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器——系統的分工合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設計思路本課用二個課時來完成,第一課學習細胞器的結構、形態和功能,學生已完成以上的學習任務。本節課是第二課時,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為例,通過設計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以小組分工合作扮演細胞器的形式,體會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和協調配合,明確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的聯系和功能上的分工協作,深入理解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2、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是本章的重點內容,高考中時有考查。它是后面將要學習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質的合成、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礎。通過學習,使學生從系統的角度來認識到細胞,認識系統內的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及細胞器之間是怎樣分工合作,協調配合來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的,為后面學習細胞的能量的供應和利用奠定細胞學基礎。3、學情分析學生在第一學時的學習過程中已經了解了各個細胞器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將功能相似或關聯的細胞器找出并歸類應當不難。但學生的探究習慣還沒有養成,因此本節教學中,應強調學生自學、探究與合作交流。四、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簡述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熟練記憶與分泌蛋白質有關的細胞器。2.簡述生物膜系統的概念、結構和功能。3.舉例說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是一個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4.說出生物膜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意義。(二)能力目標1.通過資料的閱讀和實際的問題的引導,培養學生分析和理解問題的能力;2.通過畫過程圖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分析、歸納的能力。(三)情感目標1.通過學習建立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部分與整體相統一的觀點,并滲透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2.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激勵他們對生命科學知識要有不斷探索的精神;3.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五、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 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2.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的重要作用。(二)教學難點1.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2.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六、教學策略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實驗探究法、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7、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溫故知新:復習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1. 根據功能推斷細胞器。2.提問:哪些細胞器的功能有關聯之處?” 觀察并回答問題,簡要說出細胞組成及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都與蛋白質合成有關。 復習知識,為接下來導入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做鋪墊;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 “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都與蛋白質的合成有關,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科學家是怎樣研究這個問題的呢?” 學生閱讀課本的相關內容,思考、傾聽和體會科學家的研究精神;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學習分泌蛋白、同位素標記法的概念 1. 提出問題:什么叫分泌蛋白?2.指導學生閱讀學案中的資料一和資料二 學生思考、討論完成學案資料一、資料二的有關內容 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的過程 1.觀察豚鼠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蛋白形成過程圖解。引導學生帶著問題“3H-亮氨酸出現的時間和地點”,來描述亮氨酸轉移的途徑,思考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的過程。2.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生發言。 1.理解、體會科學家的實驗方法和思路。2. 小組合作完成學案中的討論一,總結出分泌蛋白合成的場所、運輸的過程及能量的供給。 引導學生主動感知知識形成,使學生認同科學研究成功的要素──探索精神、理性思維及技術手段的支持。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1.提出問題:(1)在核糖體上合成的分泌蛋白為什么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而不是直接運輸到細胞膜外呢?(2)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中具體有什么作用呢?2.歸納總結:分泌蛋白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后,進入內質網,通過折疊、組裝,加工成較成熟蛋白質,由囊泡轉移至高爾基體,在高爾基體中通過精密加工、分類和包裝后,形成成熟蛋白質(分泌蛋白),再由囊泡送至細胞膜,由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 1.完成分泌蛋白合成運輸的流程圖,并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請一位學生展示并描述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過程。2. 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扮演細胞器,小組合作來描述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的過程。 1.通過看圖完成流程圖,使學生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2.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3.強調膜結構的重要性,為建構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奠定基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概念、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 1、顯示細胞的亞顯微結構,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具有單層膜、雙層膜的細胞結構,從而總結出生物膜系統的概念。2. 引導學生通過數據的分析,得出生物膜系統的化學成分。3.引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總結出細胞膜、內質網膜、核膜在結構上存在著直接聯系。4.引導學生觀察分泌蛋白運輸到細胞外的過程示意圖,總結出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之間通過囊泡的間接聯系。5.引導學生閱讀學案中的資料三,討論:既然它們之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它們之間能否相互轉化呢?6.歸納:細胞內的生物膜成分相似,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它們之間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高爾基體在其中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 1.結合各種細胞器協調配合合成蛋白質的過程,思考回答問題。2.明確內質網、囊泡、高爾基體、細胞膜參與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3.觀察內質網膜與細胞膜、核膜相互聯系的圖解,理解細胞內膜結構間的關系。4.通過思考和討論,明確細胞內的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1.層層遞進,由功能的聯系,到結構的聯系,在理解的過程中體會到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解,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歸納獲得知識。加工信息,建立知識間的聯系3.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提問,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生物膜系統的作用 1.引導學生回顧細胞膜的功能、內質網的結構特點、具有膜的細胞器歸納出生物膜系統的三大功能2.課堂小結: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通過細胞器等各種結構之間的分工合作、協調配合成為一個整體,使生命活動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自我調控,高度有序的進行! 1.明確細胞器膜、細胞膜、核膜等膜結構構成了生物膜系統,以及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作用。舉例說出在細胞內細胞器的分工合作。2. 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堂上練習,鞏固知識,靈活運用知識。 師生共同討論,進一步掌握知識要點。通過練習反饋,了解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 8、板書設計1、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二、細胞的生物膜系統(一)概念(二)化學成分(三)各種生物膜的結構聯系(四)生物膜系統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