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內容:端午節教學目標:1、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讓學生明白“力量從團結中來”這一道理。2、培養學生及聯想、想像的能力,學習虛實相生的場面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到端午節的起源教學難點:知道端午節的習俗都有哪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相關表格。 圖片,視頻,文字資料。教學過程:一、導入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二、引入新知、端午說由來(1)端午節別稱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2)端午講故事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關于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小結。3、端午話習俗(1)賽龍舟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2)話粽子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同學們介紹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不同的粽子。4.、端午賽詩會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其中主要是屈原的。5、談感受,激發情感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6、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但這個節日卻始終傳承了下來。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咱們悠久的歷史,還有那些跟端午有關的人們——屈原、曹娥、伍子胥,還有中的歷史上的百越民族7.板書設計端午節一.端午節的由來;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二.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龍舟賽 吃粽子 帶五彩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