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華師大版九上科學3.3常見的鹽(2)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鹽酸鹽、硫酸鹽的基本化學性質;2、 學會檢驗鹽酸鹽和硫酸鹽的存在。3、會簡單的實驗操作與根據實驗現象進行初步判斷。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區分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方法:1、試劑: 溶液和 ;2、現象:出現白色沉淀的是 ;無現象的是 。知識點2、實驗1、在分別盛有少量氯化鈉溶液和氯化鉀溶液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硝酸銀溶液和幾滴稀硝酸,觀察和記錄發生的現象。氯化鈉溶液中發生的現象是 。 氯化鉀溶液中發生的現象是 。化學方程式: ;結論:檢驗鹽酸鹽可用的試劑是 。試著用離子來表示這類反應: 。實驗2、在分別盛有少量硫酸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氯化鋇溶液和幾滴稀硝酸,觀察和記錄發生的現象。硫酸鈉溶液中發生的現象是 。 硫酸銅溶液中發生的現象是 。化學方程式: ;結論:檢驗硫酸鹽可用的試劑是 。試著用離子來表示這類反應: 。實驗3、在盛有少量碳酸鈉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幾滴硝酸銀溶液和氯化鋇溶液,再分別滴入幾滴稀硝酸,觀察和記錄發生的現象。(1)向碳酸鈉溶液中先加入硝酸銀溶液,發生的現象是 ;再加入稀硝酸,發生的現象是 。化學方程式: ;(2)向碳酸鈉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鋇溶液,發生的現象是 ;再加入稀硝酸,發生的現象是 。化學方程式: ;結論: ;結合以上三個實驗,可知,檢驗鹽酸鹽和硫酸鹽時一定要滴加稀硝酸,以排除 鹽的干擾。二、例題講解:例題1、小波試著用多種實驗方法區別稀鹽酸和硫酸鈉溶液,其中,不可行的是( )A.石蕊試液 B.CuSO4溶液 C.Na2CO3溶液 D.BaCl2溶液例題2、下列關于鑒定溫泉中的硫酸根離子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A.滴加鹽酸 B.滴加BaCl2溶液后,再加稀HNO3C.滴加NaOH溶液后,再加稀鹽酸 D.滴加Na2CO3溶液后,再加稀HNO3例題3、用實驗方法驗證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實驗用品中除了上述三種金屬外,若還需選用一種試劑,這種試劑是( )A. CuSO4 B. AgNO3 C. 稀HCl D. FeSO4例題4、下列的檢驗及結論中一定正確的是( )A. 加入稀鹽酸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則原溶液一定有碳酸鹽B. 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一定有硫酸鹽C. 分別含有Mg2+、Cu2+和Na+的三種鹽酸鹽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鑒別開D. 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例題5、有一種鹽溶液,加入氯化鋇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根據這個實驗結果,對這種鹽的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①酚酞溶液 ②二氧化碳氣體 ③碳酸鈉溶液 ④稀硫酸A. 它是鹽酸鹽 B. 它一定是硫酸鹽 C. 它可能是碳酸鹽 D. 它可能是銀鹽例題6、某興趣小組在課外活動中,對某溶液進行了多次檢測,其中三次檢測結果如下表,請回答:(1)三次檢測結果中第__________次檢測結果不正確。(2)在檢測時,為了確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和氯離子,先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學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繼續加入過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學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濾后,再向濾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學式)。三、隨堂練習:1、如果要檢驗某物質中是否有硫酸根離子存在,可以用( )21教育網A. 酒精 B. 碘酒C. 酸堿指示劑 D. Ba(NO3)2和HNO3溶液2、現有下列試劑:①蒸餾水;②AgNO ( http: / / www.21cnjy.com )3溶液;③BaCl2溶液;④稀HNO3,欲檢驗硝酸銀固體中是否含有少量可溶性鹽酸鹽雜質,應選用的試劑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3、以下各類鹽中,除鉀鹽、鈉鹽、銨鹽能溶于水外,其余大部分不溶于水的鹽是( )①鹽酸鹽 ②硫酸鹽 ③硝酸鹽 ④碳酸鹽 ⑤磷酸鹽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4、現有下列試劑:①蒸餾水;②Ag ( http: / / www.21cnjy.com )NO3溶液;③BaCl2溶液;④稀鹽酸,欲檢驗硝酸鈉固體中是否含有少量可溶性硫酸鹽雜質,應選用的試劑是( )2·1·c·n·j·y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碳酸鹽中先加入氯化銀再加入稀硝酸,先有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B. 