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節 免疫學的應用【學習目標】1.根據圖示說出疫苗作用的機理,闡明疫苗的本質。2.論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給出合理的接種建議。3.闡明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問題和供體器官短缺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辦法,認同器官捐獻政策。4.說出免疫學在生活中和醫學上的應用,認同科學技術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課前學習】一、疫苗1.概念: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2.作用:接種疫苗后,人體內可產生__________,從而對特定的__________具有抵抗力。3.特點(1)________性:接種一種疫苗只能預防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2)________性:免疫力能維持較長的時間。二、器官移植1.概念:器官移植是指醫學上用______________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2.面臨問題(1)免疫排斥: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應對措施:供者與受者組織相容性抗原配型,二者的主要HLA____________,就可以進行器官移植;利用_______________。(2)供體器官短缺:①原因:供體器官來源不足。②應對措施:利用____________培養相應的組織、器官;鼓勵器官捐獻。三、其他應用1.免疫診斷:免疫診斷是指利用抗原和抗體反應的__________檢測__________________。2.免疫治療(1)免疫增強療法:治療___________________。(2)免疫抑制療法:治療自身免疫病如____________、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參考答案:一、1.滅活或減毒的病原體 2.相應的抗體 傳染病 3.特異 記憶二、1.正常的器官 2.(1)組織相容性抗原(HLA)不同 一半以上相同 免疫抑制劑 (2)干細胞三、1.高度特異性 病原體和腫瘤標志物 2.(1)免疫功能低下者 (2)類風濕關節炎【課上學習】任務一:從人痘接種到牛痘接種【資料一】人痘接種:我國是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預防傳染病的國家,宋朝真宗時期(998—1022年),有峨眉山人曾為丞相王旦的兒子種痘,即從感染天花后的恢復期病人或癥狀比較輕的病人身上挑取天花膿皰及痂皮,待其干燥,然后將痘痂研磨成粉末給健康人鼻內接種,被接種者會輕度感染天花,然后痊愈。通常情況下,接種人痘會引發膿皰,并且有2%的死亡率。但是2%的風險也比感染天花之后30%的死亡率強多了。【資料二】牛痘接種:200多年以前,在歐洲城市的街道上,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因患天花病而滿臉麻斑的人。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1749—1823)注意到感染過“牛痘”的人,就不再患天花了。牛痘是發生在牛身上的一種傳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癥狀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現局部潰瘍。牛奶廠擠奶女工告訴琴納說,她們通常都感染過牛痘,沒有人再患天花。牛痘癥狀在她們身上僅表現為手部出現一些膿皰,只是間或伴隨一些輕微的不適。由此,琴納觀察了天花和牛痘的多個病例,終于通過實驗證明通過牛痘接種法,可以有效預防天花病毒的感染。請同學們閱讀科學家發明牛痘接種的故事,并填寫以下表格:接種物 接種后反應 免疫效果人痘接種牛痘接種問題1:為什么被接種者會輕度感染天花并痊愈?問題2:為什么牛痘接種替代了人痘接種?既然牛痘病毒和人的天花病毒是不同的病毒,為什么可以在人體內激發相同的免疫反應呢?請同學們根據本章知識解釋疫苗能夠預防傳染病的機理。任務二: 請你回憶自身的免疫經歷思考,接種疫苗后出現了哪些反應?為什么?情況一:有的同學接種了流感疫苗,可是沒過一兩個月,她還是患流感了,這是為什么?情況二:接種了流感疫苗后,有時會有輕微的發熱,接種部位有些紅腫。你能解釋這種的現象嗎?情況三:患免疫缺陷病的兒童,能否接種疫苗,尤其是減毒活疫苗?為什么?任務三:分析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問題【資料一】人類很早就嘗試通過器官移植挽救一些病人的生命。1901年,法國醫生卡雷爾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腎移植這種手術在同種異體之間從來還沒有成功過。”1952年,法國另一位醫生為一位16歲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親的一個腎,然而這顆凝結著偉大母愛的腎只存活了22天。【資料二】據媒體報道,瑞金市3歲男孩張某身患白血病。幸運的是,張某的骨髓與父親的骨髓配型成功了。而身在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李某卻沒有那么幸運,與其親屬的骨髓配型均沒有成功。問題1:最初進行的器官移植,為什么總是不成功呢?問題2:在進行器官移植或者骨髓移植時,為什么都要先進行配型,即檢查供體和受體之間的組織相容性呢?任務四: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供體器官短缺問題【真實案例】一位18歲男孩突然昏迷,醫生極力挽救他的生命但是依舊腦死亡。雖然惋惜,但是為了挽救其他病人的生命,醫生嘗試勸說其家人同意捐獻患者器官。家人經過激烈討論,但無法達成共識,一直猶豫不決。在等待的第三天凌晨,男孩心臟驟停,不幸去世。此時家屬同意捐獻患者器官,但是為時已晚,患者已不滿足器官捐獻條件(心跳停止后,器官容易缺血,僅在短時間內——約15分鐘,符合捐獻標準)。問題:為什么認同器官捐獻的人很少呢?【課后練習】1.為防止狂犬病發生,寵物醫生等特殊工作者需要注射由滅活狂犬病病毒制成的疫苗。該疫苗在人體內可引起的免疫反應是( )A.促進漿細胞釋放淋巴因子B.