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簡單判斷的演繹推理方法一學科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正確理解推理的含義、種類、結構。公共參與:正確進行換質換位推理,練熟三段論,合理進行演繹推理必備知識:1.三個推理方法:換質法、換違法、三段論推理2.三個基本原則:換質法的基本規則、換位法的基本規則、三段論推理的基本規則3.兩個基本辨別:換質法和換位法的辨別關鍵能力:1.掌握換質推理的基本規則和具體推理方法2.掌握換位推理的基本規則和具體推理方法3.掌握三段論的一般性規則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換質推理的邏輯規則2.換位推理的邏輯規則3.三段論推理的形式結構難點換質位推理的求真問題,三段論推理的形式結構三思維導圖四課前預習1.含義及構成(1)含義:三段論是_________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是以兩個已知的_________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2)構成:三段論的_________在前提中并沒有直接發生聯系,只是分別和_______有一定的關系,通過中項這個媒介,大項和小項才有了一定的聯系,構成了三段論的結論。2.三段論的意義。三段論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類型。我們只有熟知其推理的________,才能自覺地避免這類推理中的邏輯錯誤,進而揭露________,維護真理。3.性質判斷換位推理(1)含義:性質判斷換位推理,又稱為換位法。它是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_______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2)規則:要保證換位推理從所給真實前提得出真實結論。必須遵守以下規則:第一,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_______。前提判斷是肯定的,換位后還是肯定的。前提判斷是否定的,換位后仍是否定的。第二,將前提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_____________。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_____________。4.性質判斷換位推理(1)性質判斷換位推理的含義: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又稱換位法。(2)性質判斷換位推理的目的:從不同方面加深對________________。(3)性質判斷換位推理的形式:把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進行________。(4)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周延性情況:主項或謂項周延 一個性質判斷________其主項或謂項所反映的全部對象主項或謂項不周延 一個性質判斷________其主項或謂項所反映的全部對象(5)性質判斷的規則①不改變前提判斷的________;②將前提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________;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不能________。(6)性質判斷的方法:第一步,不改變聯項,主項和謂項的位置________。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不能________。(7)性質判斷的應用:可以將換質法和換位法________起來運用,正確運用這種推理結構,不僅可以起到變換語句形式或語氣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調整或強調________的作用。5.性質判斷換質推理(1)含義:性質判斷換質推理,又稱為換質法,它是通過改變已知__________的“質”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2)規則:要使換質推理能夠從所給真實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實的結論,必須遵循以下規則:第一,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_____________。第二,改變前提判斷的質,即把肯定判斷變為_____________,把否定判斷變為肯定判斷。第三,找出前提性質判斷中與謂項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為_____________的謂項。五自我檢測1.在魯迅著的《華蓋集》中,收錄有《論辯的靈魂》一文。文中摘錄的詭辯式言論中有這樣一條∶“你說甲生瘡。甲是中國人,你就是說中國人生瘡了。既然中國人生瘡,你是中國人,就是你也生瘡了。你既然也生瘡,你就和甲一樣。而你只說甲生瘡,則竟無自知之明,你的話還有什么價值 "其中包含的一個錯誤的三段論∶"甲生瘡,甲是中國人,所以中國人生瘡。”下列推理中所犯錯誤與之相同的是( )A.中國人是勤勞勇敢的,我是中國人,所以,我是勤勞勇敢的B.班干部要有集體榮譽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著有集體榮譽感C.所有馬是哺乳動物,所有牛是哺乳動物,所以,所有牛是馬D.調查報告不是文學作品,這篇文稿不是調查報告,所以,這篇文稿是文學作品2.語言中存在邏輯錯誤往往會產生誤會和笑話。對產生下列誤會和笑話的邏輯學分析正確的是( )①有人給自己的兒子起名為“盜”。一日,母親喊兒子的名字“盜”,結果被人誤以為是盜賊,就把她的兒子捆了起來。——同一語詞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②有人持竹竿進城,橫著進不去,城門太窄,豎著也進不去,城門太矮。此時有人建議,為什么不把竹竿折斷了再進呢?——遺漏了有價值的聯言支③甲說:“你能把我說的話調過來講嗎?”乙回答沒問題。甲說:“有些人不是相聲演員。”乙回答:“有些相聲演員不是……”——特稱判斷不能進行換位推理④有人請客,見五位客人只來了三位,他就說,該來的沒來。結果三位客人一氣之下都走了。