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 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 學案2022-2023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 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 學案2022-2023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資源簡介

1.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
課時:2課時
【學習目標】
1. 政治認同: 社會發展是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過程,最終會有適應發展趨勢的階級,建立的生產關系,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展,中國共產黨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 科學精神: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生產關系要不斷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在兩者的矛盾運動中,不斷推動社會的進步
3.公共參與:作為當代青年,要不斷學習社會發展歷史,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
【學習重難點】
重點:私有制階級國家的產生、正確理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不同類型國家生產關系的特點不區分
難點: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危機
【課前預習】
1. 原始社會的生產力狀況是怎樣的?
2. 原始社會生產關系有哪些特點?
3. 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形式有哪些?
4. 私有制確立、原始社會解體的標志是什么?
5. 什么是階級?人類社會最早形成的兩大對立階級是什么
6. 奴隸社會生產關系有哪些特點?
7. 國家是怎樣產生的?
8. 為什么說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
9. 結合本節課內容,總結生產力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發揮的作用。
10. 封建社會生產關系有哪些特點?
11. 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有什么進步性?
12. 封建社會依然是剝削制度,體現在哪些方面?
13. 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農民階級怎樣反抗地主階級統治?
14. 資本主義萌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5.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有哪些特點?建立的條件和途徑是怎樣的?
16. 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社會有什么歷史進步性?
17. 為什么經濟危機成為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
19. 為什么說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取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課堂釋疑解惑】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生存資料所有制
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關系
產品怎樣分配
1.生產力的內涵:人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兩方面。物的因素中包括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其中生產工具是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志。人的因素即人是生產工具的創造者和使用者。
生產關系的內涵: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①生產資料歸誰所有;②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如何;③產品如何分配。
2.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社會里由工人剩余勞動創造的完全被資本家所占有的那部分價值。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是:資本家在商品市場上購買的只是工人的勞動力,而勞動力的使用即雇傭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所付給工人的工資,超過的部分就是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它被資本家無償占有,成為資本家各種利潤的來源。這表明,資本家無償占有了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但這種占有隱藏在生產過程中,是隱蔽的。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生產相對過剩
是指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它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發生以生產過剩為基本特征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
舉例:1929年到1933年的經濟危機,資本家把大量的牛奶倒進河里的,但是還有很多很多人吃不上飯,資本家生產的牛奶不是不被社會需要,而且人們沒有購買能力,有需求,但是沒有支付能力,所以是相對意義上的生產過剩。
以追求剩余價值為終極目的,而背離“發展人類天性的財富”的目的的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模式必然會導致經濟危機的形成。當資本的生產力形成后,發展生產力就成為資本家榨取剩余價值、剝削工人階級的工具和手段。與此同時,工人階級貧困的不斷積累是不可避免的,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必然會不斷下降,這時資本主義生產力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不斷地被浪費,這就必然會抑制生產力本身的發展。
【課堂檢測與提升】
1.達爾文在環球考察中記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歐洲人來到美洲的火地島,送給島上居民一條被子。不料接受贈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塊塊布片,分給當地的每一個人。好端端的被子變成沒有用的碎布片。這個分送布片的舉動主要說明( )
A.當時居民不需要被子 B.當地居民仍然保持著平均分配的原始習俗
C.當地人實行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 D.當地居民睡覺沒有使用被子的習慣
2.恩格斯指出:“氏族制度的偉大,但同時也是它的局限性,就在于這里沒有統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這表明( )
①氏族制度的偉大之處在于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現象
②氏族制度的局限性在于它與極低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③氏族制度不能過渡到階級社會 ④階級的產生是以生產力發展到有一定剩余產品為前提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3. 只有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現階級;只要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產生階級。這表明( )
①階級不是從來就有的 ②階級的產生與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
③階級就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各種集團
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階級產生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4.私有制、階級、國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個體勞動的盛行 B.生產力的發展
C.生產關系的變化 D.貧富分化的出現
5.拉法格說:“私有觀念對于一切資產者是非常自然的,但當初跑進人們的腦筋卻不容易。當人們開始思考時,恰恰相反,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一切應歸大家。”這段話( )
A. 揭示了私有觀念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B. 表明了自私作為一種思想意識,是資本主義的產物
C. 肯定了自私只能是客觀存在的私有制的產物,絕不是一切人的本質的屬性
D. 承認了私有觀念并非是天生的
6.在階級社會里,剝削階級都要靠剝削他人的勞動來發財致富,被剝削階級要被迫為剝削階級提供無償勞動。就這一點來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共同點是( )
A.剝削的基礎相同 B.剝削的形式相同
C.剝削的本質相同 D.剝削的程度相同
7.馬克思指出:“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是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這根“看不見的線”是指( )
A.工人對資本家的人身依附關系 B.資本主義剝削關系
C.資產階級國家政權 D.資本主義私有制
8.馬克思說過: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說明資本主義國家曾犯下滔天罪行,其中包括( )
