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課時1)【學習目標】1.通過了解CO2調節呼吸運動的重要作用,明確激素和某些其他化學物質都能隨體液運輸并發揮調節作用。2.通過回顧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方式,能對比、概括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特點,認識到兩者各具優勢。3.通過學習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能闡述在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相互聯系、彼此協調下,人體是如何保持體溫相對恒定的。【課前學習】一、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比較1.體液調節的概念與范圍體液調節是指________等化學物質,通過________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一些低等動物只有________;在人和高等動物體內,體液調節和_______都是機體調節生命活動的重要方式。2.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區別體液調節的作用途徑是_______運輸。與體液調節相比,神經調節反應速度________,作用范圍________,作用時間________。3.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聯系大多數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受_______控制,內分泌腺分泌的_______也能影響神經系統的_______和功能。二、人體體溫平衡的調節1.產熱與散熱(1)產熱途徑:主要是細胞內________的氧化放能,以__________產熱為多。(2)散熱途徑:主要通過________蒸發,皮膚內__________舒張,其次還有_______排尿和排便等。2.過程圖解寫出示意圖中字母表示的結構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腺體)。參考【課上學習】任務一:列舉參與體液調節的物質:任務二:對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特點。1.完成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特點的對比表格2.體液調節為什么反應緩慢、作用范圍廣泛呢?比較項目 作用途徑 反應速度 作用范圍 作用時間體液調節神經調節3.神經調節為什么反應迅速、作用范圍準確卻局限呢?任務三:人體的體溫調節過程1.請完成在寒冷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示意圖。2.請在上述體溫調節過程圖中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部分。該調節中,_________________(填“兩者共同參與”“僅神經調節”或“僅體液調節”),根據兩者的關系,體溫調節過程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調節方式。【課后練習】1.下列物質對人體生命活動都起著重要作用,其調節方式不屬于體液調節的是( )A.CO2 B.胰島素C.組織胺 D.神經遞質2.下列關于人和高等動物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可相互影響B.神經調節的作用范圍較廣泛C.體液調節的反應速度比較慢D.體液調節的作用時間比較長3.下圖是人體體溫調節過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皮膚中分布有感受溫度變化的感受器B.皮膚血管只在體溫升高時才會發揮作用C.當外界溫度高于體溫時,甲狀腺分泌旺盛D.TSH會促進甲狀腺和腎上腺分泌激素4.炎熱環境中,人體維持體溫恒定的主要機理是( )A.皮膚汗液分泌增加,汗液蒸發帶走更多熱量B.血管平滑肌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C.代謝相關酶活性下降,使細胞代謝減弱,產熱量下降D.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活動減弱,TRH分泌增加5.人體體溫的相對穩定與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有關,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神經調節迅速而精確,可以感知機體內外變化B.甲狀腺激素等物質的受體存在于多種細胞,所以作用廣泛C.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互不影響,各自獨立的發揮作用D.下丘腦既參與體液調節,又通過神經調節維持體溫穩定6.如圖是人體體溫調節的曲線圖,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環境溫度為25 ℃時,散熱量較少,產熱較多,體溫會上升B.在t1-t2時段,散熱量增加是由于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加大造成的C.在t2-t3時段,散熱量增加,產熱量也增加,體溫會升高D.在t3時刻后,散熱量比0-t1時段多,所以體溫會下降7.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血液中較高濃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樞興奮,使呼吸加深加快B.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相互協調,其中神經調節占主導作用C.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的作用時間更長D.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的作用范圍更局限8.如圖所示內皮細胞對神經末梢刺激產生反應,釋放NO,引起血管壁平滑肌細胞松弛,血管擴張。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內皮細胞構成了效應器B.平滑肌細胞是調節因子一氧化氮的靶細胞C.乙酰膽堿和一氧化氮都是通過胞吐方式排出細胞D.血管壁平滑肌細胞松弛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9.下圖是正常人體處在溫度變化的環境中,機體散熱量變化曲線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t1~t2時段,散熱量增加是由于人體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增大造成的B.t2~t3時段,人體通過收縮血管、減少汗液分泌使散熱量減少C.O~t1時段及t3~t4時段,人體產熱量均等于散熱量D.t3~t4時段的散熱量大于O~t1時段,產熱量小于O~t1時段10.下圖表示在寒冷環境中人體內的部分生理變化過程,其中字母表示器官或細胞,數字表示激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的A為下丘腦,能調節人體產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B.寒冷環境中,④的分泌量增加,從而使機體散熱量增加C.人因寒冷而添加衣物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D.調節③分泌的方式有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11.下圖是人體體溫調節部分結構模式圖,請回答有關問題。