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課題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舉例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的廣泛性。2、觀察不同形態的菌落圖片及菌落實物,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3、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的培養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探究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起學生探索微觀世界的好奇心。學情分析 細菌是微觀生物,多數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對微生物的了解較少,學習起來困難,要結合學生熟悉的例子,降低學習難度。教學重點 知識點方面 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方法技能方面 閱讀、分析與討論相結合。教學難點 確認菌落類型及描述他們的特點。預習提綱讀一讀教材P66-70,回答問題1、什么是菌落?2、細菌和真菌分布在哪些地方?教學設計 過程與方法一、導入揭題。問題導入:生物包括哪三大類?你知道在我們的周圍有哪些微生物嗎?你能說說教室這個環境中有哪些生物嗎?細菌和真菌是什么樣的?…….用手在空中隨意一抓,你手里有什么?今天我們首先來研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二、出示課題:三、展示目標。【投影】1、聯系日常現象,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的廣泛性。2、觀察不同形態的菌落圖片及菌落實物,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3、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的培養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四、引導學生開展教學活動自主學習(一)觀察菌落(一)觀察P67,說說菌落有什么特點。【學生觀察、閱讀】:個別交流得出1、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2、真菌的菌落:比細菌大。霉菌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黃等顏色。(二)什么是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合作學習(二)探究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一)提出問題:不同環境中都有細菌和真菌嗎?那種環境中多些?那種環境中少些或根本沒有?【教師引導學生閱讀P68-69活動——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然后交流討論得出】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書P70)在空氣中、水中、土壤中、在我們的身體內外,在寒冷的極地(嗜冷性細菌),在很熱的溫泉(嗜熱性細菌)。都有它們的蹤跡。(二)【想一想】細菌和真菌生存的條件有哪些?個別交流: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生存空間。五、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本課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要點歸納:在土壤、水中、空氣中乃至我們的身體上,都可以找到細菌和真菌。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和營養物質。六、當堂訓練【基礎題】1、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被稱為:(C)A、菌群B、菌斑C、菌落D、菌痕2、用無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這個過程是:(C)A、制作培養基B、高溫滅菌C、接種D、培養3、想知道硬幣上有無細菌,比較可行的檢查方法是:(D)A、肉眼看B、放大鏡C、光學顯微鏡D、培養基培養4、關于菌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A、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形態不同B、真菌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C、不同的霉菌菌落有不同的顏色D、一個菌落就是一個細菌或真菌5、罐頭食品在很長時間內不會腐敗變質的原因是:(C)A、密封很嚴,細菌沒有機會進入B、密封很嚴,細菌無法呼吸而死亡C、封蓋前高溫滅菌,封蓋后罐內沒有細菌D、高溫、密封影響了罐內細菌的繁殖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在深海中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B、在寒冷的北極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C、在無氧的環境中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D、經高溫滅菌后一直密封的培養皿中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提高題】細菌和真菌的培養通常包括以下步驟,請選擇正確的排列順序(A)配制培養基將接種后的培養基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培養接種高溫滅菌A、B、C、D、拓展題: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機物生成乳酸。利用泡菜壇制作泡菜時,既要給泡菜壇加蓋,還要用一圈水來封口,請用本節課的知識解釋這個原理。課堂小結 請談一談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對本節知識還存在什么問題。板書設計 觀察菌落細菌的菌落真菌的菌落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土壤、空氣、水中和人的身體細菌和真菌的生存條件:適宜的溫度水分營養物質教后反思 1、在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聯系生活例子幫助學生理解。2、充分讓學生自學、開展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積極交流發言。3、活動的分析引導條理性差,知識之間的過渡生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