①血腥掠奪 ②販賣黑奴 ③種族滅絕 ④發動資產階級革命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9.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志著( )
A.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B.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
C.資本主義殖民擴張和掠奪的開始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確立
10.工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創造出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的社會財富。其根本原因是( )
A.利用了自然力方面的巨大進步 B.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C.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D.發生了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
1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B.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
C.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
D.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
12.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財產多一些,不會消除奴隸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同樣也不會消除雇傭工人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從根本上說這是因為( )
A.工人被雇傭的地位沒有改變 B.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沒有改變
C.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依然存在 D.工人階級的生活待遇沒有資本家高
13.在古羅馬,奴隸主把奴隸當成“會說話的工具”,奴隸和牲畜、工具一樣,是可以任意轉讓、出租、贈送、買賣甚至殺死的。這表明( )
A. 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階級斗爭導致國家產生 B. 奴隸主完全占有奴隸,并強制奴隸勞動
C. 奴隸擁有一定生產資料,可以自由生產 D. 奴隸主壓迫剝削奴隸是社會分工的結果
14.課堂上,同學們在熱烈討論:是資本家養活工人,還是工人養活資本家?他們在探究的內容是( )
A. 資本主義生產目的 B.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C.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D. 資本主義科技革命
15.有人說:“在現實生活中,資本、土地和勞動確實是創造價值不可缺少的因素,因而資本——利息、土地——地租、勞動——工資的公式是合理的。”這種觀點( )
A. 指明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 B. 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
C. 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 D. 反映了科技革命的現實情況
16.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下圖是當時美國有關經濟危機的漫畫,下列符合當時社會現狀的是( )
A. 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靜 B. 通貨膨脹嚴重,百姓無力購買商品
C. 失業加劇貧困,社會購買力下降 D. 為渡過難關,各國采取相同應對政策
17.國家有不同的劃分依據。恩格斯把歷史上存在過的國家分為三種類型,“在古代是占有奴隸的公民的國家,在中世紀是封建貴族的國家,在我們的時代是資產階級的國家”。恩格斯劃分國家的依據是( )
A. 國家政權的時代特征 B. 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C. 國家政權的階級性質 D. 國家政權的職能類型
18.美國國內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資落后于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其生產率卻猛增了55%。”這表明造成1929年經濟大危機的原因是( )
A. 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B. 美國經濟的虛假繁榮
C. 美國國內的生產相對過剩嚴重 D. 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19.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進步作用,根本原因是( )
A. 新科技革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B. 新社會的生產關系適應并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C. 階級矛盾、階級斗爭推動了階級社會的發展 D. 不同社會形態的更替推動了國家的形成和發展
20.19世紀,非洲的布須曼人圍獵巨獸時,總是全體出動,男子當獵手,婦女、兒童、老人從旁吶喊助威、圍截。這說明
A.他們在勞動中的關系是相互合作的 B.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
C.他們平均分配消費品 D.生產資料歸集體共同所有
21.奴隸制是最野蠻的剝削制度,其顯著特點是
A.奴隸主階級處于剝削地位 B.奴隸階級處于剝削地位
C.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 D.奴隸沒有任何生產資料
22.關于生產力發展、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下列選項傳導正確的是
A.生產力發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B.生產力發展→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
C.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D.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展
23.在奴隸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顯著發展起來,商業和城市日益繁榮。奴隸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來社會的變化表明
①奴隸制的建立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②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
③奴制是一種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制度 ④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
A.導致了階級的產生,因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B.是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因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C.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因而是歷史的進步 D.出現了剝削,因而是歷史的進步
26.人類社會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在這一發展中,屬于用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的是 ( )
①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 ②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
③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 ④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人類社會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廣,使農業發展到新水平。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手工業、商業和城市也有較大的發展。這表明 ( )
①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跨上了一個新臺階
②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代替奴隸社會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③封建社會的農民比奴隸社會的奴隸的處境有所改善
④當時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決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我國封建社會有一首民謠這樣唱到:“農民頭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雜稅如牛毛,農民面前三條路:投河、上吊、進監獄”。這首民謠反映了
①地主剝削農民的手段 ②地主剝削農民的根本原因
③農民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和剝削下,沒有生活出路 ④封建統治的特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9.下列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認識錯誤的是
A.是在資本主義初期出現的 B.在封建社會內部開始萌芽
C.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D.是由行會中封建師徒關系演變而成的
30.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血跡斑斑的奴隸貿易、對印第安人的奴役、對亞洲進行的鴉片貿易等罪惡的歷史事實說明了