(1)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調節過程中,“寒冷→下丘腦→腎上腺”的調節方式是_____________調節(填“神經”或“體液”),腎上腺在此調節中屬于_________________;“甲狀腺→甲狀腺激素→內環境→下丘腦”的調節是____________調節(“神經”或“體液”),下丘腦有關細胞在此調節中屬于__________。(2)圖中的激素A、B、C、D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體某些細胞膜上有________(填字母代號)激素的受體。(3)神經調節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優勢,體液調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優勢,兩者彼此協調、共同發揮作用,維持人體體溫相對穩定。12.體液調節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CO2)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體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其中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內容。下圖(一)表示部分激素從分泌到發揮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體內的不同激素;圖(二)表示的是激素的傳送方式。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從圖(一)可知,既能夠傳導興奮又能夠分泌激素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2)從圖(一)可以得出,甲狀腺分泌激素③并最終作用于組織細胞引起代謝變化的生理過程的調節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激素③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當其含量過高時,激素①、②含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__調節機制。(4)遠距分泌是指激素經血液運輸至遠距離的靶細胞(或組織)而發揮作用。激素①、②、③、④中屬于此傳送方式的有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課時1)【學習目標】1.通過了解CO2調節呼吸運動的重要作用,明確激素和某些其他化學物質都能隨體液運輸并發揮調節作用。2.通過回顧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方式,能對比、概括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特點,認識到兩者各具優勢。3.通過學習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能闡述在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相互聯系、彼此協調下,人體是如何保持體溫相對恒定的。【課前學習】一、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比較1.體液調節的概念與范圍體液調節是指________等化學物質,通過________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一些低等動物只有________;在人和高等動物體內,體液調節和_______都是機體調節生命活動的重要方式。2.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區別體液調節的作用途徑是_______運輸。與體液調節相比,神經調節反應速度________,作用范圍________,作用時間________。3.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聯系大多數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受_______控制,內分泌腺分泌的_______也能影響神經系統的_______和功能。二、人體體溫平衡的調節1.產熱與散熱(1)產熱途徑:主要是細胞內________的氧化放能,以__________產熱為多。(2)散熱途徑:主要通過________蒸發,皮膚內__________舒張,其次還有_______排尿和排便等。2.過程圖解寫出示意圖中字母表示的結構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腺體)。參考答案:一、1.激素 體液傳送 體液調節 神經調節 2.體液 快 局限 短 3.中樞神經系統 激素 發育二、1.(1)有機物 骨骼肌和肝臟 (2)汗液 毛細血管 呼吸 2.下丘腦 骨骼肌 腎上腺【課上學習】任務一:列舉參與體液調節的物質:任務二:對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特點。1.完成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特點的對比表格比較項目 作用途徑 反應速度 作用范圍 作用時間體液調節神經調節2.體液調節為什么反應緩慢、作用范圍廣泛呢?3.神經調節為什么反應迅速、作用范圍準確卻局限呢?任務三:人體的體溫調節過程1.請完成在寒冷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示意圖。2.請在上述體溫調節過程圖中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部分。該調節中,_________________(填“兩者共同參與”“僅神經調節”或“僅體液調節”),根據兩者的關系,體溫調節過程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調節方式。【課后練習】1.下列物質對人體生命活動都起著重要作用,其調節方式不屬于體液調節的是( )A.CO2 B.胰島素C.組織胺 D.神經遞質2.下列關于人和高等動物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可相互影響B.神經調節的作用范圍較廣泛C.體液調節的反應速度比較慢D.體液調節的作用時間比較長3.下圖是人體體溫調節過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皮膚中分布有感受溫度變化的感受器B.皮膚血管只在體溫升高時才會發揮作用C.當外界溫度高于體溫時,甲狀腺分泌旺盛D.TSH會促進甲狀腺和腎上腺分泌激素4.炎熱環境中,人體維持體溫恒定的主要機理是( )A.皮膚汗液分泌增加,汗液蒸發帶走更多熱量B.血管平滑肌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C.代謝相關酶活性下降,使細胞代謝減弱,產熱量下降D.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活動減弱,TRH分泌增加5.人體體溫的相對穩定與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有關,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神經調節迅速而精確,可以感知機體內外變化B.甲狀腺激素等物質的受體存在于多種細胞,所以作用廣泛C.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互不影響,各自獨立的發揮作用D.下丘腦既參與體液調節,又通過神經調節維持體溫穩定6.如圖是人體體溫調節的曲線圖,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環境溫度為25 ℃時,散熱量較少,產熱較多,體溫會上升B.在t1-t2時段,散熱量增加是由于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加大造成的C.