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第5單元 第15章 第2節 課時分配 本課(節)需 3 課時本節課為第 1 課時人體對信息的感知眼與視覺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概述人體通過眼、耳等感覺器官獲取外界環境信息的情況。描述眼球的結構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嘗試觀察瞳孔大小變化的情況并作出解釋。2.能力目標:通過對收集的資料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以及進行探究活動的實踐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具有關愛和幫助有視覺障礙人群的意識。學習重點 描述眼球的結構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學習難點 眼球的結構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學習關鍵 眼球學府課堂“八字” 激、亮、疑、小、快、靈、總、清學習方法 啟發式 課型 新課 教具 多媒體教學過程 修改意見新課導入:展示一個小盒子,里面放著一個布偶螃蟹,拉動會發聲。 教師:下面我們邀請三位同學來檢驗一下盒子里是什么東西?——請第一位同學用手伸進盒子里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學用耳朵湊近聽一聽,第三位同學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將你們的判斷寫在紙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動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換成一朵花,要求同學聞一聞……) 用手摸的同學:是一個布偶; 用耳聽的同學:是一個有輪子的物件; 用眼看的同學:是一個螃蟹的毛絨玩具。 教師:這些同學分別通過那種感覺認識這個物體? 學生:觸覺、聽覺、視覺。 教師:也許在認識這個物體中我們沒有用到,但當我們感知其他外界事物的時候,我們還會用到哪些感覺?學生:嗅覺、味覺、溫度感覺(可能需要老師舉例提示)。可見,人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是非常多元化的。引出課題:教師:下面,我想請同學們猜個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著黑葡萄。(打一人體器官)學生:眼睛。教師:同學們也看到了,剛才辨別螃蟹玩偶時,最快和最正確的同學應用了自己的視覺。視覺是我們感知外界信息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對我們來說就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眼與視覺。活動一:感受“盲人寫字”規則:1、請2位同學蒙上眼扮演盲人;2、摸索著走上講臺、找到板書筆,分別在黑板上寫兩行字:第一行:眼睛是心靈之窗;第二行:珍惜我們的眼睛。請2位體驗盲人的同學分享感受。體會眼睛的重要性。活動二:認認眼的結構小組合作,對照課本P41的圖16-8眼的結構示意圖,觀察彼此的眼睛,認識眼的結構。反饋:展示課件,你能認識哪些結構?學生回答。總結:眼由眼球和眼球的附屬結構組成。 眼 眼球 眼球的附屬結構——保護作用1、眼球的附屬結構對眼球具有保護作用。①淚腺拓展1:眼淚是怎樣流出來的?眼淚由淚腺產生,通過細小管道流到眼睛的表面。在眨眼的過程中,可使眼淚在眼睛的表面鋪展開來。而一部多余的眼淚就由淚囊收集,通過導管,引導眼淚進入鼻腔。這就是為什么通常我們哭的時候,鼻子也會有液體流出。淚腺分泌眼淚里含有溶菌酶,具有殺菌和潤滑眼球的作用。當有異物進入眼睛時,可以通過分泌的眼淚保護眼球,沖出異物。在正常情況下,淚腺在白天大約分泌0.5~0.6ml的淚液,起濕潤眼球的結膜和角膜的作用,而在人睡覺時,則停止分泌淚液。②眼肌在眼球實物模型上指出眼肌,讓同學們清楚觀察、辨認。③結膜結膜襯在眼瞼內表面和貼在眼球前面的透明黏膜,能分泌黏液,潤滑眼球。拓展2:你知道沙眼和紅眼病嗎?沙眼和紅眼病都是結膜發炎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眼病。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醫學上稱紅眼病為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其主要特征為結膜明顯充血,膿性或粘液膿性分泌物,有自愈傾向。沙眼和紅眼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沙眼和紅眼病患者常有眼內粘性分泌物分泌增多,并且有時流鼻涕,而分泌物中均含有引起這兩種疾病的病原體。往往通過接觸病人眼分泌物或淚水沾過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臉盆、水等),與病人握手或用臟手揉擦眼睛等,都會被傳染,最終造成眼病的流行。所以同學們平時要注意衛生,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不使用共用毛巾、臉盆等。有人認為看一眼紅眼的病人,就會得紅眼病,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目前只有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才會患病。2、認準你的眼球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學習一下眼球的結構。教師:我們來看看這個眼球的大概形狀,像什么?學生:細胞。教師:確實如此,所以我們把眼球外面的這個結構稱作為眼球壁。而這個眼球壁有幾層結構構成呢?學生:三層。教師:非常正確,我們把這三層分別叫做外膜、中膜和內膜。那么其余在眼球中的結構則為眼球內容物。 