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與滅火一、教材分析一級主題 二級主題 學習內容 學 說明Ⅰ Ⅱ Ⅲ化學與生活 家用燃料 常見的家用燃料 A B B 煤、煤氣、液化氣、天然氣四種家用燃料的主要成分、來源及燃燒后的產物燃料的充分燃燒 B 使燃料充分燃燒應采取的措施《燃燒和滅火》是初中化學九年級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是學生全面認識燃料的起點,它在內容編排上更貼近生活。本節課的學習對于從科學的角度認識燃燒的條件、正確認識使用燃料的利與弊,增加生活常識,提高預防火災能力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二、設計思想燃燒、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是學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知識。教學設計時,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根據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學生實驗和白磷、紅磷燃燒實驗進行觀察、對比、分析,揭示燃燒現象的本質,逐步歸納出物質燃燒的條件;通過對物質燃燒條件的分析,得出滅火的原理,根據滅火原理討論不同情況下的滅火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體驗生命的價值和形成防火救災一般方法。三、學情分析學生知識基礎: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嘗試,已經掌握了了碳、鎂、硫、磷等物質的燃燒。學生認知能力基礎 :學生能對獲得的事實進行簡單分析并得出結論,但對這一科學方法掌握的不全面,推導結論時往往不夠嚴密細致。學生探究能力基礎 :學生初步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在這之前嘗試過“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物質溶解性的比較”等簡單的探究活動,但獨立探究能力不高,需要一定的引導。四、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理解燃燒和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2)知道滅火的一般方法和常用滅火器的選用。2. 過程與方法(1)聯系生產及生活經驗,通過實驗得出燃燒條件、防火和滅火一些有效措施。(2)通過自制滅火器的實驗,初步學會運用化學知識正確選擇防火滅火的方法。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正確認識火,學會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事物,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2)通過對于燃燒條件、滅火原理的探究,體驗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證思想。(3)通過防火救災方法討論,體驗生命的價值、人的社會責任與安全的重要性。五、重點和難點重點: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難點:燃燒條件的探究六、、教學用品教學媒體:PPT實驗用品:酒精、手帕、蠟燭、水、細砂、剪刀、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稀硫酸等七、教學流程八、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 火讓你想到了什么?火有哪些用途呢?【圖片】燒飯做菜、取暖、煙火、火箭發射等等……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火在人類的生活生成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恩格斯說過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把人從動物界分離開來。【觀看小魔術】燒不壞的手帕想一想:為什么手帕會燒不壞呢?帶著這個問題進入今天的學習燃燒與滅火 【思考、回答】 感受火與人類的密切聯系通過“小魔術”,引發同學的思考,喚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燃燒的概念 【提問】不管是生活中常見的燃燒,還是實驗室的燃燒他們有哪些共同特征嗎?請嘗試歸納燃燒的概念:通常指可燃物在空氣(氧氣)中發生的,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設問】 可燃物燃燒是否一定要與氧氣反應 【實驗】實驗一: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實驗現象:發出耀眼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和黑色固體 嘗試寫出化學方程式實驗二:鈉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現象:黃色的火焰,大量白煙,放熱;集氣瓶里氯氣的顏色變淺。 【提問】這兩個實驗有什么共同點?【小結】通常所說的燃燒是指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在特殊情況下,即使沒有氧氣,可燃物也可發生燃燒。所以,只要具有劇烈的發光發熱現象的化學反應都可成為可燃物的燃燒。【板書】燃燒與滅火1.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 【思考、回答】(1)與氧氣反應 (2)發光、發熱 歸納:得出結論 【觀察、記錄】2Mg+CO2 C + 2MgO 2Na + Cl2 2NaCl 【思考、交流】共同點:發光、發熱、 劇烈的反應【完善】修正燃燒的概念 喚醒學生的經驗,對燃燒有一個初步認識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激疑探索,深入理解燃燒的現象與實質燃燒條件的探究 【提問】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上述討論,你認為通常情況下物質燃燒需要那些條件?能否通過實驗來驗證呢?【演示實驗】 在燒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熱水,熱水中放一小粒白磷;在燒杯上放一塊薄銅片,在銅片的兩端分別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紅磷,過一會兒后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起來,而熱水中的白磷與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提問】 1.為什么銅片上白磷燃燒而水中白磷和銅片上紅磷沒有燃燒?2.怎樣使銅片上紅磷燃燒?怎樣使熱水下白磷燃燒?【實驗】 對著熱水下白磷慢慢通氧氣,熱水下白磷的燃燒。2.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2)要與氧氣接觸(3)到達著火點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學生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材料:粉筆、蠟燭、煤塊、酒精燈、燒杯仔細觀察實驗現象銅片上白磷燃燒是達到著火的溫度并且有與氧氣接觸,而水中白磷沒與氧氣接觸,銅片上紅磷燃燒的溫度可能不夠。