黨派的矛盾激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獨立戰爭后,特別是1787年憲法頒布以后美國實現了法治,排除B;“政黨分贓制”導致美國政府官員黨派化嚴重,而非政府腐敗,排除C。
12.[湖北新高考聯考協作體2022期末]19世紀后期,英美兩國都實現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兩國改革的基本內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對文官的錄用實行公開競爭考試辦法,擇優錄??;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績大小予以升降獎懲;第三,文官常任,不與執政黨共進退。據此可知
A.改革實現了兩國政治的民主化
B.兩國在政治上實行權力的制衡
C.兩國在完善政府結構,適應工業化社會的需要
D.兩國通過文官改革消除了官員腐敗
【答案】C
【詳解】材料的中心是在描述19世紀后期兩國文官改革內容上的相同點,突現了兩國文官制度的公開化、法制化、專業化等,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所有這些都是為順應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工業化發展的需要而進行的,C項正確;根據文官制度的完善不能說明兩國政治的民主化歷程,排除AB項;“消除了”的說法過于夸張,排除D項。
13.[安徽A10聯盟2023開學考]20世紀以來,隨著文官集團的日益崛起與膨脹,文官逐漸“演變為運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實權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總統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職業文官閹割總統的政策”。據此可知,美國( )
A.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規范 B.總統立法權力遭遇侵奪
C.文官集團壟斷政府權力 D.三權分立機制發展完善
【答案】A
【詳解】據材料“……文官逐漸‘演變為運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實權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總統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職業文官閹割總統的政策’”并結合所學可知,文官在國家政治運行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每位總統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職業文官閹割總統的政策”,也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規范,A項正確;據所學可知,總統負責行政,立法權掌握在國會手中,B項表述與史實不符合,排除B項;據材料“文官逐漸演變為運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實權的真正力量”可知,材料強調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壟斷政府權力,排除C項;材料強調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三權分立的發展完善,排除D項
14.[天津新華2022統考]二戰后,英美兩國在文官任職上實行“職務常任”,這就決定了文官的任免不再根據首相、總統或者政治家的意志,而是根據文官自己的業績及意愿。這一制度原則
A.促進了行政管理專業化 B.保證了行政運行的穩定性
C.避免了政黨意志的干擾 D.實現了權力間的“制衡”
【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二戰后,英美兩國在文官任職上實行“職務常任”,使文官的任免不再根據首相、總統或者政治家的意志,而是根據文官自己的業績及意愿。這使得文官制度不受政治潮流的影響,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行政運行的穩定性,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行政管理專業化,排除A項;“避免了政黨意志的干擾”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材料與權力間的“制衡”無關,文官制度強調“政治中立”,排除D項。
15.[湖南懷化2022一模]1883年美國《彭德爾頓法》規定:文官必須通過競爭考試,擇優錄用;文官不得因為政黨關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職,也不得強迫文官參加政治活動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彭德爾頓法》的頒布
A.確保了美國官員的政治中立 B.實現了美國用人制度的公平
C.根除了美國社會的政治腐敗 D.提升了美國的國家治理能力
【答案】D
【詳解】從材料信息可知,美國《彭爾頓法》確立文官競爭擇優與保持中立原則,首次確認了聯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則,在一定程度減少政府的腐敗,改進了文官的素質,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文官的專業化和行政管理的職業化,有利于提升美國的國家治理能力,D項正確;文官中立不等同官員中立,排除A項;原則上有利于公平,不等同于事實上的公平,排除B;根除腐敗有點絕對化,排除C項。
16.[山東臨沂2022月考]1883年后,美國政府的官職通過公開考試向社會所有人敞開,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機會,而不考慮他們來自什么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什么宗教背景與地域背景以及什么家庭背景與種族背景等。由此可見,當時美國文官制度改革( )
A.完善了美國的兩黨政治體制 B.彰顯了官員選拔標準的公正性
C.推動了美國社會的文化認同 D.確立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則
【答案】B
【詳解】美國政府在選拔文官時候“不考慮他們來自什么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什么宗教背景與地域背景以及什么家庭背景與種族背景等”,體現了美國文官制度改革中的公正性,B項正確;文官保持中立,不參與政黨政治,排除A項;選拔官員時不考慮其文化背景,因此與文化認同不符,排除C項;通過材料無法看出“政治中立”的原則,排除D項。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新丰县| 康马县| 额尔古纳市| 运城市| 台前县| 虎林市| 沁阳市| 阳高县| 汽车| 青海省| 安阳县| 临漳县| 万年县| 崇州市| 乐业县| 湟中县| 星座| 南澳县| 桂阳县| 息烽县| 龙门县| 罗田县| 兴山县| 婺源县| 东乌| 灵石县| 芦山县| 谷城县| 讷河市| 女性| 邛崃市| 娱乐| 婺源县| 田东县| 宜宾县| 儋州市| 湘乡市| 鄢陵县| 濮阳市|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