外膜 眼球壁 中膜 內膜眼球 眼球內容物①外膜:外膜由角膜和鞏膜組成。在眼球模型上指出角膜結構,并拆下來給學生觀察。角膜無色透明,光線容易透過。拓展3:眼角膜移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三毛流浪記》,里面有一集講的是銀行張保羅先生的女兒玲玲小時候因放炮仗把眼睛炸傷,全家看不得玲玲痛苦,外國醫生向張先生建議說只有移植角膜方能使玲玲重見光明。張先生只得委托三老板幫忙,找一個孤兒且眼睛一定沒有問題的。就這樣三毛被張先生家收下,但三毛萬萬想不到這背后的目的,還確認了被領養的關系,就這樣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角膜移植是利用異體的正常透明角膜組織,取代置換混濁、病變的角膜組織使患眼復明或控制角膜病變的眼科中重要的復明手術之一。該手術為目前同種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一種。拓展4:近視眼激光治療大家肯定都聽說過近視眼可以通過激光治療恢復我們原本的視力。事實上,近視眼的激光治療手術就是對我們的角膜進行切削。一般來講,年齡小于18周歲或大于50周歲,角膜厚度小于450um,患有其他嚴重眼部疾病及瘢痕體質、糖尿病、膠原病等全身疾病患者是不能接受手術的。那么,近年來,關于近視眼激光治療手術的副作用探討的也十分激烈。很多人術后3年左右近視反彈,還有一些人手術后視力就不穩定,時好時壞,嚴重影響正常生活,還有就是不可避免的形成近視手術后的圓錐角膜,看東西有晃動感。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建議同學們還是不要去冒險做這個近視眼激光手術。拓展5:關于隱形眼鏡“長期戴隱形眼鏡會磨損眼睛角膜,時間越長,磨損越明顯”———這種觀點是同濟醫院眼科醫生劉磊提出來的。從1996年至今,他共做了近13000臺準分子激光近視眼手術。在進行例行術前檢查時,他發現幾乎所有曾佩戴隱形眼鏡3年以上的患者,角膜都被明顯磨薄,不少人已不再適合做激光手術。這樣的患者幾乎每周都能遇到。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隱形眼鏡對眼角膜的損害是無法挽回的。同學們,如果你已經跟老師一樣因為沒有好好保護眼鏡近視了,那么請你從現在開始愛護你的角膜吧,別讓你的角膜再受到更大的傷害了!鞏膜是一種白色堅固的結構,具有保護眼球內部結構的作用。鞏膜就是我們常說的眼白,所以我們又把它稱為“白眼球”。 ②中膜:中膜由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構成。“外國人的眼睛漂亮嗎?”“漂亮!”“那么你知道為什么他們眼睛的顏色跟我們不一樣呢?”不同膚色的人種,因為虹膜內色素的差異,虹膜的顏色也不一樣。黃種人的虹膜內所含色素一般為棕褐色或黑色,因而眼呈現黑色;白種人虹膜內的色素多為淺藍色,所以眼呈現藍色。(在眼球模型上指出虹膜和瞳孔的位置。)活動三:零距離觀察彼此的眼球虹膜的中間部分是瞳孔。不知道同學們剛在相互觀察對方眼睛的時候有沒有仔細盯著對方的眼睛看。沒有的話,請你再次看看對方的眼睛,看看能從他的眼睛里看到什么。“請問你們看到了什么?”“什么,眼屎?”學生哄堂大笑。拓展6:眼屎在我們的眼皮里有一塊像軟骨一樣的東西叫做"瞼板",在瞼板里整齊有序地排列著許多瞼板腺,腺口在眼皮邊緣、靠近眼睫毛的地方,瞼板腺會一刻不停地分泌一種像油脂一樣的液體。白天這些油脂通過眼皮的眨動涂在眼皮的邊緣上,它對眼睛起了保護作用。對內防止起潤滑作用的眼沔水流出眼外,對外又可防止汗水進入眼內。 可是,在人睡著的時候,眼睛連續閉著很長時間,而油脂仍然在分泌中,這樣積累起來的油脂和白天進入眼睛里的灰塵以及淚水中的雜質混在一起,跑到眼角那邊就形成了眼屎。那么言歸正傳,你從對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我自己。”對,這個結構就是瞳孔。瞳孔使我們能看到對方的像,因而我們稱為“你的眼里有我的像”。瞳孔是光線進入的通道,能隨光線的強弱調整大小。③內膜:內膜就是視網膜。視網膜上含有許多感光細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我們所看的物像呈像就在視網膜上。④眼球內容物:眼球內容物有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在眼球模型上指出相應的結構。)房水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屬于組織液的一種,充滿前后房,約有0.15~0.3ml,它具有營養和維持眼內壓力的作用。房水提供虹膜、角膜和晶狀體營養。拓展7:青光眼正常眼球的結構中,有一種叫房水的液體,充盈與眼前房和后房中,并且形成房水循環,保持一定的眼內壓力,借以保持眼球的形狀。當由于某種原因造成房水循環障礙時,眼壓升高,超過正常范圍就稱為青光眼。晶狀體是一種有彈性的透明體,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拓展8:白內障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形成混濁。一般只有手術才能治療白內障。目前多采用白內障摘除術治療,術后在眼內植入人工晶狀體。活動四:組裝眼球模型了解了眼球的結構,請小組合作,組裝眼球模型并展示。活動五:模擬眼球成像的過程聯系課本,白紙板上的像的特點是什么?白紙板上的像的特點是倒像,并且蠟燭與透鏡之間的距離只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物像才能清晰。或者白紙板與透鏡之間的距離只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物像才能清晰。對照眼球的結構分析,白紙板和透鏡分別相當于眼球的什么結構?透鏡——晶狀體白紙板——視網膜視覺的形成討論總結:光線 角膜 瞳孔 晶狀體 玻璃體 視網膜(倒像、縮小) 視神經 視覺中樞(大腦皮質) 形成視覺我們知道,視網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縮小的物像,那為什么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正的、并非縮小的呢? 