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通過學習,我們要進一步加深對這一基本國策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對這一基本國策的高度認同。2.科學精神: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3.公共參與: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必備知識: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關鍵能力:正確認識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難點: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與,又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三思維導圖四課前預習1.新的歷史起點(1)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同世界_________,向世界_________。(2)中國將以更加_______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_________、國際秩序的_________,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2.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1)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_________體制,反對___________。(2)積極參與_________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_________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3)中國堅持建設_________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_________,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_________。3.我國以共建____________________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__________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4.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__________。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5.適應新形勢,我們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__________合法權益;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6.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國緊緊抓住 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 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 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7.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__________和風險加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家和地區結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一國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釀成國際性的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五自我檢測1.“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21年11月5日在上海開幕。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自2018年以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舉辦四屆。由此可見,我國( )①實施“引進來”戰略,逐步減少出口規模②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貿易保護主義③尊重經濟發展規律,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④創新對外投資方式,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在目前全球市場萎縮,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我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某省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主體,發揮國際經貿合作機制作用,深化交流合作,推動雙向投資、進口出口協調發展。發揮好境外重點展會、進博會、服貿會、東博會等國內重點展會作用,多層次、多元化開拓國際國內市場,這些舉措有利于( )①放寬市場準入,發揮我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②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建設開放型經濟③形成以價格、技術、品牌、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④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我國經濟發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回首2021年,“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全年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1.3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0.7%,占我國外貿的比重達29.1%。展望“十四五”,2022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表示要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特色更加明顯,中國將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這( )①說明我國引進外資的結構持續優化②意味著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③需要各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④使得我國作出了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來,全面加強同多邊貿易規則的對接,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規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地方法律法規19萬多件;進口關稅總水平降至7.4%,遠低于入世承諾的9.8%,接近發達成員水平;實際開放市場接近120個分部門,大大高于入世規定的9大類100個分部門……中國做出的上述努力( )A.表明我國將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作為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B.積極回應了世界對我國的期待,為國際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公共產品C.彰顯了我國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的決心D.是大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貿易,提高對外貿易質量的體現5.大豆“奇遇記”。我是一粒豆豆,2017年美國生產“我”的成本為每噸2246.3元,中國則為4776.1元,2018年,美國對自中國進口340億美元商品實施加征25%關稅的懲罰措施,作為反擊,中國也對同等規模美國商品加征了25%的進口關稅,中美貿易摩擦,“我”夾在中間很為難;加征關稅前,中國大豆進口關稅僅為3%,加征25%關稅后,美豆進口的稅后價每噸上漲了700-900元。2022年數據截止到6月,美豆對中國出口銷售總量同比減少14.5%。據此可以推斷出( )A.美豆對華出口出現斷崖式下降,國內價格大幅上漲B.美國豆農、出口商等對美國加征關稅均持樂觀態度C.中美加征關稅不利于發揮比較優勢和兩國合作共贏D.中國有生產大豆的比較優勢,國內就可以自給自足6.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下圖是我國入世后相關經濟信息。對此,解讀正確的有( )①我國是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持者、積極參與者和創始構建者②改革開放為我國經濟激活力、增動力,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③我國創新對外投資方式,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和產業鏈的分工與合作④我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為世界共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糧食安全對于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而言,關系重大。2021年,中國糧食進口量再創新高,"大進小出",食物自給率持續下降,而我國糧食需求處于結構性增長階段,個別糧食品種缺口較大。特別是近期,受俄烏戰爭、新冠疫情等影響,國際糧價持續上漲。為應對國際糧價上漲,我國應( )①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實現各類糧食自給自足②立足資源稟賦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優先發展糧食生產③強化政府經濟監管職能,保證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④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在全球范圍,眾多跨國公司普遍認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供應鏈優勢顯著,擴大開放步伐堅定,是經濟全球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與中國脫鉤行不通。這是因為我國( )①保護外商在華投資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外商營商環境②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主導者,促進世界發展③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有利于促進國際之間合作,實現互利共贏④形成了以國際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中國等10國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除關稅優惠外,RCEP還在海關程序、檢驗檢疫等方面為亞大地區經貿規則樹立標桿。《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生效( )①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推動區域投資便利化②有利于減少貿易壁壘,增加區域內經貿往來③順應了經濟全球化,促進了自由貿易的發展④發揮各國比較優勢,實現了區域內均衡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1年是中歐班列開行十周年。10年來,中歐班列開行累計突破4萬列,合計貨值超過2000億美元,打通73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2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中歐班列的成功運行( )①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②鑄就了所有國家互利共贏的橋梁紐帶③有利于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④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四課前預習1.(1) 深度互動 深度開放(2) 開放 貢獻者 維護者2.(1) 多邊貿易 貿易保護主義(2) 全球經濟 協商(3) 開放型 新動力 包容3. 一帶一路 共同分享4.受益者5.外商投資6.經濟全球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放型經濟7.不確定性五自我檢測1.B2.B3.C4.C5.C6.D7.D8.A9.C10.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