在t2-t3時段,散熱量增加,產熱量也增加,體溫會升高D.在t3時刻后,散熱量比0-t1時段多,所以體溫會下降7.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血液中較高濃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樞興奮,使呼吸加深加快B.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相互協調,其中神經調節占主導作用C.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的作用時間更長D.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的作用范圍更局限8.如圖所示內皮細胞對神經末梢刺激產生反應,釋放NO,引起血管壁平滑肌細胞松弛,血管擴張。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內皮細胞構成了效應器B.平滑肌細胞是調節因子一氧化氮的靶細胞C.乙酰膽堿和一氧化氮都是通過胞吐方式排出細胞D.血管壁平滑肌細胞松弛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9.下圖是正常人體處在溫度變化的環境中,機體散熱量變化曲線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t1~t2時段,散熱量增加是由于人體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增大造成的B.t2~t3時段,人體通過收縮血管、減少汗液分泌使散熱量減少C.O~t1時段及t3~t4時段,人體產熱量均等于散熱量D.t3~t4時段的散熱量大于O~t1時段,產熱量小于O~t1時段10.下圖表示在寒冷環境中人體內的部分生理變化過程,其中字母表示器官或細胞,數字表示激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的A為下丘腦,能調節人體產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B.寒冷環境中,④的分泌量增加,從而使機體散熱量增加C.人因寒冷而添加衣物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D.調節③分泌的方式有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11.下圖是人體體溫調節部分結構模式圖,請回答有關問題。(1)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調節過程中,“寒冷→下丘腦→腎上腺”的調節方式是_____________調節(填“神經”或“體液”),腎上腺在此調節中屬于_________________;“甲狀腺→甲狀腺激素→內環境→下丘腦”的調節是____________調節(“神經”或“體液”),下丘腦有關細胞在此調節中屬于__________。(2)圖中的激素A、B、C、D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體某些細胞膜上有________(填字母代號)激素的受體。(3)神經調節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優勢,體液調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優勢,兩者彼此協調、共同發揮作用,維持人體體溫相對穩定。12.體液調節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CO2)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體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其中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內容。下圖(一)表示部分激素從分泌到發揮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體內的不同激素;圖(二)表示的是激素的傳送方式。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從圖(一)可知,既能夠傳導興奮又能夠分泌激素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2)從圖(一)可以得出,甲狀腺分泌激素③并最終作用于組織細胞引起代謝變化的生理過程的調節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激素③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當其含量過高時,激素①、②含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__調節機制。(4)遠距分泌是指激素經血液運輸至遠距離的靶細胞(或組織)而發揮作用。激素①、②、③、④中屬于此傳送方式的有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與解析1.D 2.B 3.A 4.A 5.C6.B 【解析】當環境溫度為25 ℃時,人體溫度和環境溫度的溫差較小,所以散熱量較少,則產熱較少而與散熱量相平衡,使得體溫維持相對恒定,故A項錯誤;從時間t1到時間t2,從圖中可知當環境溫度從25 ℃下降到10 ℃,即人體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加大,則散熱量大幅度增加,故B項正確;在t2-t3時段,圖示可知散熱量減少,是由于皮膚毛細血管處于收縮、汗腺分泌減少,則維持相對恒定,故C項錯誤;時間t3以后,散熱量比t1多,而骨骼肌戰栗、細胞代謝也會增加,使得產熱量也比t1多,體溫得以維持相對恒定,故D項錯誤.7. 【答案】D【解析】血液中較高濃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樞興奮,使呼吸加深加快,及時將代謝廢物CO2排出,A正確;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相互協調,體內大多數內分泌腺受神經系統的控制,神經調節占主導作用,B正確;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需要通過體液運輸,作用的范圍廣、時間更長,C正確,D錯誤。8. C【解析】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A正確;調節因子一氧化氮結合的靶細胞是平滑肌細胞,B正確;一氧化氮通過自由擴散方式出細胞,C錯誤;神經末梢對內皮細胞的調節屬于神經調節,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結合到平滑肌細胞使其松弛,屬于體液調節,D正確。9. D【解析】t1~t2時段,從25℃下降到10℃時,內外溫差加大,使得散熱量先增加,故散熱量增加是由于人體體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增大造成的,A正確; t2~t3時段,人體通過收縮血管、減少汗液分泌使散熱量減少,這是體溫調節的結果,B正確; O~t1時段及t3~t4時段,外界環境溫度處于穩定狀態,機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C正確; t3~t4時段的散熱量大于O~t1時段,產熱量也大于O~t1時段,因為兩個時段機體的產熱量均等于散熱量,D錯誤。10. B【解析】A為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具有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的作用,A正確;④為腎上腺素,寒冷環境下,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進機體代謝增強,產熱增加,B錯誤;大腦皮層為機體最高級神經中樞,人因主動寒冷添加衣物受大腦皮層的控制,C正確;由圖可知,③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級調節,又有反饋調節,D正確。