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3.2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學案課題 3.2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章 3 學科 生物 年級 七【教學重點】 1、細胞含有的物質,以及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2、學生能理解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教學難點】 1、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2、能夠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導學方法】 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 1.觀看變形蟲的錄像思考: (1)變形蟲運動時,伸出_______________,細胞形態不斷發生改變。 (2)變形蟲取食時,伸出___________,將食物包住,吞入細胞,形成__________。(3)變形蟲的形態變化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流動、變形有關。 2.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1) ____________將細胞與外部環境分開,起到_______________細胞的作用。 (2)____________具有進行物質交換的功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細胞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 (1)變形蟲從外界攝取的食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貯存著能量的有機物,有機物分解時釋放能量。 (2)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4.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1)細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核部分的細胞能夠產生出下一代變形蟲,說明了遺傳信息庫是__________________。學習探究【新知導入】【合作探究】 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1)植物的每個細胞都含有葉綠體和線粒體。(2)變形蟲的實驗證明,一個細胞失去了細胞核,仍然能夠正常生長,產生新的變形蟲.(3)細胞核儲存遺傳物質,能控制細胞的各類生命活動。(4)細胞膜對細胞起保護和支持的作用.(5)只有動物細胞中有線粒體,它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6)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所以生物體都有細胞構成.【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練習】 1.將菠菜在開水中煮幾分鐘,開水變成了淡綠色、有菠菜味的菠菜湯,這是因為開水破壞了細胞的某種結構,造成菠菜細胞內物質的外流。那么這種結構是( ) A.細胞壁 B.細胞核 C.細胞質 D.細胞膜2.克隆牛時,選用甲牛的卵細胞,去掉細胞核,選擇乙牛(雄性)的耳緣細胞培養,取出細胞核植入甲牛的去核卵細胞中,移植到丙牛的子宮中.出生的克隆牛將( ) A.肯定是雄性 B.肯定是雌性 C.可能是中性 D.無法確定3.在觀察臨時裝片時,在下列哪種細胞中沒有看到葉綠體?( ) A.水綿細胞 B.黑藻葉片細胞C.菠菜葉肉細胞 D.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4.在蠶豆根和葉肉的細胞中,分別含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 A.線粒體,葉綠體和線粒體 B.葉綠體,葉綠體和線粒體C.線粒體和葉綠體,線粒體 D.葉綠體和線粒體,葉綠體5.下列關于植物細胞的結構,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B.植物細胞液泡內的液體是細胞質C.所有的植物細胞中都含有葉綠體和線粒體D.線粒體為植物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6.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燒,燒掉的物質和剩下的灰燼分別是( ) A.無機物、有機物 B.有機物、無機鹽C.有機物、無機物 D.無機鹽、有機物7.下圖為"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實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圖中,草履蟲將朝食鹽方向運動B.乙圖中,草履蟲將朝肉汁方向運動C.該實驗證明了草履蟲能趨利避害D.草履蟲通過纖毛的擺動進行運動8.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則圖中的“甲”物質可能是( ) A.水分子 B.無機鹽 C.蛋白質分子 D.氧分子9.衣藻是一種單細胞生物,生活在淡水中,衣藻進行生命活動的能量轉換器有( ) A.細胞膜 B.線粒體C.線粒體和葉綠體 D.葉綠體10.夏天的傍晚,螢火蟲在樹叢間飛舞,點點熒光非常好看。這是因為螢火蟲釋放的能量一部分轉化成了( )A.電能 B.熱能 C.光能 D.化學能參考答案課前預習:【答案】1、(1)偽足(2)偽足 食物泡(3)細胞膜 細胞質2、(1)細胞膜 保護。(2)細胞膜3.(1)糖類 脂肪 蛋白質(2)線粒體4.(1)細胞核(2)細胞核合作探究:【答案】(1)錯誤(2)錯誤(3)正確(4)錯誤 (5)錯誤(6)錯誤課堂練習:1、D 2、A 3、D 4、A 5、D 6、B 7、A 8、C 9、C 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