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認識調解與仲裁一學科核心素養(yǎng)政治認同:認同我國《仲裁法》等法律對于仲裁的相關規(guī)定。科學精神:了解非訴訟解決糾紛的主要方式,了解調解、仲裁的主要特點和程序。法治意識:樹立以和為貴的法治觀,增強依法解決糾紛的意識。公共參與:通過學習,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決糾紛的能力。二學習重難點【重點】了解調解和仲裁的含義、適用及其類型;理解人民調解的組織、性質、原則及其效力。【難點】調解的類型、仲裁的類型和仲裁制度的特點。三思維導圖四課前預習1.商事仲裁(1)適合商事仲裁的糾紛當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fā)生______________或者其他____________糾紛時,雙方可以將其提交仲裁機構進行_________________。(2)特點①在商事仲裁與_________之間,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一加以適用。②當事人申請仲裁,須以雙方自愿訂立的_________________為前提。③仲裁程序比較_______,仲裁審理一般________進行,而且______________。因此,仲裁更加________、經濟。④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發(fā)生____________。2.調解的種類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調解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們在不同層面為解決糾紛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訴訟調解 ①發(fā)生在訴訟過程中 ②是由_________主持進行的調解,目的是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xié)議 ③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協(xié)議制作的___________在當事人簽收后,與判決書具有____________訴訟外調解 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②人民調解由________主持進行,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 ③行政調解由___________________主持進行 ④仲裁調解由__________主持進行,達成的仲裁調解書與仲裁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3.解決糾紛的方式(1)發(fā)生糾紛時,人們往往先____________,通過和解達成合意,解決糾紛。(2)無法和解時,人們還可以通過____________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相比之下,_________往往成為當事人解決糾紛的優(yōu)先選擇。4.仲裁的特點(1)在商事仲裁與訴訟之間,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一加以適用。(2)當事人申請仲裁,須以雙方__________的有效仲裁協(xié)議為前提。(3)仲裁程序比較靈活,仲裁審理一般__________,而且一裁終局。因此,仲裁更加便捷、經濟。(4)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發(fā)生__________。5.調解往往成為當事人解決糾紛的優(yōu)先選擇(1)含義:通過第三方的________、________,促使發(fā)生糾紛的當事人________達成協(xié)議,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2)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調解制度,包括________調解、________調解、________調解、________調解等,它們在不同層面為解決________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五自我檢測1.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各有優(yōu)勢,功能各有側重,為人們提供了多元的糾紛解決途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父母與子女之間因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問題發(fā)生糾紛,可以選擇調解②甲乙兩人因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產生的糾紛,可以申請仲裁③小鄭和小李在離婚過程中因子女監(jiān)護權發(fā)生爭執(zhí),可以申請仲裁④許某與用人單位因工傷賠償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可以提起刑事訴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2年2月,北京某科技公司以員工趙某主動向他人透露個人薪資情況、違反公司薪酬保密規(guī)定為由,與其解除勞動合同。趙某認為該公司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據案分析,正確的是( )①該公司侵犯了趙某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②趙某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③薪酬保密不屬于趙某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④趙某如想申請勞動仲裁,需要和公司訂立有效的仲裁協(xié)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Z公司根據內部管理辦法規(guī)定,員工半年、年度績效考核分別為S、A、C1、C2四個等級,C(C1、C2)等級比例為10%,不勝任工作原則上考核為C2。王某多次考核為C2。Z公司以此為由解除王某的勞動合同。王某提起勞動仲裁,仲裁委裁決認為,Z公司應當支付王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余額。Z公司對仲裁裁決不服,遂訴至法院,法院生效裁判認為,Z公司存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應當依法向王某支付經濟補償標準二倍的賠償金。