11.【答案】(1)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神經 效應器 體液 靶細胞(2)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激素 腎上腺素 A和C(3)快速、準確 持續時間長、作用范圍廣【解析】(1)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是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依據完成體液調節、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可以判斷單獨的調節過程屬于哪一種調節,其中體液調節需要激素等物質由體液運輸而作用于靶細胞或器官,而神經調節是以反射弧為結構基礎來發揮作用的。所以,“寒冷→下丘腦→腎上腺”的調節是神經調節,腎上腺是效應器;“甲狀腺→甲狀腺激素→內環境→下丘腦”的調節是體液調節,甲狀腺激素能反饋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2)由題圖看出,B作用于甲狀腺,是促甲狀腺激素,則A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C是甲狀腺激素。D是由腎上腺分泌的,是腎上腺素。垂體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所以垂體上有相應激素的受體。(3)回顧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特點,則神經調節的優勢是快速、準確,體液調節的優勢是持續時間長、作用范圍廣。12.【答案】(1)下丘腦 (2)神經—體液調節 (3)甲狀腺激素 下降 負反饋(4)②、③、④【解析】(1)從圖(一)可知,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結構是下丘腦。(2)從圖(一)可以看出,該過程是神經影響了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之后甲狀腺激素經血液運輸至組織細胞發揮作用,因此屬于“神經—體液調節”(3)分析圖一可知圖示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激素③甲狀腺激素含量過高時,激素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②促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趨勢是下降,這是一種反饋調節機制。(4)根據遠距分泌的定義,即指激素經血液運輸至遠距離的靶細胞(或組織)而發揮作用,可判斷屬于此傳送方式的有②③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課時2)【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人體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過程,能闡述在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相互聯系、彼此協調的調控下,人體是如何保持細胞外液滲透壓、血鈉等理化指標相對穩定。2.通過回顧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的調節過程,舉例說明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之間的關系。3.闡述在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聯系和協調下,人體各器官、系統能夠協調一致,公同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課前學習】 人體水鹽平衡的調節1.水和無機鹽的來源和去路(1)水的來源是飲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和_______________;水的排出有腎排尿、皮膚排汗、肺呼吸和大腸排便四種途徑,其中_________是人體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徑。(2)Na+的主要來源是________,幾乎全部由小腸吸收,主要_________排出,排出量幾乎等于攝入量。2.抗利尿激素參與的調節(1)神經調節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__________(渴覺中樞)→產生渴感→主動飲水以補充水分。(2)體液調節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釋放_________→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_________。3.醛固酮參與的調節當大量丟失水分使細胞外液量減少及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皮質增加分泌_________,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_________,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課上學習】任務一: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1.你知道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嗎?請完成下列腎結構和尿液形成示意圖。2.請你說出當飲水過少、食物過咸時,我們人體是如何完成水平衡的調節,并完成下列調節過程示意圖。3.請你完善血鈉降低時,人體進行的調節過程。任務二: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關系1.你認為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你能舉例說明嗎?2.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需要各個器官和系統的參與,他們是如何協調一致的呢?請你以文字或圖示做簡單說明。【課后練習】1.下列對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依靠神經調節,主要通過腎來完成B.依靠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主要通過腎來完成C.只依靠體液調節,主要通過循環系統來完成D.依靠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主要通過循環系統來完成2.吃食物過咸時會產生渴的感覺,產生渴覺的感受器和神經中樞分別位于( )A.大腦皮層和下丘腦 B.下丘腦和下丘腦C.大腦皮層和大腦皮層 D.下丘腦和大腦皮層3.下圖為水鹽平衡調節機制,請據圖判斷A、B、C依次為( )A.抗利尿激素、大腦皮層、腎小管和集合管B.大腦皮層、腎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大腦皮層D.大腦皮層、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4.夏季,人在高溫作業或劇烈活動后,要喝淡鹽水;在患急性腸胃炎時,要及時補充生理鹽水,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B.降低體溫C.維持水和無機鹽代謝的平衡 D.消毒殺菌5.當人所處的環境溫度從25 ℃降到5 ℃時,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體內酶活性的變化依次為( )A.