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課題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材分析 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知道細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圍是怎樣的?怎樣檢測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本節從菌落入手認識細菌和真菌,增強了直觀性。學會區分和培養細菌和真菌菌落,分析總結細菌與真菌生活需要的條件。學情分析 學生常見到的霉菌斑不是菌落。因為菌落必須是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而菌斑通常是多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學習細菌和真菌的培養方法有實用價值,可以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如自來水、手掌、桶裝水等,為做好環境衛生提供有利的證據。明晰目標 1、說出細菌、真菌菌落的特點。2、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重點難點 重點 說出細菌、真菌菌落的特點。難點 說出細菌、真菌菌落的特點。需用教具或器材 多媒體圖。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引言在養雞場中飼養員要像醫生一樣穿著白大褂?細菌和絕大部分真菌都很小,肉眼不能看見單個個體,只有形成菌落時,肉眼才可以看見。什么叫菌落?示細菌、霉菌的菌落圖片,觀察細菌和霉菌菌落是一樣嗎?區分兩者的不同。完成表格填寫。(大小、表面特點、顏色)怎樣培養細菌或真菌菌落?閱讀教材后回答。資料:一種培養基的配方如下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鈉5g瓊脂15g水1000mlPh7、4-7、6在1kg/cm2蒸汽壓的條件下滅菌30min。說明細菌或真菌需要哪些條件?[探究]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問為什么在接種前必須高溫處理?問閱讀教材后,你能舉出幾種接種方法嗎?3、很多地方有分布。4、干凈、干燥的環境。本實驗中高溫滅菌的培養皿內無細菌。和真菌,特別是對照組的培養皿經過高溫滅菌并一直處于密閉狀態。 防止細菌和真菌的感染。當一個細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后可以形成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菌落學生學習區分兩種生物菌落的特點。培養細菌和真菌菌落的方法1、配制培養基2、高溫滅菌3、冷卻后接種4、恒溫培養營養物質。殺菌。減少細菌和真菌的感染。5、水、營養物質、溫度、一定的空間等??偨Y細菌與真菌生存需要的一定條件、參考探究方案:臟手和洗凈的手誰的細菌多?1、提出問題:臟手上細菌比洗凈的手上細菌多嗎?2、作出假設:臟手上細菌多些。3、制定計劃:第一步:配制培養基。取兩套培養皿,貼上標簽,寫上日期,編上序號,注明日期。第二步:接種。打開培養皿,先用無菌棉棒在臟手心處擦取,然后,在1號培養基上輕輕涂抹幾下,蓋好,設為實驗組;另外是對照組。第三步:恒溫培養。把兩套培養皿一起放到恒溫箱或者室內溫暖處培養3~4天。設計記錄表。問題:細菌、真菌生活在哪?細菌的分布,實驗總結:細菌生活在空氣、水中、土壤中,動植物體表面和內部。分布范圍廣。作業或練習設計板書設計 一 菌落的概念二 細菌與真菌菌落的區別三 探究細菌與真菌菌落的分布課后反思 本課內容同學很感興趣,可提供培養基的制作配方并教授實施的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