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城市規劃的典范---巴西利亞 【教材分析】 本課利用這一單元重點是認識城市的方法為框架,著重突出巴西利亞在城市規劃和布局、城市建筑與管理的特點,從宏觀至微觀,從整體至細節上體現了人類對城市設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節課不僅使學生能認識新穎年輕活力的新城市,還能認識到合理科學的城市規劃與生態建設對于城市的發展極具重要作用。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對認識與學習新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與極強的接受力。本節課前,學生在第四單元前四課的學習中,已經初步掌握了分析城市的方法,能知道從哪幾個方面去分析,因此這節課在認識巴西利亞這個新城市上的方法運用上不會有較大難度。但是對于城市規劃這一概念卻是有些陌生的,需要做好解釋,同時對于巴西利亞成為城市規劃典范的原因亦是重點要去分析。 【學習目標】 1.依據地圖,描述巴西利亞的地理位置; 2.閱讀教材和補充材料,知道巴西遷都巴西利亞的原因; 3.欣賞、分析圖文資料感受巴西利亞城市布局和規劃的特點,理解巴西利亞成為世界城市規劃典范的原因; 4.聯系溫州大拆大整,整理歸納巴西利亞在布局規劃和城市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認識城市規劃對城市和諧發展的重要意義。 【教與學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法、情境創設法;學習方法:材料分析法、問題探討法。 【教學過程】 【導入】 我們都共同生活在溫州這塊溫暖之地,我們都熱愛這塊熱土,相信我們也都有一份共同的心愿:希望我們的城市會更美好更和諧。而這段時間,溫州一些老街區時常能看到這么一幕,隨著“轟隆,轟隆……”巨響,一座座老舊房屋轟然倒下。出示圖片。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學生回答) 這是溫州為了更好的助力城市發展轉型,在全力開展的“大拆大整”專項行動。那么在專項行動之前,這些地方存在哪些問題呢?【出示圖片】 危房林立,違章亂建,環境臟亂,巷弄狹窄,治安差等問題。【小鏈接:鹿城區中央涂危房倒塌的背后】 因此政府為更好的促進城市建設,全面推進該項行動。當然“大拆大整”不是終點,真正的目標是在之后的“大建大改”上。我們是溫州的小主人也應該為城市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怎么盡力呢?就需要借助今天的學習和收獲。 【設計意圖】聯系溫州正在進行的“大拆大整”專項行動,結合家鄉時事,調動課堂興趣;了解城市建設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意識,也增強主人翁、憂患意識。對于接下去如何進行合理城市規劃,如何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做好情感鋪墊。 “大拆大整”后如何規劃,城市建設需要注意什么?今天我們先就走進一座城市,它被譽為“城市規劃的典范”,------巴西利亞,來借鑒它的成功之處。(出示板書) 板書:城市規劃的典范---巴西利亞 {材料解釋}:“城市規劃”是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 【新課】: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一節課需要我們掌握的學習目標。帶著要完成的任務,進入教學。 【學習目標】出示: 1.依據地圖,描述巴西利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2.閱讀教材和補充材料,知道巴西遷都巴西利亞的原因; 3.欣賞、分析圖文資料感受巴西利亞城市布局和規劃的特點,理解巴西利亞成為世界城市規劃典范的原因; 4.聯系溫州大拆大整,整理歸納巴西利亞在布局規劃和城市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 【設計意圖】“學習目標”的出示,是使學生能明確這節課要掌握的目標是什么,能帶著學習任務有針對性的完成教學任務,到教學完成后就能自行對比給出評價。 環節一、【巴西利亞概況】---巴西利亞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要了解巴西利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需要借助哪些地圖?(學生回答) 出示《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圖》、《巴西利亞位置圖》、《巴西利亞地形圖》《巴西利亞氣候圖》等,請學生看圖完成填空。 