減少、減少、增加、不變B.增加、增加、減少、不變C.增加、減少、增加、不變D.增加、增加、減少、降低6.人在夏季進行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時,機體不會發生的是( )A.產生大量乳酸,血漿pH明顯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減少C.通過神經調節,增加汗腺分泌汗液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維持血糖穩定7.下面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②寒冷會引起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增加,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體溫 ③下丘腦即是體溫調節中樞,又是人體語言高級中樞④血糖濃度低時,下丘腦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可以促進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 ⑤內環境滲透壓的增高,使下丘腦某部位產生的神經沖動傳至大腦皮層產生渴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8.下圖為人體內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圖,a、b、c、d表示信息分子。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b、c、d都是通過血液循環到達靶細胞的B.c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e表示對水的重吸收過程C.d表示胰島素,可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儲存D.a、b、c、d都是通過與受體結合來發揮作用的9.如圖為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的部分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食物過咸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B.結構甲、乙分別是下丘腦和垂體C.抗利尿激素在結構甲細胞中合成D.結構丙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減少10.正鈉平衡指Na+的吸收大于排出,負鈉平衡指Na+的吸收小于排出。正常情況下,人體通過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正鈉平衡和負鈉平衡最終可達鈉平衡。醛固酮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對Na+的重吸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體內組織液滲透壓主要由Na+和Cl-形成B.正鈉平衡時,垂體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C.負鈉平衡時,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增加D.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均能促進腎小管重吸收水11.急性腸炎是消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是由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等引起的。患急性腸炎后,會出現發燒和比較嚴重的腹瀉。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嚴重腹瀉會導致病人細胞外液滲透壓___________,從而使位于____________的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并通過傳入神經將興奮傳至________________產生渴覺。(2)通過抽血檢測發現,急性腸炎病人血樣中由下丘腦分泌的和由垂體釋放的________________增加。通過抽血能夠檢測體內激素含量的理論根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體現了激素調節的特點之一。(3)急性腸炎患者發燒是由患者體內________________增多所致,這一現象可能與患者體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稱)的增加有關。12.下丘腦是人體內環境穩態調節中的重要樞紐,下圖所示為下丘腦參與人體的體溫、血糖、水鹽平衡等調節過程(其中大寫字母表示結構,小寫字母表示物質,序號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為3.9~6.1 mmol/L,當血糖濃度過高時,血糖變化是按圖中“血糖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徑(用圖中序號、字母及箭頭表示)通過下丘腦來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能夠促進組織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降低血糖濃度。(2)當受到寒冷刺激時,下丘腦既可作____________中樞又可以分泌d來調節體溫。由圖中可見,E分泌激素的多少,受到A和D的調節,即存在_____________調節機制,其中D是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_激素作用的靶器官。(3)臨床上可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是因為激素調節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若以某動物作實驗材料,切除右葉甲狀腺,一段時間后,左葉甲狀腺將發生腫大,其原因是甲狀腺激素不足,通過_____________調節使垂體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進甲狀腺細胞增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課時2)【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人體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過程,能闡述在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相互聯系、彼此協調的調控下,人體是如何保持細胞外液滲透壓、血鈉等理化指標相對穩定。2.通過回顧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的調節過程,舉例說明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之間的關系。3.闡述在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聯系和協調下,人體各器官、系統能夠協調一致,公同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課前學習】 人體水鹽平衡的調節1.水和無機鹽的來源和去路(1)水的來源是飲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和_______________;水的排出有腎排尿、皮膚排汗、肺呼吸和大腸排便四種途徑,其中_________是人體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徑。