——混淆了特稱判斷與全稱判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爺爺帶孫子上街,孫子看到街邊有人在用汽槍打氣球,就問:“爺爺,為什么打槍的人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啊?”爺爺說:“如果把兩只眼都閉了,那就什么都看不見了。”下列陳述中的哪一項與這位爺爺的觀點犯了同一種邏輯錯誤( )A.有的非金屬是很珍貴的;鉆石是非金屬;所以,鉆石是很珍貴的B.凡海豚都不是魚;這只水生動物不是海豚;所以,這種水生動物不是魚C.貪污行為是違法行為:張某的行為不是貪污行為:所以,張某的行為不是違法行為D.司馬光夫人說:“我要去看花燈。”司馬光說:“家中這么多燈,何必去看。”4.3月5日是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某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發出倡議,號召廣大青年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凝聚文明向善力量。某同學做出了如下推理:志愿者必須要有大局觀和團隊精神,我不是志愿者,所以,我不需要有大局觀和團隊精神。從演繹推理的角度看,這個推理( )①推理結構正確,但前提錯誤②中項在兩個前提中都沒有周延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周延了④犯了“大項不當擴大”的錯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種重要的形式,以下符合三段論的推理要求的是( )A.調查報告不是文學作品,這篇文稿不是調查報告,所以這篇文稿是文學作品B.魯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讀完的,《祝福》是魯迅的著作,所以《祝福》不是一天能讀完的C.所有犯罪行為都是違法行為,這種行為不是違法行為,所以這種行為不是犯罪行為D.優秀律師都精通法律,我精通法律,所以我是優秀律師6.為更好地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21年7月,山東省一城市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的通告》規定:“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佩戴安全頭盔”。下面是路口執勤交警與一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頭盔的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的一組對話。交通警察:“你為什么沒戴頭盔,你不知道今年的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嗎?” 電動自行車騎車人:“我以前騎電動車一直是佩戴頭盔的,這是第一次。”下列對電動自行車騎車人出現的邏輯錯誤分析正確的是( )A.違反了排中律,犯了“兩不可”的錯誤 B.違反了矛盾律,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C.違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換論題”的錯誤 D.違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7.以下觀點與對其邏輯思維規則的理解對應正確的是( )①甲說:“我贊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我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應當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甲的觀點違反了排中律②小男孩媽媽離家做抗疫志愿者,小男孩看到小區的大白,說:“我知道你不是媽媽,但我知道你是最美媽媽”——小男孩觀點符合客觀實際,沒有違背矛盾律③“小說是文學作品,散文不是小說,所以,散文不是文學作品”——犯了大項不當擴大的錯誤④犯罪分為故意犯罪、過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越級劃分的錯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普通邏輯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A.前提的真假B.前提與結論的內容聯系C.結論的真假D.前提與結論間的形式聯系9.小明與小芳討論選修哪門課時,針對思想政治課中的“邏輯與思維”,兩個人有以下對話。小明:“學習科學思維方法有用嗎 ”小芳:“當然有用啦,科學思維方法是知識創新的工具嘛。”小芳的話隱含了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在這一推理中( )①大前提是科學思維方法是有用的②大前提是知識創新的工具是有用的③小前提是科學思維方法是知識創新的工具④結論是科學思維方法是知識創新的工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所謂三段論,就是以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為了保證三段論推理的有效性,三段論推理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否則就會犯邏輯錯誤。下列選項中,對三段論推理中的邏輯錯誤判斷錯誤的是( )A.用錢可以買到一架直升機,五塊錢是錢,所以,用五塊鐵可以買到一架直升機。——犯了“四概念”的邏輯錯誤B.有的非金屬是很珍貴的;鉆石是非金屬;所以,鉆石是很珍貴的。——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C.貪污行為是違法行為;張某的行為不是貪污行為;所以,張某的行為不是違法行為。——犯了“大項不當擴大”的邏輯錯誤D.凡是海豚都不是魚;這只水生動物不是海豚;所以,這只水生動物不是魚。——犯了“小項不當擴大”的邏輯錯誤四課前預習1.(1) 演繹推理 性質判斷(2) 大項和小項 中項2. 規則 詭辯3.(1)位置(2) 聯項 位置互換 不能周延4.(1)主項和謂項(2)事物的認識(3)互換(4) 斷定 沒有斷定(5) 聯項 互換 周延(6) 互換 周延(7) 結合 互換5.(1)性質判斷(2) 主項和量項 否定判斷 結論性質判斷五自我檢測1.B2.B3.D4.D5.C6.C7.C8.D9.C10.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