刺激吞噬細胞產生抗狂犬病病毒抗體C.刺激輔助性T細胞分化成為記憶細胞D.產生與狂犬病病毒特異性結合的抗體2.被稱為“糖丸爺爺”的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情”,研制“糖丸”——脊髓灰質炎活疫苗,為我國消滅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選項描述正確的是( )A.該“糖丸”是用滅活的病毒制成的B.該疫苗可以識別組織相容性抗原C.當接種該疫苗后,機體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反應D.患免疫缺陷病的兒童可以接種該疫苗3.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見病。流感病毒有不同亞型,現有多種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種流感疫苗,在流感期間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時,卻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發生了改變B.抗體在體內存留時間短C.流行的流感病毒與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種類型D.流感病毒侵染了人體的T細胞4.環孢素A是霉菌的一種代謝產物,它能選擇性地抑制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那么,環孢素A可用于( )A.預防和治療艾滋病B.降低惡行腫瘤的發病率C.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的概率D.清除宿主細胞內的結核分枝桿菌5.人類異體器官移植手術往往很難成功,因為異體細胞間存在排斥,這主要是由于細胞膜具有識別作用,這種生理功能的結構基礎是( )A.細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組成B.細胞膜外表面有糖蛋白C.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D.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6.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在感染和致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該疫苗可誘導機體產生識別天花病毒的抗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可通過基因工程途徑產生這種疫苗B.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是該病毒的遺傳物質C.該方法制備的疫苗不會在機體內增殖D.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是疫苗中的抗原成分7.我國在研制新冠疫苗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已成功研制出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等多種類型的新冠疫苗,免費給國民預防接種(滅活疫苗每人接種兩劑,時間間隔21天)。下列有關新冠疫苗的敘述,錯誤的是( )A.新冠疫苗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能使其蛋白質保持其抗原性B.間隔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目的是強化免疫,增加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C.接種新冠疫苗后機體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頭昏頭痛、低燒等癥狀D.健康人在接種兩劑疫苗產生抗體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不可能患病8.下列有關器官移植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供者與受者HLA差異程度是器官移植成敗的關鍵B.親兄妹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幾乎不存在差異C.異體器官移植進入人體,可能作為抗原引發強烈的排斥反應D.利用免疫抑制劑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問題參考答案:1.D 當疫苗進入人體后,人體會產生免疫應答,產生大量抗體或記憶細胞,從而保證人體的健康。2.C “糖丸”是用減毒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制成的,A錯誤;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本質就是抗原,不能識別人體內的組織相容性抗原,B錯誤; 當接種該疫苗后,機體會產生特異性免疫,進而產生記憶細胞,C正確;“糖丸”是用減毒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制成的,由于減毒活疫苗仍然具有侵染性,不建議患免疫缺陷病的兒童接種減毒活疫苗,D錯誤3.D 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由于RNA的單鏈結構易發生基因突變;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抗體的存活時間比較短,沒有長期預防的作用;流感病毒不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4.C5.B6.B 該疫苗的本質是蛋白質的亞單位,由基因控制合成,所以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產疫苗,A正確;天花病毒的遺傳物質是核酸(DNA),B錯誤;疫苗的本質是蛋白質的亞單位,不會在細胞內增殖,C正確;疫苗可以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D正確。7. 