(2)Na+的主要來源是________,幾乎全部由小腸吸收,主要_________排出,排出量幾乎等于攝入量。2.抗利尿激素參與的調節(1)神經調節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__________(渴覺中樞)→產生渴感→主動飲水以補充水分。(2)體液調節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釋放_________→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_________。3.醛固酮參與的調節當大量丟失水分使細胞外液量減少及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皮質增加分泌_________,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_________,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參考答案:1.(1)代謝中產生的水 腎排尿 (2)食鹽 經腎隨尿 2.(1)大腦皮層 (2)抗利尿激素 減少 3.醛固酮 重吸收【課上學習】任務一: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1.你知道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嗎?請完成下列腎結構和尿液形成示意圖。2.請你說出當飲水過少、食物過咸時,我們人體是如何完成水平衡的調節,并完成下列調節過程示意圖。3.請你完善血鈉降低時,人體進行的調節過程。任務二: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關系1.你認為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你能舉例說明嗎?2.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需要各個器官和系統的參與,他們是如何協調一致的呢?請你以文字或圖示做簡單說明。【課后練習】1.下列對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依靠神經調節,主要通過腎來完成B.依靠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主要通過腎來完成C.只依靠體液調節,主要通過循環系統來完成D.依靠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主要通過循環系統來完成2.吃食物過咸時會產生渴的感覺,產生渴覺的感受器和神經中樞分別位于( )A.大腦皮層和下丘腦 B.下丘腦和下丘腦C.大腦皮層和大腦皮層 D.下丘腦和大腦皮層3.下圖為水鹽平衡調節機制,請據圖判斷A、B、C依次為( )A.抗利尿激素、大腦皮層、腎小管和集合管B.大腦皮層、腎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大腦皮層D.大腦皮層、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4.夏季,人在高溫作業或劇烈活動后,要喝淡鹽水;在患急性腸胃炎時,要及時補充生理鹽水,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B.降低體溫C.維持水和無機鹽代謝的平衡 D.消毒殺菌5.當人所處的環境溫度從25 ℃降到5 ℃時,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體內酶活性的變化依次為( )A.減少、減少、增加、不變B.增加、增加、減少、不變C.增加、減少、增加、不變D.增加、增加、減少、降低6.人在夏季進行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時,機體不會發生的是( )A.產生大量乳酸,血漿pH明顯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減少C.通過神經調節,增加汗腺分泌汗液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維持血糖穩定7.下面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②寒冷會引起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增加,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體溫 ③下丘腦即是體溫調節中樞,又是人體語言高級中樞④血糖濃度低時,下丘腦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可以促進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 ⑤內環境滲透壓的增高,使下丘腦某部位產生的神經沖動傳至大腦皮層產生渴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8.下圖為人體內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圖,a、b、c、d表示信息分子。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b、c、d都是通過血液循環到達靶細胞的B.c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e表示對水的重吸收過程C.d表示胰島素,可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儲存D.a、b、c、d都是通過與受體結合來發揮作用的9.如圖為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的部分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食物過咸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B.結構甲、乙分別是下丘腦和垂體C.抗利尿激素在結構甲細胞中合成D.結構丙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減少10.正鈉平衡指Na+的吸收大于排出,負鈉平衡指Na+的吸收小于排出。正常情況下,人體通過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正鈉平衡和負鈉平衡最終可達鈉平衡。醛固酮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對Na+的重吸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體內組織液滲透壓主要由Na+和Cl-形成B.正鈉平衡時,垂體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C.負鈉平衡時,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增加D.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均能促進腎小管重吸收水11.急性腸炎是消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是由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等引起的。患急性腸炎后,會出現發燒和比較嚴重的腹瀉。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嚴重腹瀉會導致病人細胞外液滲透壓___________,從而使位于____________的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并通過傳入神經將興奮傳至________________產生渴覺。