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細菌和真菌第2節 細菌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描述細菌的形態結構特點2. 說出細菌的營養方式、生殖方式及運動方式。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細菌的形態結構特點。(2)細菌的營養方式。2、教學難點細菌的營養方式。三、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導語:在侵華戰爭中,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很多慘無人道的殺戮事件,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黑太陽731”部隊的“細菌戰”。他們抓取了大量的中國人做活體實驗,在中國犯下了滔天大罪。那么,細菌究竟是怎樣的?它有哪些結構?課件展示“想一想,議一議”。提問:為什么傷口較深時才會感染破傷風桿菌,皮膚劃破卻不會呢?教師: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細菌,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2、新課講授(一)細菌的發現教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細菌個體是十分微小的,這么小的生物是誰第一個發現的呢?17世紀后葉,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己制作的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但是一直到19世紀中葉,一些著名的科學家還認為細菌是自然發生的;后來,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進行了著名的鵝頸瓶實驗。課件展示鵝頸瓶實驗。提問:你能通過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嗎?細菌來自于哪里?學生:細菌來自于空氣中而不是自然發生的。教師:是的,巴斯德用事實駁倒了“自然發生說”。同時,巴斯德還發現了乳酸菌和酵母菌,并提出了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被后人稱作微生物學之父。提問:從巴斯德的實驗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教師: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小到什么程度呢?讓我們來觀察幾幅圖片:放大3000倍的細菌,放大70000倍的細菌,大約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才有一顆小米粒那么大。看完圖片資料,你有什么感覺?學生:細菌太小了。教師:是,細菌的確太小了,雖然它很小,但是卻有很多的形態。根據外部形態的不同,細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請同學們自學教材P72內容,說一說細菌可以大致分為哪三類?并根據你所掌握的知識,完成下面一道思考題。(課件展示)學生: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屬于球菌;枯草桿菌和結核桿菌屬于桿菌;霍亂弧菌和幽門螺旋菌屬于螺旋菌。教師師:細菌的形態雖然各不相同,但結構卻基本一致。(PPT展示細菌結構圖),請同學對照教材P73細菌結構示意圖,依次說出細菌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學生:(到屏幕前指出)細菌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有些細菌還具有鞭毛和莢膜。鞭毛可以使細菌在液體中游動,莢膜具有保護的功能。課件展示細菌與動植物細胞對比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以下幾個問題:(1)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什么?(2)細菌和植物細胞還有什么不同?(3)根據細菌和植物細胞的不同推測,它們在營養方式上是否不同呢?細菌在生態系統中充當什么角色呢?學生:(討論后明確)(1)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存在的區域,屬于原核生物。(2)細菌沒有葉綠體。(3)細菌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課件展示細菌的營養方式。(三)細菌的生殖提問:細菌是怎樣進行繁殖的?課件展示細菌的分裂生殖。學生:細菌靠分裂繁殖后代。教師:細菌每20~30分鐘分裂一次,分裂速度是相當快的。我們一起來做一個計算。完成教材P74技能訓練。學生:(討論計算方法并進行計算)4小時后手上會有25600個細菌。提問:對你搞好個人衛生有什么啟示?學生:勤洗手可以減少手上的細菌,為了防止感染細菌而生病,因此要養成搞好個人衛生的良好習慣。提問:在遇到不良環境的時候,細菌還會形成芽孢,芽孢是什么呢?是不是細菌的生殖細胞?課件展示芽孢。學生:不是生殖細胞,因為細菌的數量并沒有增加。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抵抗的能力。提問:你能總結出細菌分布很廣的原因嗎?學生1:細菌個體微小,容易擴散。學生2:分裂生殖速度快、數量多。學生3:有些會形成芽孢,抵抗力較強等。完成練一練。四、板書設計第4章 細菌和真菌第1節 細菌1、細菌的發現1. 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2. 巴斯德實驗2、細菌的形態和結構1. 形態:桿狀、球狀、螺旋狀2. 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莢膜、鞭毛)無成形的細胞核3. 細菌的營養方式:大多數是異養生物(無葉綠體)3、細菌的生殖1. 分裂生殖2. 芽孢——細菌的休眠體、不是生殖細胞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