加熱達到燃燒的溫度;向水下通入氧氣【歸納】燃燒的條件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通過對比實驗進一步強化對燃燒條件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滅火的原理與方法 【過渡】火,為人類提供了能量,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但火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經濟損失。【近些年發生的火災】火災,給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所以當火災來臨的時候,學會滅火的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探究】請設計不同的熄滅蠟燭的方法 提供的物品有:水、細砂、剪刀、燒杯 請同學上臺來滅蠟燭;并請你們說說為什么要這么做?方法為什么(原理)用嘴吹用水用細砂用燒杯罩用剪刀【提問】你能用一句話歸納出滅火與燃燒條件之間的關系嗎? 3、滅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3)降溫至著火點以下注意:不是降低著火點三個條件滿足一個就可【討論題】請問以下救火方式與哪種滅火原理有關?炒菜時鍋里的油起火蓋上蓋子著火時用浸濕的衣物堵塞門縫并潑水降溫山火發生時把樹木鋸走【答疑】現在回過頭來,你能否給我們剛開始做的魔術來進行揭秘呢?為什么手帕燒不壞? 仔細聆聽【學生實驗】用不同方法滅掉蠟燭火焰滅火就是——破壞燃燒的條件 思考回答回答并解釋 學會辯證的看待事物,知道火的雙面性,認識到正確使用火的重要性。通過實驗,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用理論引導實踐,體會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對燃燒條件的分析,認識滅火原理;加深理解燃燒與滅火的關系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活學活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介紹常用的滅火 器 【講述】 發生火災的時候,如果火勢不是特別大,能夠正確使用滅火器可能就可以阻止一場嚴重火災的發生。常見的有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不同的火災類型,所使用的滅火器也不一樣A類:木材、棉、麻、紙張等固體物質火災 水型、泡沫型滅火器等 B類:汽油、原油等液體和可熔化固體物質火災 干粉、泡沫型滅火器等C類:煤氣、天然氣等氣體火災 干粉滅火器等D類:鉀、鈉等活潑金屬火災 專用滅火器 E類:帶電設備火災干粉滅火器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1)拔出插銷(2)對準火源(3)壓下把手【實驗】 自制泡沫滅火器滅火器用一個大錐形瓶配上一個單孔膠塞并插上玻璃管。向瓶中加入碳酸氫鈉溶液,取一支能裝入瓶內的試管,盛滿鹽酸后,將試管緩慢放入瓶中,使試管能豎立起來,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膠塞。使用滅火器時,倒轉瓶子并將玻璃管口指向火焰【提問】如果在高樓中發生了火災,你應該要怎么做呢? 【傾聽】學生討論 認識常用滅火器及使用方法,提高防災救災能力學以致用,用簡單的化學反應自制滅火器,體會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會基本的火災現場的自救方法,教導學生珍愛生命小結 同學們,一起來回顧下今天這節課的內容。我們主要學習了燃燒的概念,一起探究了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如何利用好燃料,讓它發揮最大的用處?接下來的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一起回憶 知識的回憶,鞏固所學內容九、板書設計4.1 燃燒與滅火1.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2.燃燒的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缺一不可溫度到達著火點3、滅火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 滿足一個即可降溫至著火點下十、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安排是從學生熟悉燃燒現象著手,通過探究實驗、分析得出結論的方法來探討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我在備課時考慮,學生在生活中和前期的化學學習中積累了大量的感性認識,也具備一定的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燃燒的現象不難歸納出燃燒的特征。在得到燃燒的初步概念后,加入了質疑的環節,是不是物質燃燒一定要有氧氣?同學們根據已有知識能夠做出正確回答,這一部分比較成功。在學生了解概念的基礎上以及所具備的生活經驗,推導出燃燒的三個條件就是水到渠成的了。考慮到初三的學生也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如果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做一個思維的探究,把實驗設計和操作都交給學生,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我提供了生活中常見的粉筆、蠟燭、煤塊、燒杯、酒精燈等一些物品,分成三組設計實驗。因為在這之前做過“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物質溶解性的比較”等簡單的探究活動,我預想難度應該不大,但實際上課過程中我發現對于一小部分同學來說還是存在困難,無法掌握控制變量法這一常用的實驗方法,由于上課內容較多時間比較緊迫,在這一方面我忽略了關注這一部分學生的發展,這點值得我反思并且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用常見物質探究獲得了燃燒條件后,我把課本原有的用紅磷和白磷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處理成視頻實驗,作為進一步的強化。學生對課本中本實驗設計的討論問題可以脫口而出,由此證明學生對燃燒條件掌握的很好。但實際上可能教師親自演示一遍效果會更好。在理解了燃燒的條件后,再次通過一個學生活動用不同方法撲滅蠟燭火焰讓他們嘗試說出滅火的原理,這一過程中較為順利。最后在本節課的時間把握上稍微出現了點問題,留出了一分多鐘的時間,我覺得在最后總結完本堂課的內容后,可以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因為本節課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教育和珍愛生命的教育,可以通過他們的反饋了解這節課的效果。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值得注意和改進的。學生觀看展示圖片:火的用途一個小魔術環節一:引入 3min學生思考、回答嘗試歸納燃燒概念聯系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引導燃燒概念環節二:燃燒概念7min學生探究實驗通過實驗得出燃燒的條件引導學生探究通過觀看演示實驗進一步強化燃燒的條件環節三:燃燒條件探究12min積極思考、動手參與滅火原理的探究得出滅火原理環節四:滅火原理與方法 10min介紹火災帶來的損失組織學生進行滅火原理的探究介紹幾種常用的滅火器材逃生常識介紹學生傾聽、討論環節五:常用滅火器和逃生常識介紹 6min學生回憶所學知識環節六:小結 2min回顧:燃燒的概念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