1、巴西位于 洲,東臨 洋; 2、巴西利亞是巴西的 ,位于巴西 。 3、巴西利亞的地形是 ,地勢 。其主要氣候類型是 ,特點是 。 (學生回答) 巴西利亞地處世界第一大高原,地勢廣闊平坦,氣候溫和宜人。這里風光秀麗,氣候舒適,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但在建都前,這里人煙稀少、一片荒涼。為什么巴西政府要選擇作一“拓荒者”,遷都巴西利亞? 環節二、【遷都巴西利亞】 巴西政府為什么從里約熱內盧遷都至巴西利亞?(學生看書,結合材料歸納,回答) {材料出示} 材料1、《巴西人口分布圖》 結合書本,巴西的人口、城市分布特點及影響 (學生回答) ( 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人口高度集中一方面使中西部和北部缺乏勞動力,另一方面人口高度集中給東南部城市環境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交通擁擠、住房緊張、污染嚴重等。) 材料2、里約熱內盧的交通、住房圖片 材料3、里約熱內盧,巴西第二大城市,被譽為“狂歡節之都 ”。 1950年前后,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它的面積占全國的0.5%,卻集中了600多萬占全國10%以上的人口。這里貧民窟數量達到946個,貧民不斷增加。貧民窟內也成為了毒販的天下,且每個星期都有人死于槍戰中。警察也不敢隨意進入,每次前往都要荷槍實彈全副武裝。 歸納:而巴西利亞定都就有著它的優勢--- 自然條件: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上,地域寬廣,環境優美,有利新城市發展; 城市發展:里約熱內盧“城市病”嚴重;(交通擁堵、住房緊張、治安混亂、環境差……) 政治經濟:加強對廣大內地地區的管理開發,同時緩解東部沿海城市的壓力 國家安全:原里約熱內盧是沿海城市,容易遭受襲擊,不安全 教師小結:正是這一系列原因的促動,新首都巴西利亞誕生,從原來的荒無人煙到現在成為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走出了一條“拓荒者”之路。 【設計意圖】結合不同的學習資源,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歸納巴西遷都的原因。同時能深刻感受人口對于城市建設的影響,對“城市病”又一個深刻理解,為之后如何針對新都建立為預防城市病的出現采取的措施分析做好鋪墊。 環節三、【巴西利亞魅力】 教師過渡: 一個新生城市的規劃設計要由宏觀到微觀、整體到局部的考量。經過僅僅41個月浩大而緊張的工程建設,新都于1960年4月21日宣布建成,實現了巴西人的百年遷都夢想,也成就了現在這個最為新穎別致的巴西都市。而由于巴西利亞的城市規劃科學獨特,建筑設計巧妙新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7年將這個年輕的城市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整體規劃: 出示《巴西利亞城市--飛機設計草圖》,猜猜看,這幅設計圖的蘊意? (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巴西利亞的城市設計師根據各項條件要求,設計巴西利亞的飛機造型,就是蘊意這座城市能像飛機一般展翼高飛,能不斷發展。 出示《巴西利亞城市規劃及功能分區圖》,結合書本P108頁的圖片和文字,思考回答: (1)巴西利亞城市規劃圖上劃分了哪些區域?這些區域主要分布在“飛機”的什么位置?(學生回答) 出示表格 (2)請歸納巴西利亞城市規劃與布局的特點。 (學生展示、回答) 小結:集中或分散的綠地,與不同風格的建筑物交相映襯,布局規整而不失活力,規劃考慮科學合理,極具完整性。 (3)該城市規劃中如何預防“城市病”?(學生回答) {材料補充}政府明文規定,只許建設無污染的小工業。城建法律規定,沒有綠化設計的工程不得施工。市政府專門設有一支龐大的專業管理隊伍,負責公共綠化的培植和澆灌,這方面的預算占市政開支的第一位。每年春天都開展全民植樹活動,苗木由政府免費提供。 巴西利亞在興建之初也同步建設了8座衛星城市。衛星城設施配套齊全,商業發達,居住條件舒適,往返交通方便,且房租、水、電費比市區便宜,環境比市區更優雅。目前,巴西利亞市區人口約70萬左右,衛星城人口150萬。 歸納: 為保護“飛機”形狀不被破壞,巴西利亞的發展一直受到政府嚴格的控制。城內不準建新住宅區,居民盡量分布在城外的衛星城里居住。 細節的注重 (1)出示《巴西利亞城市布局》,結合材料:帕拉諾阿湖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東部,是一個面積達48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是城市設計師科利用當地丘陵地形,筑壩截住帕拉諾阿河等幾條河流河水,形成一個周長達80多公里的湖泊。