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物的主要類群》學案課題:第22章 第2節 植物的主要類群 課型:新課 授課時間:3月21日 星期三執筆人: 審核人:生物教研組班別: 姓名: 學號:學習目標1、概述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環境。2、說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對生物圈和人類的作用。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環境中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以及這些綠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2、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對生物圈和人類的作用。學法指導:1、講授法、討論法、觀察法等相結合。2、搜集一些有關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方面的資料,并采集一些實物。學習過程:一、復習、預習與導學1、生物種類分類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 、 、 、 、 、 、 ;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 。2、生物圈中的已知的綠色植物,大約有 種,可以分為四大類群是: 、、 、 。3、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 ,少數生活在 、 。都能進行 ,它們沒有 、 和 。4、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 環境中,一般具有 和 ,但是,莖和葉中沒有 ,根非常簡單,稱為 。苔蘚植物的葉小而薄,容易受有毒氣體威脅,所以把它當做監測 的指示植物。5、蕨類植物生活在 環境中,植株比苔蘚植物 ,植物的器官有 、 、 。沒有種子,利用 進行生殖。二、結合學案,自主學習學習任務一:觀察教材P38頁圖22—6植物進化系統樹,思考:從植物進化系統樹可以看出植物進化的順序怎樣?學習任務二:仔細觀察桌面上水綿、紫菜、小墻蘚、芒萁、腎蕨等材料,描述每種植物的主要形態特征,并填寫在教材P39頁表格中。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任務一:閱讀教材P39頁第一、二段——P40頁第一、二、三段,思考:1、藻類植物生活在什么環境中?2、藻類植物的形態與你平時常見的陸生植物有什么不同?它們有專門的根、莖、葉等器官嗎?3、藻類植物對生物圈和人類有什么作用?任務二:閱讀教材P40頁第一段——-P42頁第一段,思考:1、苔蘚植物與藻類植物相比,生活環境有什么不同?2、它們有專門的根、莖、葉等器官嗎?3、為什么把苔蘚植物當做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任務三:閱讀教材P40頁第二段—-P43頁圖22—17,思考:蕨類植物比藻類、苔蘚植物能更好的適應陸地環境,這是為什么呢?四、啟發引導,精講點撥①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②苔蘚植物:有莖和葉,體內沒有輸導組織③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五、系列訓練,當堂達標1、“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此處的“綠”主要指哪類植物 ( )A.藻類植物 B. 苔蘚植物 C. 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2、藻類是一類低等植物,其理由是( ) A.主要生活在水中 B. 能進行光合作用 C.植物體都很微小 D.無根、莖、葉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3、下列能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A. 藻類植物 B. 種子植物 C. 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4、1945年夏,一架橫渡太平洋的客機不幸中途失事,部分乘客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寸草不生的孤島上,并最終得以生還。在等待救援期間,他們只能從淺海中撈取植物充饑,你認為他們能撈到哪些植物?〔 〕A.水綿和衣藻; B.水綿和苔蘚; C.海帶和石莼; D.滿江紅和水綿。5、藻類植物與苔蘚植物的主要區別是( )A. 有莖、葉和假根 B. 靠孢子繁殖后代 C. 無根、莖、葉的分化 D. 多數生活在水中6、地球上90%的氧氣是由下列哪類植物提供的(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7、形成地層中煤礦的是( ) A.遠古時期的苔蘚 B.遠古時期的蕨類 C.遠古時期的藻類 D.遠古時期的被子植物8、將下列植物的名稱與相應的特征用線連接起來。①墻蘚 A.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②海帶 B.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 ③滿江紅 C.有莖和葉,體內沒有輸導組織9、以下是一個關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特點的比較表。(1)請你補充完善表格設計,并填寫有關內容。 藻類植物 苔蘚植物 蕨類植物生活環境 結構特征 營養方式 繁殖方式 (2)嘗試找出三類植物的相同點。六、回顧總結,學習反思說一下你這節課的學習體會,你有什么收獲和提高?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會有獨到見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