【答案】D【解析】新冠疫苗作為人體的抗原,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能使人體產生中和病毒的抗體和記憶細胞,A正確;間隔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目的是強化免疫,增加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提高免疫力,當人體接觸真正的病毒后,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抗體,進而達到抵抗病毒的目的,B正確;因個人體質不同,接種新冠疫苗后機體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頭昏頭痛、低燒等癥狀,這些都是接種后的正常反應,C正確;健康人在接種兩劑疫苗產生抗體后,由于病毒的變異性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也可能患病,D錯誤。8. B 供者與受者HLA差異程度是器官移植成敗的關鍵,供者與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時,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應較小,A正確;在有性生殖的過程中存在基因重組,故親兄妹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其組織相容性抗原仍然存在差異,B錯誤;不同個體的細胞膜表面會有不一樣的蛋白質,異體器官移植進入人體,其細胞膜表面特有的物質,可能作為抗原引發強烈的排斥反應,C正確;異體器官移植由于免疫排斥而成活率較低,發生的免疫反應主要是細胞免疫,因此某些免疫抑制劑使T細胞的增殖受阻,從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D正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節 免疫學的應用【學習目標】1.根據圖示說出疫苗作用的機理,闡明疫苗的本質。2.論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給出合理的接種建議。3.闡明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問題和供體器官短缺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辦法,認同器官捐獻政策。4.說出免疫學在生活中和醫學上的應用,認同科學技術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課前學習】一、疫苗1.概念: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2.作用:接種疫苗后,人體內可產生__________,從而對特定的__________具有抵抗力。3.特點(1)________性:接種一種疫苗只能預防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2)________性:免疫力能維持較長的時間。二、器官移植1.概念:器官移植是指醫學上用______________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2.面臨問題(1)免疫排斥: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應對措施:供者與受者組織相容性抗原配型,二者的主要HLA____________,就可以進行器官移植;利用_______________。(2)供體器官短缺:①原因:供體器官來源不足。②應對措施:利用____________培養相應的組織、器官;鼓勵器官捐獻。三、其他應用1.免疫診斷:免疫診斷是指利用抗原和抗體反應的__________檢測__________________。2.免疫治療(1)免疫增強療法:治療___________________。(2)免疫抑制療法:治療自身免疫病如____________、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課上學習】任務一:從人痘接種到牛痘接種【資料一】人痘接種:我國是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預防傳染病的國家,宋朝真宗時期(998—1022年),有峨眉山人曾為丞相王旦的兒子種痘,即從感染天花后的恢復期病人或癥狀比較輕的病人身上挑取天花膿皰及痂皮,待其干燥,然后將痘痂研磨成粉末給健康人鼻內接種,被接種者會輕度感染天花,然后痊愈。通常情況下,接種人痘會引發膿皰,并且有2%的死亡率。但是2%的風險也比感染天花之后30%的死亡率強多了。【資料二】牛痘接種:200多年以前,在歐洲城市的街道上,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因患天花病而滿臉麻斑的人。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1749—1823)注意到感染過“牛痘”的人,就不再患天花了。牛痘是發生在牛身上的一種傳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癥狀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現局部潰瘍。牛奶廠擠奶女工告訴琴納說,她們通常都感染過牛痘,沒有人再患天花。牛痘癥狀在她們身上僅表現為手部出現一些膿皰,只是間或伴隨一些輕微的不適。由此,琴納觀察了天花和牛痘的多個病例,終于通過實驗證明通過牛痘接種法,可以有效預防天花病毒的感染。請同學們閱讀科學家發明牛痘接種的故事,并填寫以下表格:接種物 接種后反應 免疫效果人痘接種牛痘接種問題1:為什么被接種者會輕度感染天花并痊愈?問題2:為什么牛痘接種替代了人痘接種?既然牛痘病毒和人的天花病毒是不同的病毒,為什么可以在人體內激發相同的免疫反應呢?請同學們根據本章知識解釋疫苗能夠預防傳染病的機理。任務二: 請你回憶自身的免疫經歷思考,接種疫苗后出現了哪些反應?為什么?情況一:有的同學接種了流感疫苗,可是沒過一兩個月,她還是患流感了,這是為什么?情況二:接種了流感疫苗后,有時會有輕微的發熱,接種部位有些紅腫。你能解釋這種的現象嗎?情況三:患免疫缺陷病的兒童,能否接種疫苗,尤其是減毒活疫苗?為什么?任務三:分析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問題【資料一】人類很早就嘗試通過器官移植挽救一些病人的生命。