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年常山縣命題比賽歷史與社會 思想品德三衢中學 胡立新一 材料一材料二 春季2月下旬至5月,是蒙古氣旋易于出現和迅速發展的階段,全球北緯40度附近沙源帶分布較多。而北京霧霾和沙塵受周邊地區輸送影響較大。1 寫出材料一中霧霾所處的主要區域位置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河下游(或華北地區)2 結合材料二內容,說說北京主要受周邊地區哪一方向的霧霾和沙塵的影響大,為什么?西北方向 原因是西北地區干旱,冬季風的風向是偏北風3 北京地區的氣候類型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4為了防治沙塵,我國開展了世界上最大的什么生態工程建設?三北防護林二 材料一 “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漢書 食貨志》;“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憶昔》1 材料一共同反映了什么現象?這一現象發生于哪兩大清明統治時期?糧食充足 文景之治和開元盛世材料二 文帝前二年(前178)和前十二年,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史記·孝文本紀》,并多次下令勸課農桑。2 材料二告訴我們產生材料一現象的原因有哪些?減輕農民負擔 重視農業生產材料三 農為邦本 食為政首,2013年第十個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強調要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的政策力度。3 列舉我國在50年代和80年代強農惠農富農的政策各一例。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4 根據材料一現象,說明中央一號文件鎖定“三農”的意義是什么。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角度闡述意義三 美與丑的交鋒材料一 2013-3-26:昨衢州602路公交司機毛志浩工作途中,駕駛車輛擋風玻璃被前方車禍撞倒的路燈桿擊穿。他強忍疼痛停車疏散乘客,還參與車禍中受傷人員的救援,最后才上120急救車。目前,毛志浩因脾臟破碎在醫院接受救治。 材料二 2011年9月浙江省政府出臺《浙江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工作若干規定》;2012年7月,《廣東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草案)》提請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11月,山東省下發《山東省見義勇為獎勵和保護條例》材料三材料四 2013年4月16日杭州市交警部門通報,自3月7日全面啟動整治8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以來,已處罰7707起行人闖紅燈和過馬路不走斑馬線行為。同時,自16日起展開“風暴2號”行動,交管部門稱要將治理進行到底。1 毛志浩向社會傳遞了怎樣的“正能量”,行人向社會傳遞了怎樣的“負能量”2 對比材料一和三,請你談談對生命的理解生命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 珍愛生命 尊重生命 生命的價值在于貢獻3材料二與四告訴我們政府是如何營造一個“崇德尚善”的社會氛圍的呢?有法可依 執法必嚴四 “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材料一20世紀夢想成真三部曲:第一部曲,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第二部曲;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狀況;第三部曲;步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寫出讓夢想成真的歷史事件材料二21世紀追夢三部曲:第一部曲,頭20年時間————。第二部曲,再花30年時間,————。第三部曲,在整個21世紀一步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 第一部曲和第二部曲分別追的是什么夢材料三3 圖中告訴我們如何讓21世紀夢想成真呢,請你寫出具體內容。4 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夢,但每個中國人都同屬于一個國家。為了實現中國夢,你的夢想是————,你的行動是————五 2013年4月20日8點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災區地理位置材料一1 寫出圖一震中所處的經緯度位置,并判斷震中位于我國哪兩大地形單元的過渡地帶北緯30.3度,東經103.0度 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政府在行動材料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日下午趕到震中災區,晚上在帳篷里打手電筒開會,指出第一任務是救人,讓“綠軍裝”“白大褂”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最需要的地方。第二確保救災物資和資金供應。第三增派200名高水平的專業搜救隊伍,盡快進入搜救現場,科學施救,提高救災的效率和效果。2總理的要求表明了戰勝災難應具備哪些條件發揮軍隊在和平時期的抗震救災的職能 物質基礎和保障 科技和人才 黨的領導災情眾生相材料三 在雅安茶馬古道邊,一個居民自發組織的食品供應點,有面包、方便面、飲用水及自家煮的土豆。他們已在此蹲守超過24小時。他們對南都記者表示:商品不賣,免費拿,不夠我們再去城里進貨。 4月21日中午12時50分,一自稱地震局內部人員的小伙子在百度地震吧發帖稱:“4月20日蘆山7級地震只是前震,將于4月22日成都發生9.2級地震。為了大家安全提前知道,請大家珍惜,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是很脆弱的,看到的朋友你是幸運的,我不造謠。”3 居民們的身上體現了哪一方面的基本道德規范團結友善4小伙子的這種做法是什么性質的行為,應承擔什么責任,給你的啟示是什么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法律責任 啟示是 增強法制觀念 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 要依法自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