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學習目標】①知道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實,知道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國家的產生。②簡述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及作用。③通過朝代興衰認識到國家興亡與統治者的關系。【課前預習】夏朝的興衰(夏朝是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1、建立:約公元前 年, 建立夏朝,2、意義:這是我國歷史上 王朝,標志著早期國家的產生。3、“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從 開始的。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標志著 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 ”。4、鞏固統治:建立了 ,制定 ,設置監獄,制定夏歷。5、都城遺址; 遺址6、滅亡: 統治殘暴,約公元前 1600 年被 所亡。商朝(商朝是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1、建立:約公元前 年,湯建立商朝。2、盤庚遷殷: 遷都至 ,統治穩定。3、滅亡: 統治殘暴,約公元前1046年, 伐紂,雙方在 大戰,商朝滅亡。西周(西周是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1、建立:公元前 年, 建立周朝,定都 ,史稱“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穩定 ,鞏固疆土。(2)分封標準:根據 和(3)分封制的內容諸侯的權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諸侯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諸侯的義務——向周王 ;服從(4)實質: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西周時期社會等級: → 諸侯 → → 士 )(5)作用積極——保證了 ,穩定了 ,擴大了 。消極——諸侯國具有較大的獨立性。當諸侯國力量強大后,會威脅到周天子的統治地位,最終導致春秋戰國的戰亂與紛爭3、滅亡: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發生 。公元前771 年, 時,西周被犬戎族所亡。公元前770年, 東遷洛陽,史稱 。【課中探究】探究一:結合上述材料及課本內容思考,為什么說夏不是部落聯盟而是國家了呢?探究二:材料中“天下為公”和“天下為家”各指什么制度?中國最早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是哪個朝代?探究三:結合材料思考夏朝和商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探究四:小組討論,分封制有何特點探究五:根據材料思考,分封制的消極影響是什么?探究六:夏、商、周三代的滅亡有何相似之處?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課后檢測】1.(2022年山東東營)古時《三字經》“夏傳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開創了(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2. (2022年四川瀘州)臺灣歷史學家許停云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國寡民僻居西部,面對東部的廣土眾民,不能不設計一套統治機制—封建親成,以藩屏周’的制度”。這一制度是( )A. 禪讓制 B. 世襲制 C. 分封制 D. 郡縣制(2022年江蘇蘇州)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滅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詩經》 赫赫宗周,褒姒滅之。B.《呂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C.清華簡(出土的戰國楚簡) 記載了周幽王進攻申國,申侯聯絡戌族打敗周王,西周滅亡,并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D.歷史學家的觀點 舉烽傳警乃漢代備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A.A B. B C. C D. 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學習目標】①知道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實,知道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國家的產生。②簡述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及作用。③通過朝代興衰認識到國家興亡與統治者的關系。【課前預習】夏朝的興衰(夏朝是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1、建立:約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2、意義: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志著早期國家的產生。3、“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從啟開始的。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標志著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4、鞏固統治:建立了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制定夏歷。5、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6、滅亡:桀統治殘暴,約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湯所亡。商朝(商朝是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1、建立:約公元前 1600 年,湯建立商朝。2、盤庚遷殷:盤庚遷都至殷,統治穩定。3、滅亡:商紂王統治殘暴,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雙方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西周是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2)分封標準: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3)分封制的內容諸侯的權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諸侯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諸侯的義務——向周王進獻貢物;服從周王調兵(4)實質: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西周時期社會等級:周天子 → 諸侯 → 卿大夫 → 士 )(5)作用積極——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消極——諸侯國具有較大的獨立性。當諸侯國力量強大后,會威脅到周天子的統治地位,最終導致春秋戰國的戰亂與紛爭3、滅亡: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發生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時,西周被犬戎族所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史稱東周。【課中探究】探究一:結合上述材料及課本內容思考,為什么說夏不是部落聯盟而是國家了呢?解析:部落聯盟是依靠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建立的,而夏朝已經建立了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制定歷法等,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家機器。所以夏朝不是部落聯盟而是國家。探究二:材料中“天下為公”和“天下為家”各指什么制度?中國最早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是哪個朝代?解析:①禪讓制和王位世襲制 ②夏朝探究三:結合材料思考夏朝和商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統治者實行殘暴的統治探究四:小組討論,分封制有何特點解析:①周王是最高統治者,天下共主。②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層層分封。③等級森嚴,臣屬關系明確。探究五:根據材料思考,分封制的消極影響是什么?解析:地方諸侯具有較大獨立性,威脅中央,為后來地方割據混戰埋下隱患。探究六:夏、商、周三代的滅亡有何相似之處?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解析:①都是因統治者實施暴政而亡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統治者要勤于政事,愛護百姓。【課后檢測】1.(2022年山東東營)古時《三字經》“夏傳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開創了(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答案】B【解析】古時《三字經》“夏傳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開創了世襲制。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啟繼承父位,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B項正確;原始社會末期實行禪讓制,西周盛行分封制,秦朝推廣郡縣制,排除ACD。故選B項。2. (2022年四川瀘州)臺灣歷史學家許停云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國寡民僻居西部,面對東部的廣土眾民,不能不設計一套統治機制—封建親成,以藩屏周’的制度”。這一制度是( )A. 禪讓制 B. 世襲制 C. 分封制 D. 郡縣制【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王朝,為了控制東部的廣袤土地和眾多民眾,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C項正確;西周不再實行禪讓制,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不是世襲制,排除B項;秦朝開始實行郡縣制,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年江蘇蘇州)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滅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詩經》 赫赫宗周,褒姒滅之。B.《呂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C.清華簡(出土的戰國楚簡) 記載了周幽王進攻申國,申侯聯絡戌族打敗周王,西周滅亡,并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D.歷史學家的觀點 舉烽傳警乃漢代備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A.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清華簡(出土的戰國楚簡)屬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C項正確;《詩經》、《呂氏春秋》、歷史學家的觀點帶有主觀色彩,可信度不是最高的,排除A、B、D項。故選C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 【2022-2023統編版七上歷史實用趣味備課(導學案)】(原卷版).docx 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 【2022-2023統編版七上歷史實用趣味備課(導學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