因為高級中樞大腦皮質對傳來的物像進行分析、處理,最后將正確信息進行反饋。近視形成的原因根據視覺的形成過程,正常的眼看物體時,物體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上,就能形成一個清晰的視覺。如果物像沒有落在視網膜上,例如,由于長期不注意用眼衛生,使晶狀體的凸度變大,經晶狀體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我們還能看清楚該物體嗎?正常情況下觀察一定距離內的物體,人體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凸度,可以使物像始終落在視網膜上。如果平時沒有良好的用眼習慣,就會增加晶狀體的調節負擔,導致它的凸度過大或眼球的前后徑過長,結果使物體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造成視網膜上的物像比較模糊,人就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一旦形成近視可以配戴凹透鏡進行矯正。那么,應該怎樣預防近視眼的形成呢?為預防近視的形成,我們應當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連續用眼1小時后,休息一下,遠眺幾分鐘;讀寫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要保持33cm左右;不在強光或弱光下看書和寫字;不要在走路、躺臥或搖晃的車船上看書等。另外,經常檢查視力和堅持做眼保健操,對預防近視有相當大的作用。拓展9:遠視遠視眼是由于眼軸較短,在不使用調節狀態時,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折后主焦點落于視網膜之后,而在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圖像。總結:近視與遠視晶狀體曲度眼球前后徑物像位置糾正方法正常眼正常正常視網膜上近視眼過大過長視網膜前方戴凹透鏡遠視眼過小過短視網膜后方戴凸透鏡拓展10:散光當進入眼球的光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的眼時,稱為散光眼。低度散光矯正效果理想,高度散光往往矯正不良。總結與反饋6月6日是愛眼日,好眼力伴你一生。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注意用眼習慣,好好愛護眼睛,認真做眼保健操。最后,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希望你們像愛惜眼睛一樣愛惜生命,像愛惜生命一樣愛惜眼睛!“紅燈→感受器→神經中樞→效應器→停車”,這是小明騎車經過十字路口時的反應,請結合自己所學生物學知識分析小明的反應并回答下列問題:⑴ “紅燈”的光線進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光線進入眼球的先后順序是( B )A、視網膜→角膜→晶狀體→瞳孔 B、角膜→瞳孔→晶狀體→視網膜C、晶狀體→角膜→視網膜→瞳孔 D、瞳孔→角膜→晶狀體→視網膜⑵能將物像的刺激轉變為神經沖動的是神經細胞,它位于眼球的視網膜內。⑶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質中。⑷從反射形成的過程看,此反射屬于條件反射。 體會眼睛的重要性。板 書 設 計第5單元 生物圈中的穩定與協調第15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第2節 人體對信息的感知眼與視覺 眼的結構 眼球 眼球壁 眼球內容物 房水 晶狀體 玻璃體 眼球的附屬結構教 學 后 記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及課標中本節課的要求,我對教材進行了一些加工和處理,并適當拓展,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有助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效果很好。在講解瞳孔的時候,我通過“眼屎”的提及使學生開懷大笑。由于準備充分,順便給學生提及了眼屎的形成。我覺得這樣更有助于學生記憶,加深印象,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不僅讓學生認同視覺衛生,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而且滲透關懷盲人、幫助盲人的意識。為了達到目的,我讓學生感受“盲人寫字”,達到教育目的。同時,在結膜炎的講解中,告訴同學們紅眼病和沙眼是怎么樣傳播的,并非如生活中所說的看一下就會傳染,糾正生活中的錯誤。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去分析、討論、交流。在眼角膜的講解中通過《三毛流浪記》、近視眼激光治療、隱形眼鏡等幾個貼近生活的例子講解,加深同學們的理解,讓同學們有意識的保護自己的眼睛。還有白內障與青光眼的形成和治療,以及在講到近視眼的時候,還提及了遠視和散光的知識。既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進一步體現。同時,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一個眼球模型,讓學生獲得較詳細的觀察機會,使得教學效果更好,也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及動手能力。但是這節課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生物雖不是中考考試科目,但是初二生物要會考,每節課結束之后,可以利用課堂幾分鐘的時間講解寄到典型的例題,以便及時反饋。同時,在書寫板書時,字跡可以再大一點,方便后排學生看和記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