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湖與巴西利亞城市布局,人工湖環抱著巴西利亞,這樣的規劃設計有什么作用?(學生回答) (旱季,它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雨季可以蓄洪防止洪澇災害。湖水環抱全城,美化了城市。) 從當中四通八達寬闊的道路,讓學生體會巴西利亞便捷的交通; (3)出示城市綠化圖片,材料:全市60%的面積是綠地,城南6千米長的人工防護林帶。城建法律規定,沒有綠化設計的工程不得施工,周圍裸露的空地必須有綠色覆蓋方能驗收。市政府有一支龐大的專業管理隊伍,負責公共綠化的培植和澆灌,這方面的預算占市政開支的第一位。每年春天都開展全民植樹活動,苗木由政府免費提供。 該材料讓你感受到巴西利亞什么特點?(學生回答) 巴西利亞綠化到位、環境宜居。 3、建筑新穎獨特 巴西利亞融合了世界建筑藝術精華,因此,又有“世界建筑博覽會”之稱。許多構思獨特線條優美的著名建筑,不盡為巴西利亞增添了光彩,更彰顯了人文和諧之美。 出示建筑圖片,請學生來看圖揣測介紹建筑的蘊意。 【建筑風格】,1、巴西國會大廈---眾議院(民主),參議院(集中),議會(以人為本) 2、蒙眼少女---法不認人,公平正義 3、三軍總部寶劍雕塑---呼吁和平 4、外交部外蓮花型石雕---世界團結和平 這一系列的建筑業著實突出了巴西利亞的這座城市的主要功能?(政治中心) 教師小結:巴西利亞的建筑設計體現了巴西人民以人為本的理念,也體現了巴西人的聰明才智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科學的規劃,合理的布局,新穎的建筑,使得巴西利亞成為了世界城市規劃的典范。 環節四、【他山之石】---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作為城市規劃的典范,你認為巴西利亞在城市規劃與管理中,哪些經驗是值得溫州城市在“大建大改”的城市轉型建設中學習和借鑒的? 活動:我是小小城市設計師。(小組四人討論交流,組長做回答) (學生回答) 借鑒巴西利亞城市管理的經驗:種植樹木;綠化到位;功能分區;布局合理;建筑多樣;有效管理;交通便捷…… 補充《溫州城市總體規劃圖》《中心城市用地規劃圖》,溫州特色建筑等圖片。 【設計意圖】結尾與導入都借用“大拆大整”行動,做到首尾呼應。利用小組合作形式,借鑒巴西利亞在規劃及管理上的經驗,為溫州的城市轉型建設提供一些意見建議。該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生思維,增強主人翁意識,能樹立為家鄉建設獻綿薄之力觀念。 【總結】巴西利亞的建成,首次實現了全由人規劃的未來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綠地上的首都,它的規劃社會體現了人的精神和智慧的偉大創造力,也是建筑的現代精神的典范。世界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現代城市。希望我們生活的城市也能借鑒優秀經驗,發展成為美好的宜居城市。 【板書設計】 城市規劃的典范 科學合理規劃 宜人優美環境 巴西利亞 管理經驗 新穎人文建筑 (城市規劃典范) (助力城市轉型) 【作業設計】 查閱巴西利亞的其他特色建筑并了解它的設計意圖。 查找一座你所認為的具有規劃特色的城市,并做相關了解與交流。 【教學反思】 優點:這節課的教學設計還是符合本課重難點要求。通過以近期我市全面推進的“大拆大整”助力城市轉型發展的行動為線索,首尾呼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時事,關心家鄉發展。再以各種資源素材補充豐富學生對城市規劃建設的理解,認識巴西利亞該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概括巴西利亞成為城市規劃典范的原因。其中也讓學生感受該城市規劃中“以人為本”,注重生態和諧的特點。而在教學過程中,以圖文材料層層設問,激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足:在問題的設計上還不夠精煉,給于學生的指向性不明確,需待加強。在小組合作中需要調動后進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說明:每篇課例不超5000字。教學過程設計中,可選擇3-5處設計說明設計意圖,設計意圖在此片段下方用括號加以說明,每處說明不超100個字,教學反思在300字以內。3.使用統一封面(見附件),正文內不署學校及教師姓名。用A4紙張排版,每頁字數為30×35,標題為3號黑體,正文敘述用小4號宋體,設計意圖說明用小4號楷體。樣例中的留空大小可以自行調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