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凝聚法治共識觀看視頻,想一想:實現群眾到政府辦事“一網、一門、一次”給咱老百姓帶來了啥便利,說明了什么道理?學習目標1.知道政府的作用和宗旨。2.正確認識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義,正確理解法治與德治的關系。3.懂得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學習重點:政府的作用和宗旨,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學習難點: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義,法治與德治的關系。閱讀教材P50——53,了解新知,歸納知識。板塊一:法治政府1、政府的作用是什么?2、政府和人民的關系。3、什么是法治政府?(含義)4、什么是依法行政?(含義)5、為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怎么做?6、怎樣建設法治政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與政府部門打交道。遇到下列這些情況,應該找哪個政府部門?◆玲玲發現紅綠燈壞了。◆玲玲父親想開一家超市店。◆初中生玲玲被父親要求綴學打工。◆玲玲發現有人亂砍濫伐樹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領結婚證。-----向交通局反映-----找工商局辦理-----向教育局求助-----向農業局反映-----到民政局辦理1、說明政府有什么作用?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維護社會治安救助流浪人口保障義務教育保障百姓住房1、說明政府有什么作用?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2)政府的權利來源、工作宗旨和原則宗旨:工作原則: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權利來源:人民1.如何認識人民政府?觀看視頻,結合教材說說什么是法治政府,怎樣建設法治政府(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要求(怎樣)2、什么是法治政府?怎么建設法制政府(要求)?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給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努力建設法治政府。仔細閱讀教材第52頁內容,結合“相關鏈接”,思考:什么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什么?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原則必須為法無禁止皆可為3、依法行政含義、要求及其核心含義: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想一想:政府如何實現依法行政?法無授權不可為明確政府該做什么法定職責必須為明確政府該怎么管理市場法無禁止皆可為政府要尊重公民的各項權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張清單”的目的是什么?依法行政,用“清單”明確政府權責,規范政府的行政權。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利。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體系,規范政府的行政權。“互聯網+政務”解決了群眾辦事難的問題,實現了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只跑一次”“一次不跑”的真正落地,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近年來,我國各地政務服務平臺紛紛上線,不斷推動各地從網絡問政走向網絡理政,實現了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思考:互聯網+政務的實施,對政府提出了哪些要求?②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2020年“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正在進行,中國政府網現已選登了一部分網友留言。網友提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很多地方買不到口罩,建議相關部門平時就做好防控重大傳染病醫療物資儲備工作,并把物資分散儲存于各地防疫部門,像儲備糧食一樣,實時更新,緊急時就可調用;還有人建議,希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過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城市建立一批應急備用醫院。思考:作為一名公民應如何參與到建言征集活動中?③公民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推動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創新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便于公民參與和監督的新形式。討論: 部分地區禁止未打疫苗者進入公共場所未接種新冠疫苗將影響出行:近日,全國不少地方發布通告稱,未接種新冠疫苗將不許進入超市、醫院、車站、學校等公共場所。國家衛健委發聲:在8月2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應立即糾正,避免“簡單化、一刀切”的做法。思考:公民該不該接種疫苗?政府該不該強制公民接種疫苗?④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賴于社會成員對普遍性的行為規范和網絡的認可而賦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會秩序。政府作為一個為社會成員提供普遍服務的組織,其公信力程度通過政府履行其職責的一切行為反映出來,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實際上是公眾對政府履行其職責情況的評價。4、如何建設法治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利。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體系,規范政府的行政權。②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③公民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④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閱讀教材P53——56,了解新知,歸納知識。板塊二:厲行法治7、怎樣厲行法治?8、法治和德治的關系。討論: 反詐中心APP你下載了嗎?反詐民警連麥走紅:2021年9月3日晚,抖音主播“反詐警官老陳”通過連線PK的方式,和多位抖音主播合作宣傳反詐知識,呼吁網友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當直播 PK遇到反詐警察”話題迅速登上抖音熱榜第一、今日頭條熱榜前5位,并登上微博熱搜榜前5。直播數據顯示,9月3日晚“反詐警官老陳”前后兩場直播觀看人次累計超過3800萬,獲贊超過1億次。思考:打擊詐騙,營造安定和諧的法治環境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公民尊法學法立法機關科學立法行政機關嚴格執法企業依法經營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厲行法治……厲行法治都有哪些人參與?全體社會成員總述: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力,履行義務。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如何厲行法治?立法反詐騙抓捕詐騙分子審判詐騙分子全民防詐騙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公民:要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摒棄根深蒂固的人治觀念:要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正確的法治意識,自覺運用法治思維考慮問題,以法治的方式處理問題,遵守法律,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拜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要培育法治信仰,增強對法律的信任感等。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社會: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二十多年前,老楊的女兒被單位無理由辭退。老楊自考法律本科,當上一名公務員,將女兒該單住告上法庭,最終打贏了官司。十多年來,老楊堅持學習法律,搜集了五十多萬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識材料,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詢,義務為群眾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為許多當事人討回了公道。2014年,老楊被評為“守法好公民”。老楊說:“當個人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積極維權、依法合理表達訴求時,那么最終損害的還是集體的利益。”老楊的故事對我們做守法公民、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有哪些啟示 合作探究 思考并回答問題:1.怎樣做到厲行法治?(多角度思考)①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公民)②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國家)③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公民)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員)⑤厲行法治,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社會)如何厲行法治?⑥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觀看視頻,結合教材說說“德治與法治”的關系。(1)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5)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2)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凝聚法治共識法治政府職能、宗旨、工作原則厲行法治課堂總結: 政府牽頭,全體社會,法治共識要求:依法行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對全體社會成員的要求政務公開防范權力濫用公民黨政人員社會法德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 凝聚法治共識 課件(共22張PPT).pptx 一站式服務.mp4 法治與德治.mp4 法治政府.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