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立足職場有法寶一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憲法及法律對勞動者權利義務的規定。科學精神:科學理解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認識勞動合同的意義。法治意識: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樹立規則意識和法律觀念;按勞動法辦事。公共參與:掌握簽訂勞動合同的基本要素,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必備知識:理解勞動法及其原則,明確勞動合同及其基本要素。關鍵能力:明確法律守護勞動者的意義,能熟練運用勞動法的主要原則來解決問題。認識勞動合同的意義,掌握簽訂勞動合同的原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勞動法的主要內容及原則,勞動合同的含義和作用、條款難點: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和要求三思維導圖四課前預習1.勞動合同的約束力(1)勞動合同一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即對雙方形成__________,當事人應當依法履行,不得隨意__________。(2)用人單位必須按照__________履行對勞動者的各項義務,并且不得隨意__________勞動合同。(3)勞動者必須按照__________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2.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1)勞動合同的條款分為__________條款和__________條款兩類。(2)必備條款是任何勞動合同__________的條款,主要包括:勞動合同__________,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__________,社會__________,勞動__________、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等等。(3)勞動合同的可備條款是除必備條款外勞動合同中可以規定的條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__________等條款。3.勞動法的原則(1)首要原則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②意義: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可以提升勞動者的_________、幸福感和安全感。③勞動法就是勞動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明確規定了勞動者應享有的各項_______,同時規定了用人單位必須履行的_________。(2)勞動者_________的原則①勞動者享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權利;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②全社會應當堅決防止和糾正__________,營造公平就業制度環境。(3)____________的原則①勞動法對勞動者的權利進行____________。②勞動法注重對未成年工、殘疾勞動者等_____________的勞動保護,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4.有效勞動合同及其法律約束力(1)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則。(2)勞動合同符合________的條件才產生法律效力。5.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1)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__________,改善__________,并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_______訓練。(3)為了實現憲法賦予公民的勞動權利,我國制定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代表的一系列勞動法律、法規,這些勞動法律、法規為公民的合法勞動權益提供了有力的__________,有助于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廣大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五自我檢測1.勞動法的首要原則是( )A.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B.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C.保護經營者的權益D.保護市場公平競爭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書面勞動合同( )①是勞動者維權的依據②應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訂立③在工作延續期簽訂即可④應包括試用期、保密協議等必備條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勞動合同訂立的原則有( )①合法原則②公平原則③公序良俗原則④誠實信用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李某進城到一個建筑工地參加工作。一天,他因忘記戴安全帽,被班長按勞動合同規定罰款50元,李某為此非常生氣。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班長侵犯了李某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B.李某沒有完成規定的生產任務C.李某沒有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應該受到處罰 D.李某沒有遵守職業道德5.訂立合同內容不合法是主張合同無效的條件之一,表現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以下情形屬于無效勞動合同的是( )①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的②用人單位免除自己法定責任的③體現競爭就業、實現優勝劣汰的④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變更合同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出,要加強全民數字技能培訓。面對快速發展的數字化趨勢和不斷迭代的新職業,推進數字技能培訓意義重大。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這一舉措發揮作用的途徑傳導正確的是( )A.提高勞動力職業技能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商品價值量B.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擴大就業C.改變勞動力結構→提升初次分配收入水平→構建再分配公平的分配體系D.依托勞動者的良好信用→拓寬居民投資渠道→緩解就業創業壓力7.農民工李某進城到一個建筑工地參加工作。一天,他因忘記戴安全帽,被班長按勞動合同規定罰款50元.李某為此非常生氣。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班長侵犯了李某平等就業的權利②李某沒有完成勞動任務和遵守職業道德③李某沒有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應該受到處罰④勞動者在維護自身勞動權益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在學習了《法律與生活》的內容后,高二某班舉行了“結合身邊事例談談法”的活動。在以下同學的發言中,正確的是( )A.自然人具有姓名決定權,因此可以根據父母的心愿為子女創設姓氏B.小李入職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工傷就不能向用人單位索賠C.游戲主播錢某慫恿李某(男,15周歲)打賞9萬元人民幣,李某的父母可以要求錢某返還打賞的錢款D.業主王某因對小區物業不滿拒交物業費,物業可以對王某家采取斷水斷電措施9.勞動合同的條款分為必備條款和可備條款。必備條款是任何勞動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其內容包括( )①試用期②勞動合同期限③工作內容④勞動報酬⑤保守商業秘密⑥勞動保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10.2022年4月,高三學生小白在朋友圈里曬出自己十八歲的生日照片,以致敬自己的青春年華。正常情況下,年滿十八周歲在法律上意味著小白( )①成為勞動法保護的勞動者②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③訂立的合同無須法定代理人追認④不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約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四課前預習1.(1) 約束力 變更(2) 合同約定 解除(3)合同約定2.(1) 必備 可備(2) 必須具備 期限 報酬 保險 保護(3) 試用期 培訓 福利待遇3.(1) 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獲得感 權利 義務(2) 平等競爭 平等就業 選擇職業 就業歧視(3) 特殊勞動保護 傾斜保護 特殊勞動者4. 合法 公平 平等自愿 協商一致 誠實信用 法律規定5.(1) 勞動保護 勞動條件 勞動報酬 福利待遇(2)勞動培訓(3)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法律保障五自我檢測1.A2.A3.B4.C5.C6.B7.D8.C9.C10.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