碳酸鹽中先加入氯化鋇再加入稀硝酸,先有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C. 氯化銀和氯化鋇就能夠用來檢測鹽酸鹽和硫酸鹽D. 加入氯化銀生成沉淀沒辦法確定原溶液中所含酸根離子【來源6. 用合適的物質填空:(1)檢驗鹽酸和可溶性的鹽酸鹽可用 ;(2)檢驗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鹽可用 ;四、課后鞏固:1、下列物質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組是( )A.CuO、Fe2O3 B.AgCl、BaSO4C.Cu(OH)2、F e(OH)3 D.CaCO3、BaCO32、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Ca(OH)2、NaNO3 B.NaCl、K2CO3、H2SO4C.HCl、BaCl2、CuSO4 D.KNO3、NaOH、Na2CO33、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另加試劑不能鑒別的一組是( )A.Na2SO4 BaCl2 K2CO3 KNO3B.BaCl2 CuSO4 NaOH NaClC.Na2CO3 NaCl HCl Ca(NO3)2D.NaOH Na2CO3 酚酞 CaCl24、下列認識或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向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可證明該物質中一定含有CO32-B.常溫下可用Fe與AgCl反應制取AgC.可用過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D.分別將Mg、Fe、Cu、Ag放入稀鹽酸中,可確定它們的活動性順序5、下列敘述不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 未密封保存的苛性鈉遇鹽酸有氣體生成B. 純凈的氫氣在空氣里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C. 將 Fe(OH)3加入滴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中顯紅色D. 在 Na2CO3、K2SO4、AgNO3三種溶液中滴入 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6、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Cl、AgNO3 B. KOH、H2SO4 C. Na2CO3 、 HNO3 D. HCl、KNO37、不用其它試劑鑒別 ①Na2SO4 ②KCl ③ CuSO4 ④BaCl2四種溶液,先直接鑒別出一種,再逐一鑒別出其余物質,則鑒別的正確順序是( )A. ①④③② B. ③④①② C. ③④②① D. ③①④②8、NaCl溶液中含有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Na2SO4和MgCl2雜質,只用一種試劑除去全部雜質,該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學式)。219、氫化鈉(NaH)與水反應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式為:NaH+H2O = NaOH+H2↑。CaH2與NaH的化學性質相似。用方程式表示CaH2與Na2CO3水溶液發生的化學反應 。10、X、Y、Z 三種物質,其中X為硫酸鹽、Y為一種難溶性堿、Z為一種鹽酸鹽,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根據以上關系:(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X ,甲 ,乙 ;(2)寫出乙與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類型 。11、某化學小組對一化工廠排放的污水做了粗略測定,初步認為其中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為了進一步確認,進行如下實驗:①取污水仔細觀察,呈無色、透明、均一狀態;②向取樣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氣泡產生;③用pH試紙測定污水的pH值,試紙顯深藍色(pH>7);(1)由實驗①可知,該污水中肯定不含的離子是 ;(2)由實驗②可知,該污水中肯定不含的離子是 ;(3)綜合實驗①②③可知,該污水中肯定含有的離子是 。