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統編版 九年級上第二節 凝聚法治共識視頻探究《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發布新知導入《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確立了五年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目標,明確到2025年,政府行為要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綱要還提出,著力實現行政執法水平普遍提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行為中都能看到風清氣正、從每一項執法決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第二節 凝聚法治共識教學目標政治認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自覺提高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法治觀念: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衛者;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觀念。責任意識: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努力成為依法治國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教學重點 政府依法行政。教學難點 厲行法治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50-56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我國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是什么?2、什么是法治政府?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別是什么?4、怎樣實現依法行政?5、依法行政的意義?6、怎樣建設法治政府?7、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什么?8、怎樣厲行法治?9、國家和社會治理怎樣發揮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治與德治的關系?)自學導航新知講解一、法治政府(1)在生活中,人們遇到上面這些情況,應該找政府哪個部門 交警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商局;林業局;人民政府、教育局。(2)你有什么感受?國家行政機關是重要的法律實施機關,大量的法律,要靠行政機關去落實。寧寧發現紅綠燈壞了爸爸想開一家小吃店父母要求輟學去打工有人亂砍亂伐樹木運用經驗我國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問題探究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我國政府與人民的關系是什么?我國對政府工作的要求是什么?認識我國政府關注有關新聞,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人民政府是如何為人民服務的。探究分享①在我國,人民政府通過依法行使自己的職權來實現為人民服務。②我國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管理本行政區城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③人民政府各部門通過提供公共服務,管理人們的社會生活來實現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法治政府建設的地位、內容閱讀感悟(1)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對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具有示范帶動作用,要率先突破。(2)要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時習之】問需于民 問計于民視頻探究(1)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2)在新形勢下,善于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以苦干續寫中國輝煌,用實干托起中國夢想,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3)只有注意廣開言路,才能吸收更多智慧,才能團結群眾辦大事。只有發揚廣開言路的作風,才能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才能把群眾的事辦好。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問題探究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和核心是什么?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問題探究政府的“三張清單”公開有什么意義。(1)有利于明確政府邊界,激發社會創造活力;(2)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3)有利于有效制約和監督政府權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相關鏈接問題探究我國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建設法治政府我國政府應該怎么做?“互聯網+政務服務”是一種推動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便于公民參與和監督的新形式。它架起了溝通政府與社會的橋梁。“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夠把法律、法規、規章及時向社會傳遞普及,推送群眾最關注的信息和服務。探究分享你還知道哪些可以監督政府行為的渠道 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群眾通過法定渠道(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政府系統內部的監督等渠道。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給我們什么啟示?(1)依法治國是我國憲法確定的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國,關鍵在于黨能不能堅持依法執政,各級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2)各級政府必須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完善執法程序,嚴格執法責任,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名言探究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在于法之必行。——(明)張居正釋義:大凡國家大事,制定法令條例并不難,難的是有法必依。怎樣建設法治政府?(1)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2)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3)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4)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問題歸納二、厲行法治全面依法治國為什么必須堅持厲行法治?(1)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2)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問題探究厲行法治的要求厲行法治……公民尊法學法立法機關科學立法行政機關嚴格執法企業依法經營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相關鏈接嚴格執法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圖片探究(1)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2)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為什么厲行法治 問題探究對于守法,你是怎樣理解的?探究分享(1)守法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其他公民共同守法。(3)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把法治作為基本的生活方式。問題探究厲行法治公民應該怎么做?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相關鏈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行政執法機關要按照“誰執法誰公示”的原則,明確公示內容的采集、傳遞、審核、發布職責,規范信息公示內容的標準、格式;要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進行記錄,并全面系統歸檔保存,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作出重大執法決定前,要嚴格進行法制審核,未經法制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交警肩佩執法記錄儀給我們什么啟示?全面推行“三項制度”,對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具有基礎性、整體性、突破性作用,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政府公信力,營造更加公開透明、規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問題探究厲行法治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應該怎么做?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二十多年前,老楊的女兒被單位無理由辭退。老楊自學法律,將該單位告上法庭,最終打了官司。此后,老楊堅持學習法律,搜集了五十多萬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識材料,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詢,義務為群眾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為許多當事人討回了公道。2014年,老楊被評為“守法好公民”。老楊說:“當個人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積極維權、依法合理表達訴求時,那么最終損害的還是集體的利益。”老楊的故事對我們做守法公民、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有哪些啟示 ①公民要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學合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②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③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探究分享名言探究法,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 ——戰國《慎子逸文》釋義:法律、法規、法令、法度、法治源自于人類的進化,并非空洞無物,天外來客,所以人們要學會使用法律法規知識治理家庭、單位、國家,使其順勢為昌,揚長避短,循序漸進。(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2)建設新時代法治中國,必須始終將“人民”二字鐫刻心中,把“一切為了人民”融入立法的全過程,全方位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給我們什么啟示?怎樣厲行法治?(1)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3)厲行法治,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問題探究(1)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2)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城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相關鏈接(1)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2)崇法尚德就是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做到堅守法治精神、維護法治權威,樹立鮮明道德導向、弘揚美德義行,努力實現法安天下、德潤人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千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給我們什么啟示?習近平:法安天下 德潤人心視頻探究(1)“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意思是法律可以穩定天下的事物,道德可以滋養人的內心。(2)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強制實施的行為規范,道德是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思想教育調整的行為規范。(3)說明了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問題探究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問題探究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無論是進店、出行都需要“掃碼”。不少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感到非常不便。近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政府部門給當地無智能手機的市民發放了帶有二維碼的卡片,供掃碼時出示。這種“反向掃碼”為日常出行經常遭遇“掃碼難”的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反向掃碼”的舉措( )①折射出政府部門一心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在增強②反映出網絡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③使得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準高效④體現出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⑤反映了社會治理過程中要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愛A.②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C課堂練習2、近年來,我國政府落實依法治國要求,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之所以重視政府依法行政是因為( )①我國的法律法規由政府制定并執行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由法律授予③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④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C課堂練習3、舊城拆遷,我們常常想到依法拆遷、陽光拆遷、和諧拆遷和平安拆遷。但在拆遷的前置詞中,依法無疑是重中之重。只有“依法”,才有和諧和平安拆遷。這告訴我們( )①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維護穩定②實行依法治國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應有之義③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④要把依法決策貫徹到決策的全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課堂練習4、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第一次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寫入全會決定。這就要求公民( )①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②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③自覺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④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政治活動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B課堂練習凝聚法治共識厲行法治法治政府為什么怎樣做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法治政府的確立及內涵依法行政的含義、核心及做法怎樣建設法治政府板書設計作業布置2021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綱要明確,到2025年,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奠定堅實基礎。(1)材料體現我國實施的一項基本方略是什么?(2)請談談你對厲行法治的認識。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4.2《凝聚法治共識》.ppt [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國無常強,無常弱.wmv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發布.wmv 【時習之】問需于民 問計于民.wmv 習近平:法安天下 德潤人心.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