①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②對外掠奪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唯一源泉
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一開始就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奪實現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呈現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A.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B.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特點
C.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周期性 D.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
32.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則當時美國一對母子的對話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
“媽媽,為什么不生火 ”“因為我們家沒有煤了。”
“為什么沒有煤了呢 ”“你爸爸失業了,我們沒錢買。”
“爸爸為什么失業了呢 ”“因為礦上出產的煤太多了。”
A.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B.許多部門的生產嚴重過剩
C.證券市場的資金并沒有投入生產領域 D.美國盛行分期付款的購買方式
33.1931年經濟學家凱恩斯曾把上街購物的家庭主婦稱作愛國者。他說:“現在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勒緊褲帶過日子,而是一種發展擴張、積極活躍的精神狀態,要多干一些實事,多買一些東西,多制造一些商品。”從經濟學上看,凱恩斯的“消費愛國論”
①沒有看到“過剩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必然結果 ②表明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③沒有看到消費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 ④提倡超前消費,反對勤儉節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4.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時表示,世界各國要緊密合作應對金融危機,保護主義無助于克服困難。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期間,正是美國帶頭大幅度提高關稅,從而引發了一場關稅大戰。其直接影響是
A.資本主義各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 B.資本主義各國政壇丑聞頻出
C.資本主義各國社會危機日益加深 D.資本主義各國政府信譽掃地
35.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必然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歷史過程,因為
A.任何社會形態的存在都有相對穩定性,從產生到衰亡都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跨度
B.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決定了過渡的長期性
C.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還顯示出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容納的空間
D.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還需要大的發展
3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在一次初三思想政治課討論會上,甲同學認為:“原始社會是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是理想的‘黃金時代’”乙同學認為:“在奴隸社會,奴隸主殘酷地剝削、壓迫、殺害奴隸。奴隸社會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的倒退。”丙同學指出:“你們都沒有用全面的歷史的觀點看問題。”
丙同學的說法正確嗎?請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評價甲、乙兩同學的說法。
【答案】
(1)丙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
(2)甲同學看到了原始社會是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私有觀念的社會,這是正確的。但他沒有看到,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最低級階段,其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貧乏。因此,原始社會不是理想的“黃金時代”,它最終必然被新的社會形態所代替。真正的理想社會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可見,甲同學的觀點是片面的。
(3)乙同學看到了奴隸社會存在著最野蠻的剝削和壓迫制度,是正確的。但他沒有看到,一種社會制度取代另一種社會制度,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其判斷標準就在于該社會的生產關系是否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奴隸社會雖然存在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但是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其生產關系適應并大大促進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乙同學沒有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其看法也是片面的。
3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在漫長的原始社會,石器是人們制造和使用的主要勞動工具,如果人類社會已有300萬年的歷史,至少有299萬年是處于石器時代。人們最初制作和使用的是十分粗糙的石器工具,后來才逐步制造和使用比較精巧的石器工具,直到原始社會末期,才出現了金屬工具。到奴隸社會、金屬工具才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
(1)結合材料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分析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怎樣的歷史事實?為什么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石器時代”?
(2)運用生產力的相關知識,分析金屬工具取代石器工具主要說明了什么問題?為什么?
(3)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分析原始社會末期金屬工具的發明和應用,促使生產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答案】(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人們制作和使用的勞動工具十分簡陋,勞動對象十分有限。
生產工具是反映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志,在原始社會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人們主要制作和使用石器工具。人們正是從生產力角度把這一時期稱為“石器時代”。
(2)金屬工具取代石器工具,主要說明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因為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基本要素,是反映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志,新的生產工具代表著新的生產力。
(3)原始社會末期金屬工具的發明和應用,使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水平,個體勞動逐步代替共同勞動,從而促進生產關系發生變革,生產資料公有制逐漸瓦解,轉變為生產資料私有制。從中得到的啟示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3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奴隸社會,奴隸主占有大量奴隸,他們可以任意買賣奴隸,可以把奴隸當作財產轉讓、贈送,也可以把奴隸作為遺產繼承。奴隸主像對待牛馬那樣強制奴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如果發現奴隸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們,若有反抗,就要處以各種酷刑。
材料二:據清代文學作品和史書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銀10萬兩;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銀器皿3000多件,僅皇帝一頓飯的花費,就相當于5000個農民一天的生活費用。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封建社會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種田的,吃米糠;紡織工人沒衣裳;建筑工人住窯房。”
運用所學知識回答:
(1)結合材料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一體現了奴隸制生產關系的什么特點?
(2)結合材料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二表明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農民階級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做了哪些努力 結果如何?
