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冀少版七年生物上冊 1.4.8鳥類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1.4.8鳥類 單元 一 學科 生物 年級 七教材分析 “鳥類”是河北少兒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多種多樣的動物”第八節的內容,本節以學生熟悉的鳥兒為例展開:由了解鳥的種類多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到深入探究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最后整體把握鳥類的主要特征,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知識脈絡清晰,有利于學生重點理解“鳥的全身是為飛行而設計”的。教學 目標 生命觀念:闡明鳥適于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及生理特點;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描述常見鳥類的外部形態。 科學思維:通過合作探究、歸納整合,認識鳥兒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生理特點進而理解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的。 科學探究:通過探究“鳥適于飛行的特點”,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語言表達能力;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 社會責任:感受鳥語花香的大自然,增強學生愛鳥護鳥意識。舉例說出常見鳥類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重點 1.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 2.說出鳥類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難點 1.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 2.說出鳥類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近年來,“愛鳥周”活動不僅向公眾普及了鳥類知識、增強了公眾護鳥意識,而且壯大了護鳥力量、推動了護鳥工作,成為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標志性品牌活動。 為進一步擴大“愛鳥周”活動在全社會的影響力,提高公眾愛鳥護鳥意識,傳播生態文明理念,上海市將于8月20日至8月27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第41屆上海“愛鳥周”系列活動(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愛鳥周”由往年的4月延期到8月),主題為“守護藍天精靈,共享美好家園”。“愛鳥周”期間將舉辦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歡迎市民積極參與。 你都參加過哪些愛鳥活動?你對鳥有哪些了解呢? 了解“愛鳥周”活動 思考問題 延伸最近上海的愛鳥周活動拉進學生與社會的距離講授新課 一、家鴿 1.觀察家鴿 (1)觀察家鴿的體形:家鴿的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前肢特化為翼,整個身體呈流線型。可推測,家鴿的體形可以減少空中飛翔時空氣的阻力。 (2)觀察家鴿的羽毛:家鴿全身被覆羽毛,兩翼和尾部的羽毛是大型的正羽,有利于扇動空氣飛翔,其他部分的羽毛多為絨羽,羽軸較短,細小柔軟,可以保溫。 拓展 鳥類的羽毛可分為正羽、絨羽和毛羽。正羽由羽片和羽軸組成,比較大的正羽大多位于兩翼和尾部,適于在空中飛翔;絨羽位于正羽之下,羽軸較短,細小柔軟,主要起保溫作用;毛羽很細,呈毛發狀,一般夾雜在正羽的下面,除去正羽以后才能看到。 (3)觀察家鴿的肌肉:摸一摸家鴿胸部和腹部的肌肉可知,家鴿胸部的肌肉發達,收縮有力,有利于牽動兩翼飛翔。 (4)觀察家鴿的骨骼標本:胸骨發達,有利于胸肌的附著;前肢骨細長、中空、很輕,有利于減輕體重。 教材第104頁“討論” 項目家鴿適于飛翔生活的特點減輕飛行阻力身體呈流線型,分頭、頸、軀干、尾、四肢五部分,頭部有發達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等,尾短減輕體重羽毛輕,長骨中空,口腔無牙飛行器官前肢變成翼,生有大型正羽,能扇動空氣而飛翔。尾部生有大型正羽,能控制飛行方向飛行動力胸骨很發達,上面生有高聳的龍骨突。胸部肌肉非常發達。雙重呼吸,供氧充足。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強2.探究家鴿(或雞)和家兔骨的密度 (1)過程:在一個盛有飽和食鹽水的大燒杯中,放入鴿(或雞)和家兔的肋骨、脊椎骨各一塊,仔細觀察現象。 (2)現象:家兔的骨沉入水底,鴿(或雞)的骨浮在水面上。 (3)結論:鴿(或雞)的骨之所以漂浮著,是因為它的密度小,而不是因為骨塊小。根據骨骼的質量與體重比,說明鳥類骨骼適于飛翔生活。 3.家鴿適于飛翔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征 (1)體形:家鴿的身體呈流線型,可減小飛翔時空氣的阻力。 (2)羽毛:體表被覆適于飛翔的羽毛,前肢變為覆有大型正羽的呈扇形的翼,可以扇動空氣而飛翔。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控制飛翔方向。 (3)運動系統 ①肌肉:胸骨發達,形成高大的龍骨突,適于胸肌附著,胸肌發達,收縮有力,有利于牽動兩翼完成飛翔動作。 拓展 鳥的胸肌約占體重的1/5,人的胸肌僅約占體重的1/120。 ②骨骼:骨質輕而堅硬;長骨的骨腔里是空心的,充滿空氣,從而使家鴿體重減輕,為飛翔創造了有利條件。 (4)消化系統 視頻:家鴿的消化系統 ①家鴿有角質的喙,利于啄食;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強,有利于為飛翔生活提供充足的營養和能量。 ②口內無牙齒,直腸短,不貯存糞便,這都有利于減輕重量,有利于飛翔生活。 (5)呼吸系統 視頻:家鴿的呼吸系統 ①呼吸器官:家鴿有發達的肺,還有許多與肺相通的氣囊。氣囊分布在內臟、肌肉、骨腔隙內。當家鴿兩翼上下扇動時,就使得氣囊擴張和收縮。 ②雙重呼吸:吸氣時,一部分空氣進入肺進行氣體交換,同時一部分空氣進入氣囊暫時貯存;呼氣時,貯存在氣囊中的空氣又進入肺,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家鴿每呼吸一次,空氣就兩次經過肺,進行兩次氣體交換,這種特殊的呼吸方式叫雙重呼吸。 ③雙重呼吸的意義:雙重呼吸是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既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又保證了飛翔時氧氣的充分供應,滿足長時間飛翔對能量的需求,與空中飛翔生活相適應。 拓展 鳥類在泌尿系統、神經系統方面都與飛翔生活相適應。鳥類無膀胱,尿液與糞便一起排到體外;小腦特別發達,在空中飛翔時有利于保持身體的平衡。 視頻:鳥類適于飛翔生活的特點 規律總結 鳥類適于飛翔生活的形態結構特點 體形 流線型 體表 正羽展開后呈扇形 骨 胸骨發達,長骨中空、薄、輕 肌肉 肌肉發達,可牽動兩翼飛行 直腸 極短,不貯存糞便 肺 有氣囊相連,進行雙重呼吸 心臟 四腔,運輸氧的能力強 無膀胱,不貯存尿液 (6)體溫恒定 ①概述:家鴿的體溫高而恒定,保持在42℃左右,是恒溫動物。 ②意義:恒定的體溫可以減少動物對環境的依賴,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擴大生活范圍。因此恒溫動物比變溫動物更高等。 ③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的比較 類群概念舉例變溫動物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的動物叫變溫動物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及無脊椎動物恒溫動物體溫不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的動物叫恒溫動物鳥類和哺乳類點撥 鳥類的體溫高而恒定,原因包括: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強;能進行雙重呼吸,供氧充足,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強;氣囊有散熱、降溫的作用;體表覆蓋著羽毛,可以保溫。 二、鳥類 1.常見的鳥類 (1)蜂鳥:蜂鳥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小的鳥類,因拍打翅膀的嗡嗡聲像蜜蜂而得名。蜂鳥是唯一可以向后飛行的鳥。蜂鳥也可以在空中懸停以及向左或向右飛行。 (2)麻雀:麻雀是與人類伴生的鳥類,棲息于居民點和田野附近。麻雀主要以谷物為食,當谷物成熟時,多結成大群飛向農田掠食谷物。麻雀繁殖力強。麻雀繁殖期捕食部分昆蟲,并以昆蟲育雛。 (3)貓頭鷹:貓頭鷹眼周圍的羽毛呈輻射狀,細羽的排列形成臉盤,面形似貓,因此得名為貓頭鷹。貓頭鷹的視覺敏銳,在漆黑的夜晚,能見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貓頭鷹大多棲息于樹上,部分種類棲息于巖石間和草地上。 (4)喜鵲:喜鵲是適應能力比較強的鳥類,在山區、平原都有棲息,無論荒野、農田、郊區,還是城市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喜鵲是很有人緣的鳥類之一,喜歡把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在居民點附近活動。 (5)鴕鳥:鴕鳥是非洲一種體型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脖子長而無毛,頭小,腳有二趾,是世界上存活著的最大的鳥。卵大,顏色似鴨蛋,蛋長15~20cm,重達1400 (6)丹頂鶴: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也叫仙鶴、白鶴。丹頂鶴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鳥種,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而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7)企鵝:企鵝不能飛翔;腳生于身體最下部,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著地);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絕熱;背部黑色,腹部白色。 (8)大雁:大雁屬于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一種大型游禽。大雁群居水邊,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時,有雁在周圍專司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就鳴叫報警。大雁主食嫩葉、細根、種子,間或啄食農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飛回北方繁殖,寒露后飛往南方越冬;群雁飛行,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們稱之為“雁陣”。 2.鳥類的主要特征 有角質喙,沒有牙齒;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長骨中空,內充氣體;胸肌發達;用肺呼吸,并有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 視頻:鳥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鳥類與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關系 鳥類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關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禽能為人類提供大量的肉、蛋等食品。 (2)為制藥和服裝工業等提供原料。 (3)鳥類的糞便還是優質的農家肥料。 (4)鳥類在維持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界綠色植物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例如,灰喜鵲、伯勞、燕子等都是捕食害蟲的能手,啄木鳥是“森林醫生”,而貓頭鷹則是捕鼠健將。因此,我們要大力保護鳥類。 參與觀察 完成討論問題 參與探究 歸納家鴿適于飛翔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征 知道家鴿的運動系統 知道家鴿的消化系統 知道家鴿的呼吸系統 總結鳥類適于飛翔生活的形態結構特點 知道家鴿的體溫恒定 了解幾種常見的鳥類 歸納鳥類的主要特征 知道鳥類與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關系 指導觀察 引導完成 指導探究過程 引導歸納 觀察介紹家鴿的運動系統 觀察介紹家鴿的消化系統 觀察介紹家鴿的呼吸系統 引導總結鳥類適于飛翔生活的形態結構特點 介紹體溫恒定 介紹幾種常見的鳥類 引導歸納鳥類的主要特征 介紹知道鳥類與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關系課堂練習 1.在昆明越冬的紅嘴鷗,白天進城覓食,夜間棲息于溫度約5℃的滇池水面,但體溫仍能維持在42℃左右,這表明紅嘴鷗屬于( A ) A.恒溫動物 B.變溫動物 C.兩棲類 D.無脊椎動物 2.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燕子在飛行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敘述中,與鳥類產生大量能量無關的是( C ) A.血流速度快,運輸能力強 B.氣囊輔助呼吸,可獲得充足氧氣 C.骨骼輕、薄、堅固,有些骨中空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強 3.“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與詩中動物不相符的描述是( D ) A.前肢為翼 B.骨骼輕、薄 C.體表覆羽 D.變溫動物 4.鳥類有許多適應飛行的特點,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C ) A.鳥類體溫恒定,所以能夠飛行 B.鳥類的氣囊能貯存空氣,與肺一樣能進行氣體交換 C.鳥類的骨骼輕、薄,有的骨內部中空,可以減輕體重 D.鳥類翼的肌肉最發達,為飛行提供強大的動力 5.鳥類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A ) A.肺 B.氣囊 C.氣管 D.鰓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所有的鳥都能飛翔 B.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 C.鳥類飛翔時不需要消耗大量氧氣 D.大型鳥的飛翔能力比較差 習題訓練 知識鞏固應用課堂小結 1.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1)體形呈流線型;(2)身體覆羽,前肢變成翼;(3)骨薄、輕,長骨中空;(4)胸肌發達:(5)有喙無齒,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糞便隨時排出;(6)有與肺相通的氣囊,進行雙重呼吸。 2.家鴿吸氣時,空氣由氣管進入肺,一部分在肺內完成氣體交換,一部分則直接進入氣囊;呼氣時,氣囊內的氣體又返回肺內進行氣體交換,這種呼吸方式就是雙重呼吸。 3.鳥類的主要特征:有角質喙,沒有牙齒;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長骨中空,內充氣體;胸肌發達;用肺呼吸,并有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