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日益開放的世界經濟》一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認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明確我國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科學精神:辯證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利弊,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有利于世界發展。公共參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持續推進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促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必備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關健能力:能夠理性分析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弊,堅持科學的態度,能夠積極應對。二學習重難點【重點】l.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2.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難點】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放型世界經濟、聯動型世界經濟以及包容型世界經濟。三思維導圖四課前預習1.把握好經濟全球化方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2.跨國公司的影響(1)積極影響: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到處奔走,推動著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促進了全球__________的優化和全球的____________。(2)負面影響:如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_______、_______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____________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3.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1)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__________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__________的要求更加迫切。(2)另一方面,__________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__________基礎。4.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__________。5.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__________、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__________經濟全球化的好處。6.機遇(1)經濟全球化是__________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2)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__________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身經濟發展。7.總體而言,經濟全球化符合__________,符合各方利益。經濟全球化是__________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進國際分工水平提高和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進步、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五自我檢測1.世界經濟下行時,各方面矛盾就會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會感受到壓力和沖擊。破解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難題,首要任務在于做大全球發展的“蛋糕”。下列做法屬于增強經濟全球化活力,做大“蛋糕”的是( )①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②反對零和博弈,讓經濟全球化的成果惠及各國人民③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④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各國的交流合作與分工協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1年8月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十八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王毅表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必須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通過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好本地區面臨的五大安全挑戰。各國之所以要加強合作應對地區安全挑戰,是因為( )①經濟全球化與每個人息息相關②和平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③各國間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④和平的環境是世界發展的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21年11月4日在上海開幕。從首屆的578.3億美元意向成交額,到第二屆的711.3億美元,再到第三屆疫情影響下依然達成726.2億美元的合作意向,進博會自舉辦以來交出了穩步增長的成績單,踐行著“越辦越好”的承諾,激活了中國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中國舉辦進博會( )①是踐行共享發展理念,向世界主動開放中國市場,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體現②是擴大對外投資的規模和效益,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帶動國內經濟發展的舉措③有利于推動參展國的企業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豐富國內市場供給④是中國搭建的全球性交易平臺,能促進相關國家展示發展成就和比較優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追逐利潤的狂熱,“始終左右著資本家”,使其處于“無休止的運動”之中。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這句話道出了( )A.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B.資本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C.科技進步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主要因素D.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根本動因是各國對本國利益的追求5.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發表演講,表明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抗疫的堅定意志。習主席提出了四點主張:第一,攜手合作聚力戰勝疫情;第二,化解各類風險,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第三,跨越發展鴻溝,重振全球發展事業;第四,摒棄冷戰思維實現和平共處、互利共贏。這些主張是基于( )①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②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③中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④我國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由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渦流”。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其論證過程如圖所示:最適合填入空白處的是( )A.全球經濟活動的成本下降 B.全球市場的供求關系更加平衡C.國際分工水平迅速提高 D.國際貿易壁壘被打破7.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多國迫不得已暫時“封國”,疫情進一步加速了逆全球化思潮。后疫情時代,習近平主席提出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促全球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字經濟全球化的好處。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需要( )①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共享、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②拓寬發展空間讓發展中國家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③完善全球治理、加強國際合作創造良好發展的外部環境④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印度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橡膠助劑作出反傾銷裁決,決定對涉案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征稅額為213.82美元/噸。印度的這一做法( )①不符合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 ②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③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④影響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9.在一些跨國公司眼里,中國的角色一直在變:從最初的市場,到生產基地,再到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到現在成了不可或缺的戰略伙伴。他們把大量資本投到中國,也更積極地擁抱中國的變化。這從側面體現出( )①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②我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不斷追求③跨國公司積極推動著生產、貿易、金融全球化④中國的市場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0.2021年是中歐班列開行十周年。10年來,中歐班列開行累計突破4萬列,合計貨值超過2000億美元,打通73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2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我國的出口貨物也從小商品擴展到汽車、光伏發電設備等高技術產品。中歐班列作為新形勢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載體,已成為沿線國家廣泛認同的“國際公共產品”。中歐班列開創了亞歐陸路運輸新篇章,鑄就了沿線國家互利共贏的橋梁紐帶。可見,中歐班列( )A.發揮了各國比較優勢,實現了中歐均衡發展B.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C.引領了經濟全球化的走向,推動中歐之間合作共贏D.助力我國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四課前預習1.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2.(1) 資源配置 科技合作與進步(2) 壟斷 破壞 發展中國家3.(1) 生產力 國外市場(2) 運輸和通信 物質技術4.合作共贏5. 開放 共享6.(1)社會生產力(或者生產力)(2)國際國內(或者國內國際)7. 經濟規律 社會生產力五自我檢測1.B2.D3.D4.D5.B6.A7.D8.B9.B10.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