(3)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知識,區分奴隸制和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異同。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在奴隸社會,奴隸主不僅占有土地等生產資料,還占有勞動者—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奴隸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從事最繁重的勞動。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所有,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2)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是明顯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為反對地主階級的壓迫,農民采取了抗租抗稅、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方法進行反抗。但由于農民階級不代表新生產力,農民起義和戰爭不是成為地主階級改朝換代的工具,就是被鎮壓下去,最終沒有改變被剝削的地位。
(3)從不同點看,①生產資料歸屬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和生產資料全部歸奴隸主所有;在封建社會,大部分土地歸地主階級所有,農民可以占有一部分生產資料。
②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和地位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在封建社會,地主不完全占有農民,農民處境有一定改善,但沒有真正的自由。
③產品分配方式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通過地租、高利貸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農民的勞動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
④從相同點看,都是生產資料私有制;都沒有真正的人身自由;盡管農民受剝削的程度比奴隸有所減輕,但他們仍然受著殘酷的剝削。
3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資,就提高了社會購買力,就可以消除經濟危機的危險。這是完全不正確的:因為危機是資本運動不可避免的結果”。“某種社會理性對于整個的計劃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永遠的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報》):“隨著華爾街金融危機的蔓延,自由資本主義受到廣泛的社會質疑。在德國,馬克思的《資本論》成為今年圣誕節的最佳禮品,銷量比2005年增加兩倍。據說,德國現任財長施泰因布呂克現在正在閱讀《資本論》,這位在金融危機中焦頭爛額、寢食不安的財長,現在成了馬克思的‘粉絲’”。
(1)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相關知識并結合材料,分析《資本論》預言的正確性。
(2)你認為德國現任財長施泰因布呂克能從《資本論》中找到解決當前經濟危機的辦法嗎?請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相關知識并結合材料,簡談理由。
【答案】
36.【答案】
(1)丙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
(2)甲同學看到了原始社會是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私有觀念的社會,這是正確的。但他沒有看到,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最低級階段,其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貧乏。因此,原始社會不是理想的“黃金時代”,它最終必然被新的社會形態所代替。真正的理想社會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可見,甲同學的觀點是片面的。
(3)乙同學看到了奴隸社會存在著最野蠻的剝削和壓迫制度,是正確的。但他沒有看到,一種社會制度取代另一種社會制度,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其判斷標準就在于該社會的生產關系是否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奴隸社會雖然存在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但是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其生產關系適應并大大促進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乙同學沒有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其看法也是片面的。
37.【答案】(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人們制作和使用的勞動工具十分簡陋,勞動對象十分有限。
生產工具是反映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志,在原始社會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人們主要制作和使用石器工具。人們正是從生產力角度把這一時期稱為“石器時代”。
(2)金屬工具取代石器工具,主要說明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因為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基本要素,是反映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志,新的生產工具代表著新的生產力。
(3)原始社會末期金屬工具的發明和應用,使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水平,個體勞動逐步代替共同勞動,從而促進生產關系發生變革,生產資料公有制逐漸瓦解,轉變為生產資料私有制。從中得到的啟示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38.【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在奴隸社會,奴隸主不僅占有土地等生產資料,還占有勞動者—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奴隸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從事最繁重的勞動。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所有,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2)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是明顯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為反對地主階級的壓迫,農民采取了抗租抗稅、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方法進行反抗。但由于農民階級不代表新生產力,農民起義和戰爭不是成為地主階級改朝換代的工具,就是被鎮壓下去,最終沒有改變被剝削的地位。
(3)從不同點看,①生產資料歸屬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和生產資料全部歸奴隸主所有;在封建社會,大部分土地歸地主階級所有,農民可以占有一部分生產資料。
②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和地位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在封建社會,地主不完全占有農民,農民處境有一定改善,但沒有真正的自由。
③產品分配方式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通過地租、高利貸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農民的勞動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
④從相同點看,都是生產資料私有制;都沒有真正的人身自由;盡管農民受剝削的程度比奴隸有所減輕,但他們仍然受著殘酷的剝削。
39.(1)《資本論》的觀點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難以治愈。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難以治愈,其根本原因在與生產社會話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要求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而生產資料歸資本家私人占有;共同生產的勞動產品本應由勞動者共同占有,卻被少數資本家占有,所以這一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也是不可調和的,該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的命運——終究要被社會主義取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
(2)施泰因布呂克也許能從《資本論》中得到啟示,通過調整生產關系緩解社會矛盾,適應生產力發展,但這是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從根本看,不可能根治資本主義的痼疾,也無法使資本主義擺脫周期性爆發的經濟危機。因為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制度,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宝应县| 武义县| 湘潭县| 泗洪县| 定安县| 睢宁县| 东至县| 云梦县| 广昌县| 荃湾区| 宜兰市| 奉节县| 司法| 梁平县| 垦利县| 肇东市| 尉犁县| 玉环县| 蒙自县| 吴堡县| 河西区| 荣昌县| 尚义县| 两当县| 灵丘县| 潼关县| 禄劝| 共和县| 遂宁市| 红原县| 保康县| 台中县| 苍山县| SHOW| 荆州市| 贡嘎县| 高尔夫| 永丰县| 五华县| 清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