Z公司敗訴的理由可能是( )①用人單位憑限定考核等級比例的考核結果,不能證明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②用人單位淘汰考核末位勞動者,不符合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③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對爭議雙方具有不可改變的法律約束力④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在合同生效期間內不得解除勞動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仲裁,是指將爭議提交給爭議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對當事人的糾紛居中調解,并作出裁斷的行為。根據適用對象不同,仲裁可分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國際爭端仲裁等。下列糾紛不能仲裁的是( )①農村承包合同糾紛②婚姻、收養(yǎng)、撫養(yǎng)和繼承糾紛③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糾紛④依法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張某、李某系同一小區(qū)前后樓棟的鄰居。李某在其入戶門上安裝一款采用人臉識別技術、可自動拍攝視頻并存儲的可視門鈴,位置正對張某等前棟樓多家住戶的臥室和陽臺。張某認為,李某可通過手機app操控可視門鈴、長期監(jiān)控張某住宅,生活不得安寧,要求李某拆除可視門鈴。李某認為,可視門鈴感應距離僅3米,拍攝到的張某家模糊不清,不構成侵權,且從未有窺探張某的意圖,不同意將可視門鈴拆除或移位。后張某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支持了張某的訴訟請求。這表明( )①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人格權②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身份權③法院引導人們恰當處理相鄰關系④法院引導人們采用訴訟方式解決鄰里糾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張某是某報刊公司投遞員,月工資3500元。后因另外一名投遞員離職,公司擅自安排其承擔該投遞員的工作任務。張某認為,工作量加倍,拒絕上述安排。公司以不服從工作安排為由與張某解除勞動合同。仲裁委員會依法裁決:某報刊公司支付張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4000元。關于雙方合同糾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不得變更 ②該報刊公司侵犯了勞動者的休息權利③該報刊公司違背了合同全面履行原則 ④該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為終局裁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1年11月,山東省濟寧市金鄉(xiāng)縣人社局聯(lián)合縣總工會成立的“勞動爭議裁調對接工作室”舉行掛牌儀式,這是2021年9月濟寧市人社局聯(lián)合市法院、市司法局、市總工會印發(fā)《進一步加強勞動爭議裁調對接訴調對接工作的指導意見》后,基層部門貫徹落實多元參與、協(xié)同治理機制的又一工作實踐。加強勞動爭議裁調對接工作的預期目標是( )①代替法院訴訟,減輕當事人訴訟辛苦②高效處理勞動爭議,促進社會和諧③壓制民間矛盾,改善基層治理④凝聚多元力量,節(jié)約司法資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劉某、陳某夫婦生前沒有生育子女,陳某甲(系陳某侄女)5歲時被劉某夫婦收養(yǎng)。陳某甲成年后,劉某夫婦招贅許某為陳某甲之夫,二人婚后生育了長子劉某甲。1967年4月,陳某甲夫婦帶其余子女遷至鄉(xiāng)下,將長子劉某甲留在劉某夫婦身邊,陳某甲對養(yǎng)父母未盡贍養(yǎng)義務。劉某夫婦相繼病逝后,因其生前建造的房產拆遷,陳某甲起訴要求分割相關拆遷權益。以下對本案件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陳某甲作為唯一的養(yǎng)女,應該繼承上述房產②劉某甲并非法定繼承人,不應分得上述遺產③案中權益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亦可提起訴訟④法院調解應遵循公序良俗原則,以推進良法善治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9.小熙的父親在某英語培訓機構繳納了5000元培訓費,根據協(xié)議,上課方式為線下授課。后因為疫情原因培訓機構單方面變更合同,履行方式為線上授課,小熙要求解除合同并退回未上的課時培訓費。但培訓機構卻認為,發(fā)生疫情屬于不可抗力,不構成違約,并且提出,合同條款明確規(guī)定“本合同所有條款最終解釋權歸甲方(培訓機構)所有”,所以不同意解除合同及退費。在上述案例中( )A.小熙的父親可以直接向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B.培訓機構可以及時與家長溝通,協(xié)議變更合同內容或履行方式C.發(fā)生疫情是不可抗力,屬于法定免責事由,應當免除培訓學校的違約責任D.小熙的父親無權要求解除合同并申請退費10.人民調解和仲裁都是解決糾紛的重要方式,下面關于二者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二者都依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政策、社會公德,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B.仲裁比人民調解更便捷C.二者都設立了專門的機構解決糾紛D.對調解和仲裁裁決不服的,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四課前預習1.(1) 合同糾紛 財產收益 商事仲裁(2) 訴訟 有效仲裁協(xié)議 靈活 不公開 一裁終局 便捷 法律效力2. 人民調解 行政調解 仲裁調解 訴訟調解 人民法院 調解書 同等法律效力 人民調解 行政調解 仲裁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 國家行政機關 仲裁機構3.(1)自行協(xié)商(2) 調解、仲裁 調解4. 自愿訂立 不公開進行 法律效力5. 排解疏導 說服教育 自愿 人民 行政 仲裁 訴訟 糾紛五自我檢測1.A2.C3.A4.C5.B6.D7.D8.B9.B10.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