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氯化鋇(硝酸鋇) 稀硝酸2、硫酸 鹽酸知識點2 、實驗1、現象:出現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出現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NaCl + AgNO3=AgCl↓+NaNO3 KCl + AgNO3=AgCl↓+KNO3結論: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離子方程式:Cl- +Ag+ =AgCl↓實驗2、現象:出現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出現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溶液變藍色化學方程式:Na2SO4+BaCl2 =BaSO4↓+2NaCl CuSO4+BaCl2 =BaSO4↓+CuCl2結論: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離子方程式:Ba2++SO42-=BaSO4↓實驗3、(1)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產生氣泡化學方程式:Na2CO3+2AgNO3 =Ag2CO3↓+2NaNO3 Ag2CO3 +2HNO3=2AgNO3+H2O+CO2↑(2)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產生氣泡化學方程式:Na2CO3+BaCl2 =BaCO3↓+2NaCl BaCO3 +2HNO3=Ba(NO3)2+H2O+CO2↑結論:碳酸鋇和碳酸銀等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能溶于稀硝酸結合以上三個實驗:碳酸二、例題講解:例題1、B解析:A、石蕊在鹽酸中顯紅色,在硫酸鈉中顏色不變,現象不同,可以鑒別,但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和鹽酸會發生中和反應但無現象,和硫酸鈉不反應,不能鑒別,符合題意;C、碳酸鈉會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與硫酸鈉不反應,現象不同,可以鑒別,但不符合題意;D、氯化鋇不與鹽酸反應,會與硫酸鈉生成硫酸鋇沉淀,現象不同,可以鑒別,但不符合題意。例題2、B解析;A、滴加鹽酸與硫酸根并無特征變化發生,故A錯.B、鑒定硫酸根的存在一般加入鋇鹽檢驗是否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為防止銀離子的干擾一般可采用硝酸鋇進行檢驗.故此選項正確.C、加氫氧化鈉與硫酸根也不會有反應,故不正確;D、滴加碳酸鈉溶液只會與一些金屬離子結合成沉淀,加酸后會溶解,與硫酸根的檢驗無直接關系,故不正確。例題3、A解析:金屬要比鹽中的金屬活潑(但不能用K、Ca、Na),鹽是可溶性的鹽,所硫酸銅符合題意。例題4、C解析:A.加入鹽酸產生無色氣體, ( http: / / www.21cnjy.com )將氣體通入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說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原溶液中可能式碳酸鹽或者碳酸氫鹽,故A錯誤;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可能生成AgCl沉淀,應先加入顏色,如無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檢驗,故B錯誤;C.加入NaOH,氫氧化鎂為白色沉淀,氫氧化銅為藍色沉淀,可鑒別,故C正確;D.可能為BaCO3、CaCO3、MgCO3等白色沉淀,所以不一定為鋇鹽+,故D錯誤。例題5、D解析:A、這種鹽一定不是鹽酸鹽,如果是鹽酸鹽就不會產生白色沉淀,故A錯誤;B、與鋇離子形成白色沉淀,可能為硫酸鹽與其反應生成的硫酸鋇,也可能是硝酸銀等與其反應生成的氯化銀;故不正確;C、加入的物質一定不含碳酸根,如果有碳酸根生成的沉淀碳酸鋇會溶于稀硝酸,沉淀消失并產生氣泡,故不正確;D、與氯離子形成白色沉淀,可能是銀鹽與其反應生成的氯化銀沉淀,故正確。例題6、(1)二 (2)HNO3;檢驗碳酸根離子;HNO3;除盡碳酸根離子;Ba(NO3)2解析:(1)在同一溶液中,溶質不能相互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或水,否則就不能共存。第二次檢測中氯化鋇與硫酸鈉能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因此第二次檢驗結果不正確。(2)碳酸根離子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硫酸根離子與氯離子都不與稀硝酸反應,因此加入過量稀硝酸是為了檢驗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能結合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鋇白色沉淀,氯離子與鋇離子不反應,而氯離子與銀離子能結合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銀魄沉淀,硫酸根離子與銀離子能結合成微溶的硫酸銀,因此需先加入過量的硝酸鋇溶液,檢驗并除盡硫酸根離子,過濾后再向濾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檢驗氯離子。三、隨堂練習:1、D 2、A 3、D 4、C 5、C6、(1)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 (2)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四、課后鞏固1、B 2、D 3、A 4、C 5、C6、D 7、B 8、Ba(OH)29、CaH2+ H2O = Ca(OH)2+H2↑ 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10、(1)MgSO4,BaCl2,AgNO3;(2)2AgNO3+MgCl2=Mg(NO3)2+2AgCl↓,復分解反應11、(1)Fe3+(2)Ba2+(3)Na+、OH-、CO32-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