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找最小公倍數》說課稿一、說教材。??《找最小公倍數》一課是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發現、歸納的基礎上認識并建立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的過程。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更為豐富,課標要求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中建立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因數和倍數的意義”、“質數和合數、”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既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又是學生學習“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識基礎。因而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本冊教材的核心內容。本課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借鑒前面的學習方法學習后面的內容是本課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特色,這樣設計不僅使教學變得輕松,而且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這些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對于今后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立我以下的教學目標??????1、初步建立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2、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與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的比較推理與抽象概括能力。????教學重點: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建立。??教學難點:運用“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創造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學習。獨立思考可以使每個人深入的探究、冷靜的分析;小組合作,可以更全面的思考,解題思路得以發散。三、具體的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今天爸爸媽媽都休息。小康健對爸爸媽媽說很想和他們一起去姥姥家。爸爸說“下次我們都休息時一定帶你去?!卑职置?天休息一天,媽媽每3天休息一天。你知道小康健最早哪一天就可以去姥姥家了呢? 終于到這一天了,小康健興奮地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往車站去。1號車和2號車都可以到姥姥家去。兩車早晨7點鐘開始同時發車,1號車每15分鐘發車一班,2號車每30分鐘發車一班。小康健一家7點鐘從家出發的,到車站時1號2號車又要同時發車了,你知道現在大概是幾點鐘嗎?(現在還不到8點鐘) 小康健坐在駛往姥姥家的汽車上,心中無比的激動。這時小康健突然想到一道數學題“有一箱蘋果,分給8人或10人都可以正好分完。這箱蘋果至少有多少個呢?”你能幫他算一算嗎?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小康健最早什么時候能去姥姥家?先讓學生自由討論交流。教師提示:同桌兩位同學可以分工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一位同學找爸爸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學找媽媽的休息日,然后再把兩人找的結果結合起來對照一下。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逐步完成以下板書:???媽媽的休息日:3、6、9、12、15、18、21、24、27???爸爸的休息日:4、8、12、16、20、24、28???他們共同的休息日:12、24????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以講故事的形式提出問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公倍數”的實體模型,讓學生借助“日期”這一具體有實際意義的“數”,初步感知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特點,體會求最小公倍數的基本思路。) (二)探索新知:???? 1.幾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學:??? ?從“媽媽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們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別引出“3的倍數”、“4的倍數”、“3和4的公倍數”、“3和4的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師修改并完成板書:??3的倍數: 3、6、9、12、15、18、21、24、27???????4的倍數: 4、8、12、16、20、24、28?????3和4的公倍數:12、24?????其中最小的一個:12????? 教師:為什么要打省略號呢?(因為一個數的倍數是無限的,不可能寫出一個數的所有倍數).????? ?師:請你仔細觀察媽媽和爸爸的休息的日子又什么特點?(引出3的倍數和4的倍數,并板書)??師:在3的倍數和4的倍數中,你覺得哪些數字比較特別呢?(引出3和4的公倍數)??????師:其中最小的一個是12。(引出最小公倍數)???? (通過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作進一步研究并根據研究結果修改板書,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不僅能幫助學生借助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點。)出示課題:找最小公倍數同樣的方法解決第二第三個問題……?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來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2、讓學生分別觀察3和4 ,15和30 ,8和10這三組數與他們最小公倍數之間的關系。說說有什么發現。能不能找到兩個數公倍數更簡便的方法。(三)新知鞏固找出下面各組數的最小公倍數3和6 3和9 6和5 9和4 2和7(四)課堂小結:學生回憶整堂課所學知識。?學生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將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按一定的線條梳理新知,形成整體印象,便于知識的理解記憶。??整節課的設計,我通過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與生活的理念。我主要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法,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過程中獲得知識。?送教下鄉——說 課 稿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找最小公倍數》 學校:荊塘小學執教:王安輝 時間:2013-10-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