(2)通過抽血檢測發現,急性腸炎病人血樣中由下丘腦分泌的和由垂體釋放的________________增加。通過抽血能夠檢測體內激素含量的理論根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體現了激素調節的特點之一。(3)急性腸炎患者發燒是由患者體內________________增多所致,這一現象可能與患者體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稱)的增加有關。12.下丘腦是人體內環境穩態調節中的重要樞紐,下圖所示為下丘腦參與人體的體溫、血糖、水鹽平衡等調節過程(其中大寫字母表示結構,小寫字母表示物質,序號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為3.9~6.1 mmol/L,當血糖濃度過高時,血糖變化是按圖中“血糖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徑(用圖中序號、字母及箭頭表示)通過下丘腦來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能夠促進組織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降低血糖濃度。(2)當受到寒冷刺激時,下丘腦既可作____________中樞又可以分泌d來調節體溫。由圖中可見,E分泌激素的多少,受到A和D的調節,即存在_____________調節機制,其中D是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_激素作用的靶器官。(3)臨床上可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是因為激素調節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若以某動物作實驗材料,切除右葉甲狀腺,一段時間后,左葉甲狀腺將發生腫大,其原因是甲狀腺激素不足,通過_____________調節使垂體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進甲狀腺細胞增生。參考答案與解析1.B 2.D 3.C 4.C5.B 【解析】當環境溫度下降時人體散熱增加,會通過加快代謝增加產熱以維持體溫相對恒定,所以酶活性不變,但有氧呼吸增強會引起耗氧量增加。同時,需要減少機體散熱,汗液分泌減少,進而體內細胞外液滲透壓會降低,故尿激素分泌減少,導致尿量增加。6.A 7.C8.A 【解析】由圖分析可知,a~d分別是促甲狀腺激素、神經遞質、抗利尿激素和胰島素。其中,神經遞質是在神經元的突觸前膜處釋放、并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不需要通過血液循環傳送,故A項錯誤;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故B項正確;胰島素通過促進組織細胞加快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以降低血糖水平,故C項正確。激素和神經遞質都需要與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故D項正確。9. D【解析】食物過咸或機體失水過多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A正確;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因此甲表示下丘腦,乙表示垂體,B正確;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分泌,因此抗利尿激素在甲(下丘腦)細胞中合成,C正確;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腎小管和集合管(丙),其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重吸收,使尿量減少,D錯誤。10. B【解析】人體內組織液滲透壓主要來自Na+、Cl-,A正確;正鈉平衡時,體內Na+增加,組織液滲透壓增大,由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錯誤;負鈉平衡時,醛固酮分泌增加,用以促進腎小管對Na+的重吸收,C正確;醛固酮通過促進腎小管對Na+的重吸收進而促進對水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D正確。9.(1)升高 下丘腦 大腦皮層(2)抗利尿激素 激素需要通過體液運輸來發揮作用(3)產熱增多 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解析】(1)嚴重腹瀉使機體失水過多,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滲透壓感受器位于下丘腦,而渴覺的產生是在大腦皮層的渴覺中樞。(2)急性腸炎會腹瀉,體內水分不足。體內水分不足時,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作用于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刺激下丘腦后合成、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作用于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而使尿量減少。其中,激素是需要體液運輸。(3)發燒是機體產熱增多所致,促進機體產熱的相關激素是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等。10.(1)④→A→⑥→B→a 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2)神經 分級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甲狀腺激素(3)通過體液運輸 反饋 促甲狀腺激素【解析】(1)圖中a是胰島素,當血糖濃度過高時,一方面可通過下丘腦相關神經作用于胰島B細胞,使胰島素分泌增加,在圖中的途徑為:血糖變化→④→A→⑥→B→a→血糖降低。而胰島素的作用是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2)寒冷刺激時,下丘腦既可作為神經中樞參與神經調節,又可分泌激素d(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來調節體溫,因此下丘腦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樞紐。甲狀腺(E)分泌激素的多少,受到下丘腦(A)和垂體(D)的調節,即存在分級調節機制,垂體(D)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3)因為激素調節需要激素通過體液運輸,從而作用于靶細胞或器官,所以分泌的激素會隨血液流到全身,因此臨床上可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若切除實驗動物右葉甲狀腺,引起人體甲狀腺激素不足,通過負反饋調節,使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增加,進而促進甲狀腺細胞增生。一段時間后,左葉甲狀腺將發生腫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導學案)(課時1).docx 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導學案)(課時1)解析版.docx 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導學案)(課時2).docx 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導學案)(課時2)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