1901年,法國醫生卡雷爾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腎移植這種手術在同種異體之間從來還沒有成功過。”1952年,法國另一位醫生為一位16歲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親的一個腎,然而這顆凝結著偉大母愛的腎只存活了22天。【資料二】據媒體報道,瑞金市3歲男孩張某身患白血病。幸運的是,張某的骨髓與父親的骨髓配型成功了。而身在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李某卻沒有那么幸運,與其親屬的骨髓配型均沒有成功。問題1:最初進行的器官移植,為什么總是不成功呢?問題2:在進行器官移植或者骨髓移植時,為什么都要先進行配型,即檢查供體和受體之間的組織相容性呢?任務四: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供體器官短缺問題【真實案例】一位18歲男孩突然昏迷,醫生極力挽救他的生命但是依舊腦死亡。雖然惋惜,但是為了挽救其他病人的生命,醫生嘗試勸說其家人同意捐獻患者器官。家人經過激烈討論,但無法達成共識,一直猶豫不決。在等待的第三天凌晨,男孩心臟驟停,不幸去世。此時家屬同意捐獻患者器官,但是為時已晚,患者已不滿足器官捐獻條件(心跳停止后,器官容易缺血,僅在短時間內——約15分鐘,符合捐獻標準)。問題:為什么認同器官捐獻的人很少呢?【課后練習】1.為防止狂犬病發生,寵物醫生等特殊工作者需要注射由滅活狂犬病病毒制成的疫苗。該疫苗在人體內可引起的免疫反應是( )A.促進漿細胞釋放淋巴因子B.刺激吞噬細胞產生抗狂犬病病毒抗體C.刺激輔助性T細胞分化成為記憶細胞D.產生與狂犬病病毒特異性結合的抗體2.被稱為“糖丸爺爺”的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情”,研制“糖丸”——脊髓灰質炎活疫苗,為我國消滅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選項描述正確的是( )A.該“糖丸”是用滅活的病毒制成的B.該疫苗可以識別組織相容性抗原C.當接種該疫苗后,機體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反應D.患免疫缺陷病的兒童可以接種該疫苗3.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見病。流感病毒有不同亞型,現有多種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種流感疫苗,在流感期間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時,卻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發生了改變B.抗體在體內存留時間短C.流行的流感病毒與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種類型D.流感病毒侵染了人體的T細胞4.環孢素A是霉菌的一種代謝產物,它能選擇性地抑制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那么,環孢素A可用于( )A.預防和治療艾滋病B.降低惡行腫瘤的發病率C.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的概率D.清除宿主細胞內的結核分枝桿菌5.人類異體器官移植手術往往很難成功,因為異體細胞間存在排斥,這主要是由于細胞膜具有識別作用,這種生理功能的結構基礎是( )A.細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組成B.細胞膜外表面有糖蛋白C.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D.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6.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在感染和致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該疫苗可誘導機體產生識別天花病毒的抗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可通過基因工程途徑產生這種疫苗B.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是該病毒的遺傳物質C.該方法制備的疫苗不會在機體內增殖D.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是疫苗中的抗原成分7.我國在研制新冠疫苗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已成功研制出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等多種類型的新冠疫苗,免費給國民預防接種(滅活疫苗每人接種兩劑,時間間隔21天)。下列有關新冠疫苗的敘述,錯誤的是( )A.新冠疫苗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能使其蛋白質保持其抗原性B.間隔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目的是強化免疫,增加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C.接種新冠疫苗后機體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頭昏頭痛、低燒等癥狀D.健康人在接種兩劑疫苗產生抗體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不可能患病8.下列有關器官移植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供者與受者HLA差異程度是器官移植成敗的關鍵B.親兄妹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幾乎不存在差異C.異體器官移植進入人體,可能作為抗原引發強烈的排斥反應D.利用免疫抑制劑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節 免疫學的應用 (導學案) 解析.docx 第4節 免疫學的應用 (導學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